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佛陀:持戒有四種層次(圖)

佛陀:持戒有四種層次(圖)

來源:道德真源《聖賢法語》欄目1108篇

摘自:《大智度論·卷第十三》

製作:東方陽熹

佛陀:持戒有四種層次(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居家持戒,凡有四種:有下、中、上,有上上(按:「上上」下文未詳述。本人認為上上人之戒,應該是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心地無非自性戒」,即自性根本就沒有產生貪嗔痴和各種的分別妄想,所以也談不上戒與非戒)

下人持戒,為今世樂故(下等人持戒是為了今生的利樂)。或為怖畏,稱譽名聞故(即這種人戒殺、盜、淫、妄等十惡,是因為害怕因果報應,或為了獲得好的名聲);或為家法,曲隨他意故(或是受家法的約束,曲意迎合他人);或避苦役,求離厄難故(或是為了逃避苦役,以求出離困境)。如是種種,是下人持戒。

中人持戒,為人中富貴,歡娛適意(中等人持戒是為了貪圖富貴的果報,讓自己能夠過得舒適快樂,心想事成)。或期後世福樂(或是為了來世能夠獲得福報),克己自勉,為苦日少,所得甚多,如是思惟堅固持戒。譬如商人,遠出深入,得利必多;持戒之福,令人受後世福樂(譬如商人進行長線投資一樣,投入的越多,獲得的利益也就越多;持戒也是同樣的道理,它可以令人後世獲得富貴快樂),亦復如是。

上人持戒,為涅盤故。知諸法一切無常故,欲求離苦,常樂無為故(上等人持戒是為了證得涅槃。因為他們知道一切都是幻化無常的,所以他們只求出離生死苦海,獲得精神的安樂和解脫)

註:括弧內為東方陽熹的注釋。

佛陀:持戒有四種層次(圖)

願您福慧具足,吉祥如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陽熹 的精彩文章:

東方陽熹:什麼是護法神?——道德真源
張三丰——道德真源佳文賞析

TAG:東方陽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