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的單兵子彈攜帶量是多少?知道後,無不對革命先輩們肅然起敬

日軍的單兵子彈攜帶量是多少?知道後,無不對革命先輩們肅然起敬

「二營長,把他娘的義大利炮給老子拉來,突突死他個狗娘養的!」前幾天,突然聽到李雲龍的聲音想起來的時候,整個鼻子都酸起來了。是啊,小時候的一部《亮劍》,讓多少人為之熱血沸騰,那敢於亮劍的精神,又讓多少身為中華兒女的我們為之自豪啊。

是的,我們應該都還有印象,那些抗日劇中每每在雙方打完子彈後,拿出大刀迎上刺刀,提著人頭去保住祖國更多的人民,那一幕幕拋頭顱灑熱血的場景,往往令人飽含熱淚,鼻子酸酸。可我們是否曾想過,雙方的子彈都恰恰這麼巧的一起打完嗎?不是的,提著大刀在閻王爺面前走一遭的精神是軍人的尊嚴,所以無論哪一方子彈沒打完,都會給對方大刀相見的機會的,這就是軍人。但最後,撤退的時候,有子彈的一方還是會用子彈掩護撤退。而且,你是否還記得,那些抗日劇中,每每都是我們的解放軍提著大刀先出去,最後都是日軍留著有子彈撤退,為什麼是這種情況?

或許,電視劇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但當初的戰爭也多是這樣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樣認為是因為我國人數多導致子彈平均分配不足,可能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但實際上,在我了解到日軍陸軍單兵的攜帶量,才發現先輩們面對的壓力有多大。

二戰日本陸軍士兵攜帶彈藥的彈藥盒被稱為明治三十年式,分為前盒和後盒。前盒整體呈鍥形,底部呈矩形。後盒整體呈矩形,為了防止濕氣在盒內積聚,後盒底部會開兩個大空。前盒分為左前盒和右前盒,分部在士兵前方的一左一右,後盒在士兵的背後(後盒的側面還會縫一個皮具用來攜帶油壺)。中距離時日軍有一定的時間,可以選擇右前盒中的彈藥。近距離時時間就比較緊迫了,日軍會快速向左斜切取出左前盒中的彈藥。再近的話就要退子彈拼刺刀了。如果對近距離取左前盒中的彈藥有疑問,可以試一下左手持槍右手取彈,選擇自己最順手最方便的取用子彈。

一個前盒裝彈30發,兩個前盒裝彈60發,一個後盒裝彈60發,也就是說每名日軍上戰場最少會攜帶120發子彈。120發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就是說可以和很多的抗日劇中一樣,忽略掉換彈的時間就是一直拿著槍在那裡亂打打到戰鬥結束為止都還能留下幾顆子彈保命。在與我國的先輩的攜帶量最對比,足足是我國先輩當中的精銳部隊攜帶量的4倍,而且僅僅只是我國的精銳部隊相比,和普通士兵和游擊隊的子彈攜帶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然後就出現了最開頭所說到的那一幕:我軍先輩拿出大刀迎刺刀。然而,這也是先輩的無奈之舉,誰叫日軍的人均子彈攜帶量就是那麼的龐大呢,而且抗戰時的大刀並不能壓制日軍的刺刀,刺刀畢竟是軍用裝備,特地為戰爭而生的武器,其做工和材料都不是打鐵匠使用大刀只是無奈之舉。

說到這,想著子彈攜帶量的差距,在看著大刀和刺刀上的差距,再想著抗日劇中那一幕幕先輩們為守衛國土所做過的拋頭顱灑熱血的事情,我彷彿看到了一堵牆,一堵用血肉之軀鑄造的城牆豎立在我們的國土,我們的邊防線,阻擋著外來侵略者的侵略。我們唯有敬畏,懷著敬畏的心永記先烈才是我們該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秦漢唐明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驚人的3次巧合,莫非真有輪迴穿越!
主持人李詠因病去世:上帝終於還是缺支持人了,詠哥,一路走好!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