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88:中韓建交前的破冰之旅

1988:中韓建交前的破冰之旅

原標題:1988:中韓建交前的破冰之旅



晨光下,東天山北麓的巴里坤縣委縣政府大樓

1988:中韓建交前的破冰之旅(708)


在中信國際研究所工作期間,尤其是1990年之後,我曾多次見過來訪的韓國開發研究院KDI院長吳鎮龍OhJin-yong先生,也曾見過韓國一個國際關係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金東皓Kim Dong-ho先生(退役空軍少將,也是金復東Kim Bok-dong將軍的助手)等韓國智囊機構領導。說來,兩位金將軍,與時任盧泰愚總統關係密切。金復東是盧泰愚的內兄,而金東皓則是金復東軍中密友。


如此民間或軍界背景的韓國智囊機構,為何都要到中信國際研究所來呢?


實在是因為中信國際研究所,在榮毅仁先生的領導下,在中韓最終的建交中起到了破冰船的作用。1988年下半年組團,繞道香港飛韓國訪問。也因此破冰後,中央授權中信旅遊公司可以向韓國人士發放旅遊簽證。而韓國工商界領袖人物以獲得中信旅遊公司的旅遊簽證來華為榮。他們第一站一般就是到建國門外巧克力大廈拜會中信高層,包括榮毅仁先生,以及中信國際研究所。我還曾得到過金東皓將軍送的高麗參,後來給我母親了。

有關這次破冰訪問,等到我想弄清緣由時,已經是21世紀,事情至少過了20年左右。今天把它先寫下來,則已經是30年以後。而最知情的時任中信國際研究所所辦主任、後來的維持會會長、再後來的所長皮聲浩兄,20084月病逝。所里的同事其他人問了一圈都不太清楚。因此時隔30年後來寫這篇文章,純屬靠自己當時作為同事的局外了解。無論有什麼錯誤,都希望知情者補充、告知並校正。


我聽到的緣起是這麼一個故事。1987/1988年間某段時間,中信國際研究所聯席所長、國際軍備控制專家華棣教授在斯坦福大學國際軍備控制研究中心訪問。華棣教授原是東高地的導彈發動機設計專家,對於國際戰略武器狀況了如指掌。因此他也就切入了國際軍備控制的領域,成了中美關係和國際戰略方面的資深專家。而時任韓國盧泰愚總統的親信朴哲彥(原來聽說是內侄,後來確認是內表弟)當時也在該中心訪問。兩人經常一起喝咖啡聊天。聊著聊著就上路了。朴哲彥這邊與盧泰愚總統有直線,而華棣教授和我們研究所與中國最高領導階層也有直線。兩邊商定各自秘密分頭溝通聯絡,於是以中信國際研究所組團作非官方的秘密訪問韓國,就成了一個突破口。


中韓關係的更大背景是,1983年中國有民航機和軍機被劫持到韓國,還有軍艦也被人劫持到韓國水域。韓國方面作為非建交國,而且與台灣關係密切,依然比較尊重中國,飛機和軍艦都送了回來,展示出了對中國大陸的善意。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迅猛發展,也是韓國工商界和政界所關注的。


八十年代中後期,上海學者陳琦偉翻譯了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朴槿惠的父親)的一本書《我們國家的道路》,說了韓國戰後重建到經濟開始起飛的歷程和中間的政策。中國年輕一代學者對韓國的發展路徑也頗有興趣了解。作為東亞四小龍之一,近鄰韓國的發展政策措施經驗,中國學者也已經開始關注。琦偉的這本書,我多次搬家,現在都找不到了。


下面是我看到的一份中文文獻,我用英文搜索,這方面一點線索都沒有。因為這說的是韓國方面的情況,我姑且將之部分引述過來作為參考。

1988228日,也就是大韓民國第十三屆總統上任後的第四天深夜。新XX漢醫院院長韓XX博士,一位年逾花甲、但卻精力超人的瘦小老人,像往常一樣,正倚在床頭看報紙。忽然,一個電話使他興奮地叫起來:「啊呀呀盧大總統!恭喜,恭喜!沒想到您這麼晚還打來電話!」「老朋友,非常感謝您在競選中對我的莫大支持!」話筒里傳來盧泰愚躊躇滿志、熱情洋溢的話語。


老先生沒想到盧泰愚會這麼晚來電話,更沒想到剛上任第四天就要召見他。


儘管青瓦台戒備森嚴,但韓XX的小車卻沒遭到任何阻攔,輕車熟路,直向總統的官邸駛去。


盧泰愚早已安排好了攝影師,進屋就提出要和韓XX合影。他與盧泰愚交往了十幾年,還從沒跟他照過相呢。


盧泰愚說:「韓博士,您不是韓國人,不能給您個官做。按著您的能力,做個長官是綽綽有餘的。只可惜做不到。我們只能照張照片留個紀念吧。這些照片您將來會大有用處的。」

只見盧泰愚話鋒一轉,頗為認真地說:「韓博士,我所以著急見您,是要跟您商量與中國邦交的事!」


盧泰愚繼續說道:「我想在五年內,一定要與中國建交!不過,這可是絕密的事情。包括韓國所有的官員在內,只有您我二人知道,沒有第三個人。您可要絕對保密,不許對任何人講!我已經考慮好如何做這項工作了。今後,您要負責與中國方面的聯絡。國內有政務秘書朴哲彥(盧妻表弟)做您的後盾。國外有金復東(盧泰愚的二舅子)幫助您。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請示我!」


接下來盧泰愚問他:「你在中國有沒有什麼特殊關係?「沒有。」


「認不認識鄧小平的兒子?」「不認識。」

「認不認識中國某位領導?」「都不認識!我怎麼能認識他們?


「您家族裡有沒有做大官的?」「沒有。什麼都沒有!


盧泰愚陷入了沉思,轉而又問他:「您有沒有辦法同中國聯繫上?


「這個倒可以想想辦法。」


「現在。中國那邊還不知道什麼情況,更不知道他們對韓國的態度,所以不能貿然行事。您先從山東悄悄做起,力爭同山東建立起友好關係,打開山東,就等於打開了中國的一扇窗子。


引述到此結束。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麼盧泰愚看著中國經濟改革帶來的經濟發展大勢,想與中國在經濟上恢復交往而打開一個大市場,也是合理的。而巧的是,朴哲彥和金復東兩位,也在這個韓國版本的故事裡出現了。而中國方面,實際上也有興趣開始與韓國的交往。只是這張窗戶紙有待合適的時機來捅破。


依據華棣教授傳遞迴來的信息,最高領導層同意接觸和非正式交流。這些信息往來交換和相關事務協調,都是在北京-斯坦福-漢城之間三地悄悄進行。


中信國際研究所領導與骨幹,與從事不同領域改革和發展研究的兄弟研究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農研中心發展研究所關係密切。於是組建了一個韓國訪問團。根據我了解,聲浩、南風在內,發展所不知是否派了人。我問了一下當時去韓的已故皮聲浩兄的夫人王曉渡,她說她只記得還有杜鷹。杜正是杜老主持的國務院農研中心那邊的人。我還曾看到劉亞洲說他也參加過早期的訪韓,不知是不是這次訪問。後來白南風告訴我,吳敬璉也在此團內。團長是一個退休大使,但是他記不清名字了。


具體的行走路線,我聽說是因為沒有建交也沒有直接航線,因此迂迴了香港。北京-香港-漢城(現在叫首爾),回程也是如此。我本來聽說是經東京迂迴夏威夷的。白南風告訴我,走的是香港線路。


訪問的結果是破冰成功,雙方都有意願加強交流。於是在建交前,中信旅遊公司作為窗口接待韓國工商界與想訪華的人事。因此他們一到北京,都先來中信。


後面的故事就不用多展開了,希望知情的人能補充信息,讓這個故事更加完整;萬一有錯誤的地方,也可以更正。30年後再說這個事情,感慨萬千。


如果韓國有人注意到此文,不知金復東先生,金東皓先生和朴哲彥先生能否看到。吃水不忘開井人。他們是韓國方面參加挖井的人。榮毅仁先生,以及中信國際研究所華棣先生、李湘魯先生和已故的皮聲浩先生都深度參與了此事。


兩國主事的高層領導人,這邊鄧趙二公皆仙逝,而盧泰愚先生也退出政壇久矣。


2018/10/27 2018/11/23時在破冰之旅的30年之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鄒藍新山海經 的精彩文章:

700/無錫到武進滆湖:輪船走什麼航線
華為:被美國、澳大利亞掐尖

TAG:鄒藍新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