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朝鮮空軍裝備的運輸機

盤點朝鮮空軍裝備的運輸機

伊爾76M運輸機:是前蘇聯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四發大型軍民兩用戰略運輸機。是世界上最為成功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至今以來已有超過38個國家使用過或正在使用伊爾-76,共有超過850餘個營運者。最大起飛重量190噸,載重48噸,航程4200公里。

圖-154B中程運輸機:是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的三發噴氣式中遠程客機,現為俄羅斯和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家的主要內陸客機。 最大巡航速度為950公里/小時,載有最大載荷時航程為3700公里,載荷為5450公斤、載油量最大時航程為6600公里。

安-2運輸機:是蘇聯一型單發雙翼螺旋槳運輸機。 安-2運輸機:是前蘇聯一型單發雙翼螺旋槳運輸機。製造簡易、成本低廉,採用雙翼結構讓飛機翼載荷很小,升力很大,有利於提升飛行性能。安-2運輸機艙內能搭乘12人,運載能力適中;富有特色的向兩側突出的駕駛艙設計讓飛機向下視界良好。 最大飛行速度為258公里/小時,有效載荷2.1噸,航程845公里。1947年首飛並投產,1991年停產,總產量超過18000架

運-5運輸機:是中國第一種自行製造的運輸機,其原型為蘇聯40年代設計的安-2運輸機。飛行穩定、運行費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國最常見的運輸機。運-5的另一個優點就是它可以以非常低的速度穩定飛行,且起飛距離僅僅為170米。運-5原型機1957年12月定型並首飛,1957年12月23日獲批准在蘇聯專家和圖紙的指導下成批生產。1958年由320廠成批生產,當年即生產了90架,共生產了728架

其中78架援外,連續生產達10年之久。安24運輸機: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渦輪螺槳運輸機,1958年開始設計,原型機1960年4月首次試飛,1963年9月進入航線使用,1978年停產。到1976年共生產約1,100架,使用空重 13,300公斤,最大起落重量21,000公斤,最大商務載重5,500公斤。正常巡航速度(高度6,000米〕450公里/小時,最大載重航程(留余油)550公里。

伊爾14:是蘇聯製造的多用途活塞式短程運輸機。在伊爾-12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1950年7月15日首次試飛,1954年開始投入使用。時速為412公里,最大航程1785公里,最大載重 2500公斤。中國從1955年起購買了49架伊爾-14,承擔專機和國內的客運、貨運任務。1986年後逐步退役。中國的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生前多次乘坐的專機是伊爾-14。

伊爾18運輸機:首飛 1957年7月4日,最大商務載重13500千克,最大巡航速度675公里/小時,最大載重航程3700公里。

伊爾62:是前蘇聯的伊留申設計局(現為伊留申航空聯合體)研製的四發動機遠程噴氣式客機。伊爾-62設計要求載客105人,可不著陸直飛莫斯科至紐約航線。最大商載 23000千克,巡航速度 820~900公里/小時,最大商載航程 7800公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豁達的巧綠 的精彩文章:

千萬別得罪女人!這日本人被老婆舉報趕下台,被捕後判25年監禁
罕見老照片:日本女人不值得同情,最後一張是真實的義和團女兵

TAG:豁達的巧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