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上,何應欽有三處失當的地方,十年後他說出原因

日本投降簽字儀式上,何應欽有三處失當的地方,十年後他說出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對外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陸軍學校大禮堂舉,這個儀式上,何應欽有三處失當的地方,十年後他說出原因。

何應欽時任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當天,受降儀式的主要內容是,日本軍方代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陸軍大將岡村寧次,在降書上簽字蓋章,代表日本天皇向中國投降。

這個儀式上,現場的幾個細節引起爭議,人們普遍認為有三處失當的地方:一是未交軍刀,岡村寧次作為日軍總司令,卻沒有交出來象徵作戰指揮的武士刀,日軍投降的象徵性動作就是上交軍刀。

二是人物不對等,接受投降書的中方最高代表是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但日方遞交降書的卻不是最高軍官岡村寧次,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岡村寧次只是到場,並坐在後面。

三是點頭回禮,這個儀式上,中方受降,比日方投降的人彎腰角度還要大,對方是一個戰敗的日本的少將,何應欽可是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後來,岡村寧次用「東方道德」四個字,來讚美何應欽當時的舉動。

隨後,岡村寧次被國民政府委任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工作總聯絡部長,並被國民政府聘為軍事顧問,1949年1月岡村寧次無罪回到日本。抗戰結束十年後,何應欽在1956年去日本看望了他。

日本雜誌《文藝春秋》上,登出了何應欽與岡村寧次這次見面的對話。何應欽說:岡村寧次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中國和日本是同文同種,從歷史上、地理上或從文化方面來說,都必須攜手合作。

岡村寧次說:「我之所以能擺脫戰犯,多虧了您派來的律師幫助。這雖然是件私事,我是應該向您致謝的。」岡村寧次表示:「當時美國報刊等對於何應欽先生和接收上海的湯恩伯先生,頗有酷評,說你們過於袒護日本。」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其實何應欽早就是一副投降派的嘴臉,只不過沒有像汪精衛一樣公開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拍馬屁拍到肉麻的人,皇帝大怒:斬了,將首級懸掛菜市口不準收屍
土匪搶得一筆巨款,打開錢袋發現一封信,連夜冒雨把銀元送還原主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