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葯!3個信號判斷鍛煉效果

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葯!3個信號判斷鍛煉效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成為我們最關注的話題。

什麼才是健康的食品?

生活中如何預防身體的疾病?

這都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今天就帶您盤點下,

最養生的生活方式吧!

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葯

大腦更有活力。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內堅持鍛煉的人,其大腦不斷生長,新生部分不僅是控制運動的區域,還包括額皮質(人類複雜的思維活動都由額皮質控制)。

心肺功能增強。每個堅持運動的人一般都會經歷從「氣喘吁吁」到「小菜一碟」的過程,這是因為運動提高了心肺功能。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科學學院副教授蘇浩表示,心肺功能好的人不會輕易感到疲倦,不易得心血管疾病。長期規律鍛煉能使心臟的重量、容積增大,安靜時心率變緩,心肌的室壁增厚,使其每次收縮變得強韌有力。

骨骼變得強壯。人到中年後,骨鈣量不斷流失,僅靠吃鈣片,效果並不好。長期不運動,骨骼對鈣的需求量也會減少,大量鈣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多進行戶外運動能增加骨骼彈性和韌性,改善或減輕骨質疏鬆癥狀。

舒緩壓力。有研究顯示,在治療焦慮症及抑鬱症時,運動的功效足以媲美藥物。它可產生能量,激發樂觀情緒,幫助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這是因為運動促使身體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正是決定快樂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從而幫助改善抑鬱,舒緩壓力。運動還可降低皮質醇含量,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和專註力,提高做事效率。

三個信號判斷運動效果

鍛煉講究「形要小勞,練養相兼」。如何判斷運動效果有沒有達到,不妨注意3個信號。

信號1:酸加。鍛煉時,常常會感覺肌肉酸,這是因為運動讓體內代謝產生乳酸,其在肌肉中堆積,就會引起酸脹感。很多人往往因為這種感覺而放棄鍛煉,其實是不對的,因為這個信號並不代表身體出了問題,反而,應該再增加一點運動量,能有效促進乳酸分解,利於身體恢復。

信號2:痛減。鍛煉時或鍛煉後,如果身體某一部位產生疼痛感,就應減少練習次數和動作幅度。因為這種疼痛不是乳酸積聚造成的,而是身體細小的肌肉纖維或韌帶出現輕微損傷導致。這時進行適當調節,會很快恢復,但如果越疼越練,就會造成大塊肌肉或整條韌帶損傷。

信號3:麻止。除了酸和疼,鍛煉還可能讓您發「麻」。如果運動後,身體某一部位有發麻的感覺,這是提醒你休息的信號。發麻代表該部位已喪失了部分感覺和運動功能,再練下去,會產生傷病。所以,一旦身體發麻,要趕緊停下來,如果感覺久久不消退,需去醫院就診。

當然,除上述3個普遍信號,運動還可能給人體帶來一些其他反應。比如,跑步時放屁有助於改善腸胃蠕動,減少氣體堆積;岔氣可能是因為熱身不夠或未做熱身活動;如果健身前一晚沒有睡好或熬夜,訓練時就可能出現肌肉發抖的狀況;在較冷環境中運動時,如果未做熱身或做得不夠,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就可能會抽筋;運動時血糖會下降,若能量供給不足,就會產生頭暈現象。

運動不足有八大危害

人體長期缺乏運動,會使組織器官機能下降30%,可引起基礎肌肉萎縮和呼吸循環功能低下,使頸部、腹部、腰背部及大腿部的肌肉力量降低,引起肩酸痛、腰痛、膝關節痛等癥狀;呼吸循環功能低下,即使輕微勞動也會發生心悸和呼吸困難。總之,長期運動不足主要有8大危害,包括:癌症、心血管病、心力衰竭、骨質疏鬆、腦卒中、高血壓、糖尿病、肥胖。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18~64歲的人每周至少應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每天跳操20分鐘就能達到這項最低標準。然而,我國成年人中有近80%的人沒有達到。如何改善?下面提出一些具體建議。

成年人的運動強度要按照「有氧運動天天做,大強度運動選擇做,每周2~3天力量練習,牽拉運動前後做」的原則,以有氧運動為基礎,同時兼顧力量牽拉練習。健步走、跑步、騎車及深蹲卧推等都是適合成年人的運動方式。力量練習包括器械性練習以及俯卧撐、原地跳、仰卧起坐等非器械練習,可提高肌肉力量、增加肌肉體積、發展肌肉耐力。

老人適宜的運動除了太極拳、廣場舞及半蹲、仰卧捲曲等輕度有氧、力量練習外,還應增加平衡練習以預防摔倒,如一字站立平衡、平衡移動等,同時也要注意進行一些牽拉練習。

對肥胖、超重人群來說,長時間走路是最好的減肥方式。如果體重過大,可以先做蹬車、游泳等非體重支撐運動。不過,若要防控骨質疏鬆,快走、慢跑等需要體重支撐的有氧運動效果更好。保證1周3次運動,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對青少年來說,每天至少活動2小時,全天內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於60分鐘。戶外活動效果最好,如每周3~4次游泳,每次40分鐘,不僅可消耗體內脂肪,也不會使孩子過度疲勞。

對「三高」人群來說,運動有3步:第一是做好熱身,持續5~10分鐘;第二是開始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抗阻運動為輔;第三是做放鬆運動,可以給身體按摩,去海邊走走,打打太極。

據人民網

新媒體編輯 | 王洋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美科學家確定了4種全新人格類型
前列腺癌的真相,這3個必須要認清!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