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史上最殘酷的核潛艇爆炸事件 全艇士兵被水壓活活壓死

史上最殘酷的核潛艇爆炸事件 全艇士兵被水壓活活壓死

在失蹤1年以後,阿根廷海軍在17日發布聲明,「聖胡安」號潛艇終於在位於大西洋深度為800米的水下找到了。去年的11月15日,該潛艇例行訓練時,在距離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大約430公里的南大西洋海域失聯,當時該艇上共搭載有44名乘員。據阿根廷海軍傳出的消息稱,由於海水進入通風系統,導致一個電池短路,並引發火災發生了爆炸。

一年以來潛艇上面的搜尋工作一直在持續著,美國、俄羅斯等多國艦艇、飛機都參與了進來,猶如大海撈針。這個失事的「聖約安」號潛艇是阿根廷80年代向德國訂購的TR-1700型潛艇,其水下排水量達到了2264噸,全長66米,最大水下速度25節,航程12000海里,海上自持力30天,並且能夠安裝6具魚雷發射管。該艇當年列裝時地位非常顯赫,被視為阿根廷走出馬島戰爭的陰影,提高軍隊現代化水平的象徵,不過還沒來得及一雪前恥呢,就成為了阿根廷海軍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

實際上,潛艇一路走來,技術不斷的進步,但過分追求性能的極限必然會導致較大的技術風險。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核潛艇都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了各種各樣的事故,根據相關統計,這些事故共造成了20艘核潛艇沉沒。其中有16艘來自蘇俄,佔到了全部失事核潛艇的80%,在廣大軍迷的記憶中最嚴重的潛艇事故就是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沉沒事故,2000年,在一次演習當中,因為魚雷意外爆炸而沉沒,造成118名船員被水壓活活壓死。

潛艇在海里到底有多危險?這麼說吧!現代的潛艇都會下潛到很深的水下行駛,大海深不可測,海洋環境相當複雜,而現代的潛艇的自救系統卻不完善,一旦發生事故很難救援,當今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深海救援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潛艇救援可分為兩部分:一是自主逃生,二是外部救援,這兩部分缺一不可。自主逃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英國海軍自上世紀60年代就研究成功了「自由上浮」逃生法。

即失事後,如果潛艇所處的水深不能超過180 m,就可以利用逃生服保障基本生存,然後進入逃生塔、逃生浮力艙等裝置自行逃生。但是這種方法限制也是比較多的,如果有艇員受傷了那麼就不能採用該方法;另外,為了盡量延緩或避免「減壓病」,潛艇艙室還要保持一定的常壓。正是因為眾多限制因素,所以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通過自由上浮之外,再增加逃生艙進行二次保護。

此時需要艇員穿戴好救生衣之後,進入救生艙,並把充氣軟管接駁在救生衣上,通過海水控制閥來進行注水,當水達到一定高度後開始增加艙內水壓,水壓平衡後逃生艙開始不斷上浮並逐步減壓減水,如此不斷循環直至能夠上升到水面為止。如果水深超過了一定程度,就比較危險了,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潛艇深水救援系統來實施救援。這個新玩意是一套可以迅速安裝在2千噸以上標準排量船體的綜合設備。

軍事大國目前普遍應用的也就是這個,通常包括救援潛艇、加減壓系統和逃生救援設備。其中比較出名的系統包括美軍的SRDRS、北約的NSRS,就拿美軍2017年最新交付的SRDRS系統來說吧!SRDRS全套設備都可拆解後支持空運、鐵路和陸運,並且滿足條件的普通海洋工程船舶就可以搭載,它能夠具備全球72小時快速響應,610米救援和5個大氣壓轉運能力,整套系統可以容納155人,足以滿足日常潛艇出勤的人員要求。

而咱們中國海軍進口英國的最新的LR-7救援潛艇,工作深度也就300多米。至於說咱們最常見的救援鍾,則是一種利用閉式潛水鐘進行淺海救援裝置方式。由於這種方式弊端比較大,本身就要受天氣、洋流等方式影響,無自主操控能力,現在各國也都基本上不怎麼使用了。目前為止,世界上十幾個有潛艇部隊的國家,都在SRDRS上體驗過,畢竟和平時期人命比軍事秘密更重要。

咱們海軍也不例外,每年都會組織防險救生支隊對「失事」潛艇展開營救,參演兵力涵蓋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等多個作戰平台。除此之外,日常的維護以及武器裝備的保養也一點馬虎不得,在狹小的空間里,潛艇兵們正是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守衛者祖國的萬裏海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 的精彩文章:

中國突然曝光電熱化學炮:一秒三發速度超6馬赫
揭秘 中國軍工為何總比美國的傢伙式差點 內在原因究竟在哪兒?

TAG:迷彩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