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腹背受敵,但沒有與德國夾擊蘇聯,而是選擇進攻東南亞

日本腹背受敵,但沒有與德國夾擊蘇聯,而是選擇進攻東南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動者為納粹德國。大戰開始之後,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國家組成軸心國,後來也有極少數幾個國家加入了軸心國一方。其中,只有日本帝國在亞洲,其他的國家全部在歐洲。其實,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日本是可以同時進攻蘇聯的,和德國形成呼應之式,對蘇聯形成夾擊。

其實日本和蘇聯也不是一戰未發,他們打過一場諾門坎戰役。這場戰役是日本關東軍自作主張發動的,日本軍方高層在事前並不知情。戰役的結果為日本戰敗,有人認為是日本懼怕了蘇聯,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內都不敢對蘇聯發起進攻了。其實只要認真想一想,在1941年美國對日本宣戰之後,日本能在這麼多同盟國的壓力下堅持四年之久,到最後還是在美國動用了兩顆原子彈的情況下才結束了戰爭,說日本懼怕蘇聯是不存在的。

那為什麼日本不和蘇聯一同夾擊蘇聯,一舉擊潰蘇聯,與其他軸心國會合呢?德國進攻蘇聯之後,蘇聯確實從其他地方調集了部隊來抗擊德國,但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兵力只有小部分的調離,還是有百萬雄兵鎮守遠東。蘇聯也知道自己身後的這一匹狼隨時會來咬自己一口。如果日本強行跟蘇聯開戰,縱然可以擊潰蘇聯的防線,但是自己的傷亡肯定會非常巨大。再加上當時的同盟國已經有許多國家加入了,其中包括中國、英國、法國等,一旦日本直接跟蘇聯開戰,同盟國的其他國家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日本就會處於一個腹背受敵的狀態。

日本在諾門坎戰役失敗以後,就完全取消了攻打蘇聯的念頭,和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雖然日本在實力上並不輸於蘇聯,但在心理上已經輸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各種資源極其匱乏。他們發動戰爭的原因也正在此。蘇聯的遠東地區雖然也有各種資源,但環境惡劣,資源的開採難度非常高。日本的領導人自然不會做這種賠本買賣。

於是他們將目光轉向了反抗能力更薄弱、資源更豐盛更容易開採的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中國在抗戰初期便丟失了大片國土,帶來的利益讓日本嘗到了甜頭。此時的日本覺得只有南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才能創建大日本帝國,自然不會再去碰蘇聯這一塊硬骨頭。

日本不攻打蘇聯自然也有好處。《蘇日中立條約》的簽訂讓蘇聯和日本達成一種默契,雙方都不進攻對方。蘇聯就可以一心對付德國的進攻,日本則可以集中兵力南下中國和東南亞,都以自身的利益為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四大家族算什麼?這一家族才叫真的牛,出了這兩位大官
古代帝王當中,這五位最有血性,第一名讓人們詫異,不是秦皇漢武

TAG:黑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