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朱仝的鬍子上有個套?其實這東西有個學名叫髯套

為何朱仝的鬍子上有個套?其實這東西有個學名叫髯套

文/主任

看了新版水滸傳,有人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美髯公朱仝下巴上到底綁的四個什麼東西,看起來像一個布兜和布套之類材質所做的東西,兜住的是朱仝的鬍子,這個就很有意思了,為何鬍子要用一個布套給兜起來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朱仝的長相,大家都知道,朱仝其實比關勝長得更像關二爺,水滸中對朱仝的外形有這樣一番描述,說這朱仝身長八尺四五,這樣的身高是非常可觀了,他有一部虎鬚髯,長一尺五寸,鬍子的長度也非常可觀,加上面如重棗,目若朗星,似關雲長模樣,滿縣人都稱他做美髯公。

所以,從朱仝的外形來看,他給人以兩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是鬍子很長,竟然達到一尺五,基本上垂到了肚子上,第二個是皮膚紅,滿面紅光,看起來很有精神。

蓄鬚,是古代男子成年的象徵,從水滸中來看,基本上很少有人沒有鬍子的,在印象中,除了武松沒有鬍子,包括什麼魯智深、李逵、柴進、關勝、吳用、宋江等人,都有鬍子,只是有的人是絡腮鬍,比如李逵那種,完全沒有打理,任其野蠻生長,還有的是山羊鬍,比如吳用,一看就是有心計的人,還有就是魯智深那種,也是非常潦草寫意。

鬍鬚的長短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對於很多武將來說,蓄鬚是必然的,我們從水滸中可以看出,但凡朝廷大將,基本上都有蓄鬚,關勝就不用說了,關二爺的基因,鬍子很長,再就是索超,也是大鬍子,還有呼延灼,也是一把鬍子,甚至楊志,也是一臉的鬍子。

雖然不能肯定鬍子的長短和武功的高低,或者地位的高低有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基本上可以確定,作為武將,肯定要是要有鬍鬚的。

鬍鬚長了,自然會很不方便,吃飯喝湯就不說了,最關鍵是,鬍子和頭髮一樣,它也會掉,所以為了防止鬍鬚斷掉,加上生活作戰的方便,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布套,而且這個布套還有一個學名,叫做髯套。

這點在三國中也有體現,當時曹操就問:雲長髯有數乎?公曰: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紗囊裹之,恐其斷也。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

看到沒有,就是因為鬍鬚會掉,所以才會發明這樣一個布套,目的很簡單,就是防止鬍鬚脫落,是一種對鬍鬚的保養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宇看水滸 的精彩文章:

梁山108將中,唯獨這4個人的死讓人十分痛心
武松忙碌一輩子,為何卻沒有取得什麼成就?

TAG:宇宇看水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