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懂了這兩個詞的涵義,才懂什麼是真正的「修」

懂了這兩個詞的涵義,才懂什麼是真正的「修」

《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修所緣」、「修行相」這兩個詞是什麼意思?

我們修行的時候,比如修菩提心也好,修大悲心、出離心、空正見也好,每一個階段都有修所緣,也有修行相,兩個都有。

修所緣的意思是這些大悲心、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這些每一個都有各自的想法,出離心是出離心的想法,菩提心有菩提心的想法,大悲心有大悲心的想法,空正見有空正見的想法,這些想法是不是合理?肯定是合理的,不可能不合理,它的想法是一個合理的東西。

菩提心的想法是「為了一切有情我要成佛」,空正見的想法是「諸法都沒有自性」,這就是是它們各自的想法。

我講的都是心法。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見都是心法,心法跟物質不一樣,它自己會想,心法肯定有一個對境,有一個想的東西。

比如說外在的物質和心法之間有什麼差別呢?心法有感覺,它會想。物質沒有感覺,不會想。

心法會想,所以出離心有出離心的想法,菩提心有菩提心的想法,空正見有空正見的想法。這些想法一定有道理,跟道理相合,不可能去想不合理的東西。

那麼這些道理合理的話,我們就要懂這個想法是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

比如說空正見的想法是諸法無我,那我們對諸法為什麼無我這個道理就要懂,如果不懂,沒有道理的話,去想這個法就沒有什麼證量,所以後面肯定是有很多的理由來證成為什麼諸法無我,就是「為什麼是無我?因為……」有很多理由。

我們這樣子想的時候就是「修所緣」。想空正見的時候,諸法無我的理由有很多,這個想的結果就是確定諸法確實是無我,這時諸法無我的證悟就生起了。

這樣空正見是不是有修所緣?有。修所緣的意思是對「諸法是不是無我」這個方面徹底了解了,而且對這個方面有分析、觀察,然後徹底了解清楚,這就是要修所緣。

我們要生起空正見,必須在諸法是不是無我這個方面找出很多理由,這樣子修就是「修所緣」。所以修空正見要不要修所緣呢?要!

那修空正見的時候要不要修行相?這個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在理智上有一個對諸法無我的了解,但是內心這邊還是執著。我們很多是理智上、頭腦上都理解,但是我們的心裏面沒有感覺。所以心裏面要有這個感覺也需要過一陣子是吧,那個就是行相。

「行相」是心法,「所緣」是外面的道理。

外面的道理理智上已經懂了,但是我的心沒有改變。為了改變我的心,我的心裏面要培養一些好的心所,欲心所、信心所、精進心所、定心所等,這些都要培養,這些心所培養的時候就是修行相。

這樣子培養了之後你的空正見很好了,我們修空正見的時候,對空性上面的信心也培養了,對空性上面的欲心所、勝解、精進的心也培養了,這些都培養起來了之後,我們的心本身已經變了,我們的心已經完全被空性的想法改變了。

然後一個一個心所再不斷串習,慢慢就會培養起來。這個培養的過程就是修行相,只有理智不行,還需要內心的改變。改變的時候把不好的心所要祛除,好的心所要生起,而且要串習。

像三十七菩提分裡面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比如說五根裡面講信,五力裡面也講信等等。所以「信」這個心所有一個成長的過程。

如果心裡沒有這個心所,就要先具備起來,然後他慢慢成長,這樣修行就是修行相。

修行相、修所緣明白了吧?我剛剛是舉一個例子,對空正見是不是需要修所緣,要!

是不是需要修行相,也要!

一樣的道理,修出離心要不要修所緣、修行相?要!

修大悲心要不要修所緣、修行相?要!

修菩提心時要不要修所緣、修行相?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即使精通五部大論,不修此法也難逃下墮惡道
修行人應該觀察誰才是過錯的一方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