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李滄東擔任HISFF終審評委,燃燒吧

李滄東擔任HISFF終審評委,燃燒吧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華語短片節是如何收穫韓國著名李滄東導演的真實紀錄。

口述人:王小曼

出發前我又沒趕上火車,實習生們對我的不靠譜已經絕望了,去FIRST的時候就沒趕上飛機,被迪王一頓diss,這次沒趕上火車,Ziggy Zhang跟我說,「曼姐,一直等你,戰場見」。於是調整心情,想起安西教練對三井壽說:「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能放棄,一旦放棄比賽就結束了。」

安西教練的經典台詞

在我沒到的時候,Ziggy Zhang就開始勘測地形。在靠譜的信息探測下,我們第二天一早就在嘉賓酒店早餐廳見到了李導,簡單溝通了一下合了個影。

HISFF工作人員和李滄東的合影

之後就是不停得想盡一切辦法在李導面前刷臉,終於在提問文化部長後追到紅毯再次表達請求,他終於開口說明天早餐之後給我們10分鐘時間。

9:00,我和Ziggy Zhang又早早到了早餐廳希望他們進來就能見到我們生怕忘了昨天的約定。吃差不多了吳正美編劇跑過來對我們說:「10/30你們有時間嗎?可以在中庭外等一會兒。」

10:30,準時開談。期間李導聽得非常認真,「Intuition!」他聽明白了我們不想和戛納金棕櫚那些西方的電影節的評價標準一樣,是更東方式的。他說:「你們為什麼要在好萊塢開幕?在中國做就很好,就做有中國特色的。」

李滄東看到的HISFF介紹

當我們介紹終審團其他成員的時候,他也是頻頻點頭表示好奇。我們說我們更注重Competition,競賽本身希望打造一個更好的評價體系有國際諮詢機構介入,他又露出憨厚笑容,「看來這不是一個可以隨便對待的工作」,他曾經在韓國大學教書教了三年說自己很久沒有看到學生的想法和短片作品,知道中國是全世界發展最快對國家很想了解這裡青年人的想法(是不是憤怒呢?),如果有韓國短片他也想看看。

李滄東看到的HISFF評審流程介紹

王小曼在向李滄東介紹HISFF

我們簡直被感動到「石化了」,一個知識分子導演。在中國要做混得上去對藝術家多少要有點「政治智慧」,知道江湖地位懂得論資排輩,當官的江湖的技巧都要會。而我們面前的這位老人慈祥和善,簡單純粹,用誠意打動,對價值認同,便可達成信賴。

之後的幾天我們又持續刷臉,直到昨晚把李導送上車,揮手告別。吳正美編劇主動跑來再次互留contact,表示很感激一路上的各種照應,想起來那天也聊起在韓國從政的問題,吳說「我討厭政治,政治家的心都模模糊糊看不清 。」李導看著她,慈祥得笑道:「My heart is very clean.」

李滄東在平遙電影節

確實如此。

北京團隊在得知平遙前方戰友們喜提李滄東導演的消息,都忍不住心中的吶喊,想要在朋友圈瘋狂刷屏,被王小曼及時制止。

因為要再次確認李滄東導演行程檔期,組委會希望這個好消息能夠在最終確認之後再向大家公布。所以,當我們預定好李滄東導演的全部行程之後,才有了這篇遲到的嗨。

噹噹噹噹,現在,我們正式宣布,韓國著名導演李滄東,即將於12月1日來到北京,成為2018年華時代全球短片節的終審評委,這可能是這位前韓國文化部長應邀成為「評委」的第一個中國電影節。讓我們再次李滄東的到來表示熱烈的祝賀~

2018HISFF終審會+頒獎典禮日程

在12月1日至3日的三天時間內,李滄東將參與HISFF終審會,新聞發布會,「熱血」之夜導演交流酒會以及12月3日於天橋藝術中心舉行的頒獎盛典,具體行程如下 :

Day 1 12月1日

韓國現代汽車的中國區一把手專門安排了一頓「燃燒的晚宴」招待這位盧武鉉時期的「文化部長」以及所有2018終審團評委。

Day 2 12月2日

第二天下午16點,李滄東將和所有終審團評委參加終審會結束後的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上大家可以盡情得提問關於終審會上發生的一切,想問什麼都可以,李滄東導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想要報名註冊參與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朋友們請戳這裡:

掃描下面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新聞發布會媒體註冊通道

註冊說明

1. 此活動僅開放媒體註冊,請媒體朋友於12月1日晚18點前提交相關信息進行註冊;

2. 由於現場人數有限,組委會將進行人員核實,已註冊信息與提交資料準確者優先;

3. 如有採訪需求可一併提交,工作人員會轉交相應嘉賓進行確認,組委會無法保證所有採訪需求均可滿足。

晚上20:00李滄東導演將前往798參與「2018HISFF熱血之夜」導演酒會,所有2018入圍導演和所有初複審評委們都可以在這一天來一個暢快的交流,不醉不歸。

「熱血之夜」酒會到場嘉賓

掃描下面二維碼

預約參加2018HISFF「熱血之夜」導演交流酒會

本活動為HISFF內部交流活動

僅限入圍導演及相關評委參與

Day 3 12月3日

第三天晚上19:30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李滄東導演將和藝術顧問徐冰老師、輪值主席張楊、形象大使梁靜,導演鄭大聖、評委陳玲珍、時尚集團內容總監王鋒參與2018華時代全球段皮傑的頒獎盛典,更有著名音樂人張亞東,複審評委耿樂,新褲子樂隊龐寬現場亮相,更多電影人娛樂神秘人物將悉數登場,震撼來襲。最最最最值得期待,機不可失,不容錯過,當天將揭曉並放映2018獲獎短片作品,盡請期待。

2018HISFF頒獎盛典門票預定通道

2018HISFF終審陣容

徐冰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藝術顧問

2007年就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作品曾在紐約現代美術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國家美術館、倫敦大英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西班牙索菲亞女王國家美術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美術館及當代藝術博物館、加拿大國家美術館、捷克國家美術館及德國路維希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展出;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悉尼雙年展、 聖保羅雙年展等國際展。1999年獲得美國最重要的個人成就獎,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Award)。2010年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人文學榮譽博士學位。2015年被授予美國國務院頒發的藝術勳章,被美國康乃爾大學授予安德魯-迪克森-懷特教授稱號。

張楊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輪值主席

中國內地男導演、編劇,第六代導演之一。1997年張楊憑藉電影處女作《愛情麻辣燙》獲得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 獎和第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1999年因執導 電影《洗澡》在西班牙第47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上獲「最佳導演銀貝殼獎」。2001年導演的電影《昨天》 獲得第四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翼獎」。2005年張楊憑藉影片《向日葵》再次獲得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 節最佳導演獎。2007年執導並編劇的公路電影《落葉歸根》在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獨立影評人(全景單元) 最佳電影獎。2015年《岡仁波齊》入圍多倫多電影節, 2016年《皮繩上的魂》獲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梁靜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形象大使

中國著名演員,第49屆台灣電影獎最佳女配角,第1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北京7印象傳媒公司董事長。代表作品:電影《殺生》、《星星的孩子》、《廚子戲子痞子》、《老炮兒》、《深夜食堂》;導演作品《治不好了》。她極具藝術天賦,擁有紮實、精湛的演技,除了星光璀璨的演員身份,近年又以投資人、製作人、出品人的身份投入在各類優秀影視作品的幕後工作中。

李滄東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國際評委

身為備受矚目的小說家,李滄東在1996年導演了他的電影處女作《綠魚》。與他隨後創作的第二部作品《薄荷糖》和第三部作品《綠洲》一起,李滄東的作品廣受好評並取得的許多國際上的大獎。《綠洲》獲得了2002年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和馬塞洛·馬斯托依安尼新銳演員獎(文素麗)。

他的第四部作品,也是他辭去韓國文化旅遊部部長的第一部作品,《密陽》,獲得的2007年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全度妍)。第五部作品《詩》獲得了第63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繼《詩》之後,他終於帶領著《燃燒》再次與觀眾見面。"

Philippe Bober

2018華時代全球短片節國際評委

法國製片人,以發現和培養新人才而聞名。 他於1987年創辦了Coproduction Office。作為製片人,Philippe Bober參與了Lars Von Trier,婁燁和Carlos Reygadas的早期電影,包括《Europa》(1991),《The Kingdom》(1994),《Suzhou River》(2000),《Japon》(2002) 和《天堂之戰》(2005)。 自從他們的故事片首次亮相以來,他一直與Roy Anderson,Jessica Hausner和Ruben Ostlund合作。在Bober最近的作品中,《The Square》(2017年的Ruben Ostlund先生)贏得了金棕櫚獎,《Turist》(2014年的Ruben Ostlund先生)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一種關注」評審團獎,並且《寒枝雀靜》(dir.Roy Andersson,2014)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

ABOUT HISFF

自2017年創辦以來,HISFF成為了廣大華人青年導演們信賴的文化活動品牌,通過2年的努力,HISFF通過展映,評審,交流等一系列方式,搭建了華人青年導演與廣大社會受眾們廣泛交流的平台,通過短片這一媒介形式,豐富全新的內容消費市場。

定位前沿,調性時尚,賽制公平,氛圍輕鬆,品味國際化多元化使得HISFF迅速吸引了國內外文化電影愛好者們的關注,每年有來自130多個國家將近2000+優質華人短片進行投片,著名藝術家徐冰,導演張楊,電影學者戴錦華,演員劉佩琦,梁靜,王學兵等多位影視娛樂知名人士積極踴躍得參與了HISFF的相關活動,共同助力新青年導演們的發展成長。

公路商店,豆瓣電影專業版,MONO,開眼Eyepetizer等同樣定位鮮明專註青年文化的潮流媒體一路助力HISFF,風雨兼程給予鼎力支持,共同探索短片的市場潛能。同時,豐富活躍的線下活動更是吸引了大象公會,三聯生活周刊,正午故事,鳳凰文化,開眼等全國80多家廣受歡迎的主流文化自媒體進行報道,5600萬青年文化愛好者對活動保持關注,更有56家海外華文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2018年,HISFF旨在為全球青年華人導演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亞洲第一華語短片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獻給每一個用力活著的小人物
野心!當紅同志導演,翻拍恐怖片引爭議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