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雙魚玉佩、喪屍病毒還是普通的探險遇難?80年彭加木失蹤事件

雙魚玉佩、喪屍病毒還是普通的探險遇難?80年彭加木失蹤事件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現在寫靈異事件故事,都可以被認定為擾亂社會秩序了!

薩沙聲明:靈異事件系列全部都是扯淡的故事會,特此聲明!

(你不知道的靈異事件第42講)

彭加木事件究竟是不是靈異?羅布泊究竟有什麼神秘?可以克隆人的雙魚玉佩是否存在?彭加木是感染了喪屍病毒?聽薩沙說一說吧。

薩沙寫文主要是出於興趣愛好,這才能夠堅持10多年,也從不接廣告。

希望看我文章的人,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

至於看我不順眼的人,你們可以選擇不看,我又沒收你們一分錢。

不要整天對薩沙破口大罵,我也沒時間理你們。

言歸正傳,彭加木事件薩沙是很了解的,先簡單介紹一下。

彭加木是國內相當有名的學者。

彭加木是廣東番禹人,1947年,在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畢業,專攻農業化學。

1956年,他自願放棄北京大學農學院教師職務,去荒涼的新疆考察。

即便是那個年代,放棄如此好的工作,跑到野外吃苦,是很罕見的。

可惜,1957年,彭加木被發現患有胸腔有縱隔障惡性腫瘤,只得返回上海治病。

治療期間的1960年,彭加木又被發現患有網狀細胞性淋巴癌。

當時上海醫生認為患有這種癌症,只能活3個月。

而彭加木以樂觀的精神進行治療,神奇的一直活了下去,還回到新疆繼續工作。

彭加木對羅布泊有一種嚮往。

當年已經有多名外國學者進入可怕的羅布泊。

雖九死一生,他們卻也寫了不少的書籍。彭加木認為,中國人卻沒有自行研究過羅布泊,實在是遺憾。

1964年彭加木和幾個科學工作者環繞羅布泊一周,試圖找到原子彈的必要材料重水(當時重水全部靠進口,價格極高)。

遺憾的是,並沒有找到。

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日兩國電視台組成《絲綢之路》攝製組,到羅布泊實地拍攝,聘請彭加木為顧問。

當年,彭加木已在新疆科學院掛職副院長,是個級別很高的官了。

他已54歲高齡,還患有2種癌症。

大家都知道,惡性癌症可能被控制住幾十年不發作,但很難說什麼時候會複發。

說白了,彭加木還是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

至於羅布泊,拋去原子彈試驗的輻射不談,也是隨時可能吃掉人的地方。

在6月,羅布泊中午的最高氣溫可以達到75度,人類根本無法在這裡行動。

一旦缺水,在這種高溫下只需要1到2個小時就會脫水而死。

同時,這裡幾百公里了無人煙,更沒有道路,頻繁出現沙暴和大風,極其容易迷路(當時沒有GPS定位),輕易就會送命。

彭加木毫無猶豫,毅然先期進入羅布泊一端考察,獲得了大量珍貴的資料。

也就是說,1980年之前彭加木曾經2次去過羅布泊。

1980年5月8日,彭加木被組織上任命為中國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長,開始第3次進入羅布泊:穿越全長450公里的湖盆。

當時考察團隊一共10人。除了彭加木以外,還有3名司機、1名解放軍無線電兵(負責通訊)還有5名化學家、植物學家、行政負責人等。

他們乘坐2輛吉普車和1輛卡車(卡車主要負責運輸水和汽油),歷經千辛萬苦,才完成任務。

從5月2日到6月5日花,他們費長達1個月時間穿越了羅布泊湖盆。考察隊從北到南穿越了羅布泊,勝利到達羅布泊南岸米蘭農場。

大家都很高興,殺了3隻羊慶祝。

此時,考察隊出現了分歧。

大部分隊員認為任務已經完成,可以回家了。

彭加木卻認為,羅布泊為軍方管控地區,好不容易批下了2個月的特許通行證。

現在通行證還沒有到期,不如再次進入從由西向東的穿越,進入羅布泊唯一的未知地區,東南地區。

但是,隊員們卻普遍反對。

之前考察隊雖不說是九死一生,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吃盡苦頭才完成的。

包括3名司機在內的大部分隊員,都不願意再次進去冒險。

他們的想法也有道理。

因環境惡劣,第一次穿越鹽湖是失敗,被迫讓卡車返回,只用小車載人行進才成功。

即便如此,很多時候,他們的小車每小時才走2公里。

隊員陳百錄回憶:當年只有少數幾個人有翻毛皮鞋穿,其它人都是「解放鞋」,鹽湖中的尖銳鹽殼刺穿了鞋底,很多人的腳都鮮血淋漓。每個人都不成樣子了,臉曬得暴了皮,嘴唇乾裂。

隊員王萬軒回憶:大家對這個想法情緒不高,一個多月的野外生活,都到了極限。這又是新的冒險。在地圖上看,新的路線有900公里,比之前穿湖還要長,大家怕吃苦頭。

另外一些人,則是畏懼核輻射。

隊員沈冠冕回憶:路過核爆中心的時候,隔著車窗,我看到一株叫膜果麻黃的植物,它面向核爆中心的一面全部是黑的,另一邊是綠的。後來大家在羅布泊殺了野駱駝吃肉時,我一點肉也沒敢碰。

可是,科學院很快下達了命令,要求他們再次進入。

其他人也沒有辦法,只得從命。

這裡要說一說彭加木和隊員們的關係。

彭加木雖是新疆科學院的副院長,其實是掛職。

他和這些隊員是陌生的,也沒有直接的上下級關係。同時,隊員之間也不熟悉,更別說還有1個解放軍戰士小肖。

大家對55歲的彭加木很尊敬,尊稱他為彭先生或者彭院長,並不是唯唯諾諾。

第一次出發的時候,卡車司機陳大化因超載可能出現危險,就拒絕開車。

彭加木沒辦法,後來讓行政總管陳百錄去說服他。

這次穿越開始時,大家還是討論了一致意見:往前走,當水或者油消耗一半,探險的路還沒走到一半的時候,就立即原路返回。

唯一的卡車只能拉8個汽油桶,就要合理分配汽油和水的比例。

彭加木根據蘇聯的地圖判斷,距離出發地只有3天距離的庫木庫都克有口水井。

那麼,不需要帶太多的水,最終帶了3桶水和5桶汽油。

誰知道,6月11日考察隊出發以後接連遭遇意外。

進入未知區域以後,發現這裡根本就沒有路。

王萬軒回憶:一小時只能走4到5公里,因不斷爬坡所以耗油卻很驚人。一連三天,走了不到200公里,水和油消耗快一半了。

隊員們希望根據之前的約定返航,但彭加木鼓勵他們要堅持,克服困難。

結果,他們花費了7天才趕到庫木庫都克,卻發現水井乾涸多年了。

此時水只剩下半桶,還因沿途顛簸過大成為了鐵鏽色。

汽油也不夠3輛車返回了,但如果用在1輛卡車上還是能夠回去的。

那麼,下面就要考慮怎麼辦。

彭加木還是比較堅決,要求繼續前進。

其他多名隊員要求返回,不能用生命去冒險。

這9個人都比較年輕,他們知道彭加木已經55歲,還患有2種癌症。

說白了,也許彭加木不太怕死,但隊員們還是想活的。

自然,現在還是可以繼續前進的,他們並沒有到絕路。

這次考察受到解放軍大力支持,可以提供直升機運輸補給做支援。羅布泊雖大,直升機還是可以在幾小時內輕鬆飛躍的,考察隊沒有很大的生存危機。

自然,空中運輸花費就比較大,一次運輸費用就要7000元人民幣。

在80年大家羨慕萬元戶的時代,7000元是巨款了。

彭加木作為隊長,不願意給國家添這麼大的麻煩,要求派一輛吉普車去找水,自力更生。

然而,大家都表示反對。幾個水井距離至少50公里甚至120公里,又不知道是否有水,這會耽誤寶貴的時間。

況且,單車穿越沙漠很危險,一旦出現故障只有死路一條(當時只有1個電台,不可能跟隨找水車輛前進)

大家為此激烈爭論起來。

王萬軒回憶:6月16日的傍晚,我和彭加木爭辯起來「這樣下去,你會把考察隊帶入絕境」彭加木情緒有些失控,說 「怎麼連你也怕死了?』我頓時也控制不住脾氣,大吼「怕死?怕死我就不來了!要不咱倆下車比比(打架的意思),看誰更怕死!」彭加木低著頭,沉默著,很難受的樣子。十幾分鐘後,他主動向我道了歉,但還是悶悶的。

當晚他們意外的發現一群野駱駝,這是中國至今為止沒有獲得過標本的。

他們打死了1隻(考察隊有1支64式手槍,怕遇到狼),捉住了1隻。

也許是考察有一定收穫,對上面有所交代,彭加木也想通了。

他絕對還是要繼續前進,但會向軍方馬蘭基地求援提供汽油和水(糧食是足夠的),並告知抓住野駱駝。

電報為:我們今天20點到達庫木庫都克以西大約十公里,我們缺油和水,請求緊急支援油三百公斤,水五百公斤,現有的水只能維持至十八日。請轉告烏市撲獲一頭小駱駝。

晚上電報發出,軍方暫時沒有回應。

大家並不著急,都知道軍方不可能不提供救援。

彭加木下令大家留在原地駐紮,等待軍方回應。

不過,彭加木還是希望能夠派1輛車出去自行找水。如果發現了水,就可以讓直升機只運汽油,節省1次運輸的7000元費用。

對於這個提議,只有一部分隊員知道,都不積極。

這番折騰後,打架直到17日凌晨2點才入睡。

到了17日上午9點,軍方回答了:「同意送物資,就地待命。」

這是一個喜訊,醒著的人包括彭加木在內都知道了。

他們立即回電,告知了坐標:東經91°50′;北緯40°17′。標誌是:地面上插有一桿紅旗。

既然如此,又何必冒險呢,大家對於開車出去找水都消極對待。

7000元雖不少,然而10個人每條命總不能不值700元(1980年全國職工的年均工資是762元)。

陳百錄回憶:因為前一天睡的太晚,17日上午大家都在睡覺。我早上起來後,為彭加木等去計劃找水的人做了早餐,然後又回自己帳篷睡覺了。我沒有叫醒他們。

王萬軒也回憶:我不知道早晨去找水的計劃,彭加木也沒來叫我。

說白了,大家都不支持單車去找水,樂得彭加木不來喊他們。

直到中午12點半,軍方又回電:決定派直升飛機緊急救援,先送去500公斤水,第二天就送到。因直升機嚴禁送可燃物,汽油稍後再送。

受到電報後,解放軍戰士小肖高興的去找彭加木,卻發現他不見了。

大家才發現彭加木不見了,也並沒有奇怪。

沈冠冕回憶:一開始大家並不急,想彭先生不會走遠,會很快回來的。因為他常常自己呆著思考或者出去溜達。

下午1時,司機王萬軒到車裡取衣服時,在一本地圖冊里發現一張紙條,看後不由大吃一驚:「我往東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時三十。」

其中17號本來寫的是16號,彭加木將6改寫為7。

很多人認為這個改動是有人篡改的,其實沒有道理。當年手錶是沒有日曆的,大家對於日期經常會搞錯。

彭加木也許只是書寫的時候出現筆誤,隨後修改了一下。

根據物品分析,彭加木只帶走了一壺2公斤的水和幾顆奶糖,並沒有帶食物,是步行離開的。

這下,大家才急了。

此時是最熱的時候,羅布泊氣溫高達50多度,1個人單獨行動非常危險。

下午3點開始,隊員們先是開著車順著腳印找,但是天太熱了,又刮著「抽屁股風」(順風,不利於汽車散熱),剛一兩公里,就開鍋了,只能倒過頭來等風吹涼了車再走。

後來乾脆棄車步行找。

直到天黑看不到腳印了,才返回(夜晚在沙漠中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隊員們回憶:「當晚我們在高處點了一大堆火,讓火燃燒了一個晚上;每半個小時打一次彩色信號彈;把車開到高處,不停地閃車燈,希望他能找回營地。」

第二天,送水的直升機到達。在陳百錄的要求下,機長沿著往東方向20公里的範圍做了20分鐘的反覆飛行。「飛得很低,連草叢中驚出的兔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但是,直升機沒有發現彭加木。

根據腳印分析,彭加木先向東步行了5.8公里,不知為什麼又向北步行了3.8公里,最後向西行走了一段,似乎是試圖返回營地,腳印就不見了。

前後加起來,彭加木的腳印長達17.5公里。

在羅布泊這種高溫的條件下,彭加木僅僅靠1壺水和幾顆糖,能夠走17.5公里也是很驚人的了。

從此以後,彭加木就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國家先後發動了4次搜索,一無所獲。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大概有4種說法。

先說2個網上的段子,供大家批判。

第一,羅布泊有病毒

這是網上著名的段子,有沒有寫成意淫小說就不太清楚。

大體是說,彭加木他們去羅布泊是因為這裡有病毒,被感染的人會發狂成為殭屍。

彭加木可能就是被感染了,自己離隊自殺了。

薩沙就問一句,現在羅布泊也不是什麼偏僻的地方,很多人都穿越過了,他們怎麼沒變殭屍?

第二,雙魚玉佩

大概是說羅布泊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口。

大體是人和動物進去以後,就會變成2個甚至無數個。

除了1個是本尊,其他都是克隆人或者是平行世界的其他人。

彭加木就是變成了克隆人,被政府偷偷藏起來了。

這種說法基本來自於2013年的一部網路小說,類似的小說還有不少。

薩沙還是問一句,為什麼考察隊其他9人沒有變克隆人?

第三,謀殺說

這也是一部網路小說,說的有鼻子有眼。

大體是其他9個人因不滿意彭加木一意孤行,聯手殺了他。

當時政府也有這種懷疑,還對彭加木的字條進行鑒定,結果證明是他的筆跡。

薩沙認為,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實則也是荒謬的。

原因1.其他人沒有必要殺彭加木

彭加木已經同意在16日晚上發出求救電報。軍方暫時沒有回應,但考察隊是沒有危險了。

17日在彭加木失蹤之前的上午9點,軍方已經回復可以支援,那麼更沒有危險。

至於彭加木要求出去找水似乎有危險,說白了大家陽奉陰違拖著不執行,彭也沒有辦法。

之前司機拖延不開車,彭加木也是乾瞪眼而已。

原因2.9人串謀殺人根本不可能

這9人互相併不熟,都是臨時組織起來的。

而即便是專業犯罪團伙,想要讓9人聯手去殺人,也不可能。

誰都知道殺人是死罪,更別說彭加木這麼有名望的人。

這9人肯定會有人反對,不動手,甚至事後主動揭發洗清自己。

這些人中有5人是高級知識分子,智商很高,絕對不會做這種蠢事。

那麼,其他敢於殺人的傢伙,怎麼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

大家不要說9個臨時組團的陌生人,就算我們挑9個親戚朋友去殺人,你覺得這事能不穿幫嗎?

更別說,中間還有一個解放軍戰士小肖,隨時會跟總部聯絡。

退一萬步說,想要消除彭加木的干涉,一根麻繩將他捆起來丟車上就是了。

隊員們大不了回去以後開除公職,總比犯下死罪要好幾百倍。

第四,彭加木死於流沙或者風沙。

彭加木這樣單人徒步行走後死亡,在羅布泊實屬正常,毫不令人意外。

10多年後的余純順,也是一樣死的。

余純順比彭加木年輕的多,又是徒步走過4萬多公里的超級牛人。

他在徒步羅布泊又有重重保障時,僅僅因為一次拐彎錯走了3公里,沒有找到提前埋藏的水,不到半天就被活活熱死。

當時彭加木隊員也回憶:中午氣溫高達75度,度數較低的幾個溫度計直接爆表。這種情況下,人只能躲在車下相對陰涼的地方一動不動,根本就無法行走。

而彭加木是上午10點30離開的,當時氣溫已經高達50度。他走了17.5公里,預計最少要走5個小時,卻只有1壺水和幾顆奶糖。

對於一個55歲患有癌症的老人來說,這基本屬於自殺行為。

彭加木應該知道附近不太可能有水,試圖去120公里以外找水。

可是,其他隊員不積極,不支持,彭加木對他們也沒有辦法。

作為隊長,讓直升機花費上萬元運輸物資,是一件大事。

最關鍵的是,之所以花費上萬元和其他隊員無關,而是因為彭加木的誤判。

彭加木有自責可能理解,他試圖自己解決更可以理解。

大家有沒有注意,彭加木只說找水,並沒有提到一樣缺乏的汽油。

這是他明白,汽油是找不到的,必須依靠直升機運來,所以向軍方求援已經是必須的。

但如果能夠找到水,就可以減少直升機的1次運輸,也能省下7000元呢。

不過,其他隊員又不支持單車去找水,彭加木自己無法駕車離開,只能徒步在周邊轉一轉,看看會不會有意外發現。

反正此時大家都已經紮營了,等待軍方來救援,我離開營地只有及時回去就沒事。

彭加木是越過疏勒河故道,去找東方的八一泉嗎?

不可能,八一泉離庫木庫都克至少50公里,一天走不到。

彭加木應該準備四處走走就回來,他只帶了一壺水和幾顆糖,連一個罐頭都沒帶走。

通過彭加木的腳印我們可以分析,他很可能是體力不支才失去了生命。

一個人在平坦的沙漠里行走,通常是每小時3公里,再走得快點不過4公里。但沙漠中有像大山樣子一道道的山樑。如果需要翻沙梁,可能一小時才走1公里,甚至半公里。

他開始向東走了5.8公里,發現前面是無窮無盡的沙漠,不可能有水,就只能轉向北方走了3.8公里。

後來,他突然回頭,朝著營地方向走了一段。

可能是,向北走了3.8公里以後,彭加木體能快到極限或者突發什麼疾病,只能趕快向回走。

在五六十度高溫下,55歲的癌症老人依靠1壺水能夠堅持多久,最終不幸遇難了。

那麼,彭加木為什麼會這樣做?

可能是他對自己的體能和耐力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10多年後的余純順一樣。

夏訓誠回憶彭加木:他的耐力極強,考察一天所帶的一壺水往往到了晚飯時才動用。就是喝水也是抿一點,從不會大口飲。因此他估計彭加木所帶的一壺2公斤的水,在他自己看來完全可以支撐到第二天。前提是,如果白天高溫時他能扛過去。

實際上,彭加木沒有撐過白天。

至於為什麼沒有找到屍體,很簡單。

兩種可能。

第一,彭加木遇到吃人的流沙。

沙漠戈壁有很多吃人的流沙。

人只要踩到這種流沙,立即會下陷,越掙扎就越厲害。

即便人不會徹底陷入流沙中死亡,也會因無法移動暴露在太陽下曬死。

這種事在羅布泊也不罕見。

早在考察隊第一次穿越羅布泊的時候,當地駐軍就說過一件事。

當時有部隊駐紮在羅布泊邊緣:一個炊事班的班長出去打柴,再也沒有回來。部隊想盡了辦法,沒有找到活著的他,也沒有找到屍體。

這件事,彭加木是很慎重的。當事人回憶:彭加木這天晚上也給大家開了一個會,定下了一條鐵的紀律:不準單人、單車行動,誰違反了處分誰。

然而,彭加木自己就犯了錯。

被流沙吞噬以後,屍體陷入地下,可能幾年出現,也可能幾十年不出現。

彭加木80年遇難後,這30多年在他遇難的附近連續發現多具乾屍。而之前為了搜尋彭加木進行的4次大搜索,根本沒有發現過這些乾屍。

這說明,乾屍都是陷入流沙埋在地下的,自然發現不了。

第二,彭加木遇害前本能的躲避沙窩,被風沙掩埋了

人陷入嚴重的脫水前,會本能尋找相對陰涼的地方躲避。

也許彭加木瀕於死亡前,爬到了一個背陽的沙窩裡。

這種情況下,依靠人的肉眼在遠處是很難發現的。

彭加木失蹤當天6月17日,隊員們是下午3點才開始尋找,沒有幾個小時就天黑了。他們自己也說,沒有跟著彭加木的腳印走完,當然不可能找到他。

而第二天直升機來幫助尋找的時候,已經遲了。

而彭加木失蹤後的第二天開始,6月18日、19日、20日,庫木庫都克都有大風,風力高達8~9級。

十有八九,彭加木在失蹤當天已經遇難。隨後的大風,很容易讓黃沙填埋了彭加木所在沙窩,當然蹤跡全無了。

彭加木他們營地所在地,是背風的。

即便如此,他們捕捉的1頭野駱駝死後,4個月王文軒回來,發現它被沙子全部埋掉,只有一撮黃色的絨毛露出沙丘在風中顫抖。

薩沙個人認為,彭加木失蹤沒有太神秘的。

不過,大家受騙了,這一篇根本不是靈異事件。

哇哈哈,薩沙壞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 的精彩文章:

亡靈幫助偵破姦殺案?18年後被誣陷的刑警隊長抓住催花真兇
衡陽保衛戰中的魔鬼機槍:一天斃傷日軍近百人

TAG:薩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