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央急電:你去做件事!52歲老人心中激動,一年拿出方案驚總參

中央急電:你去做件事!52歲老人心中激動,一年拿出方案驚總參

文/烏米,我也不知道的四十年

中國的軍事發展一隻是很落後,尤其是在朝鮮戰爭中,中美的飛行機差距更加顯著。中國飛行機設備落後,戰鬥力低下,在戰亂頻發的年代,自然需要不斷創新,改進。

在各種戰鬥機中,為我們所熟悉的便是有「空中美男子」之稱的「殲-8」戰鬥機,當時在我國空軍部隊中被廣泛的使用,「殲-8」戰鬥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我國空軍戰鬥力。自1964年開始設計「殲-8」到1980年「殲-8」開始服役,花費了整整16年的時間!

與此同時,改革開放的那一年,由於種種原因,研製了14年的「殲-9」項目也停止了。但是,打開了國門,中美之間的差距更加顯而易見了,水平相差不止一代戰鬥機,這使得國家認識到自主研發戰鬥機的重要性了。

1982年冬天,中央致電曾經參與「殲-8」、「殲-9」設計的工程師宋文驄,通知他中央決定研製新一代的戰鬥機,要在北京召開相關研討會,請他擔任評委。宋文驄當即心下一動,機會來了!

第二天,當他帶著滿是心血的資料和報告來到北京後,心中滿是感慨。開會時,航空工業部飛機局局長對宋文驄說:談談你的看法吧。當他15分鐘的演講完之後,將飛機模型往投影儀上一放,全場掌聲雷動,引發了整個會議的高潮。因為它獨特的氣動布局,以及充滿時代感的設計,頓時讓人眼前一亮。

當時,研製的時間,宋文驄預計的是一年半,但是航空工業部副部長何文志卻道一年半黃花菜都涼了,要求一年就要完成!

頂著巨大的壓力,宋文驄開始了「殲-10」的研製,其中最具挑戰性的便是風洞試驗,當時設備簡陋,實驗室沒有作此實驗的條件,便跑到幾百公里之外的大山深處進行試驗。

一年之內,在經過近萬次試驗後,終於拿出了可行的項目方案,1986年,在多次修改和試驗之後,「殲-10」正式開工。

在前幾十年里,中國的科研條件,技術經驗都是很落後的,前輩們的艱辛付出,所經歷的困難是我們完全無法想像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現在有為著什麼而讀書,而努力工作呢。或許會有人說,建設國家,做科研,造飛船,那都是科學家做的呀,但是「蝴蝶效應」卻告訴我們,我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便可能引起巨大的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閑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辟邪劍譜為何如此厲害?張三丰早已給出答案,跟「自宮」一事有關
劍魔最大遺憾:把獨孤九劍幾乎送上門,楊過卻視而不見還做件蠢事

TAG:有閑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