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若英的祖父竟陸軍中將,一九四九年和顧祝同一起逃到台灣

劉若英的祖父竟陸軍中將,一九四九年和顧祝同一起逃到台灣

原標題:劉若英的祖父竟陸軍中將,一九四九年和顧祝同一起逃到台灣


文/王國棟


很多喜歡軍史朋友都知道台灣著名歌手劉若英的祖父劉詠堯不但是黃埔軍校一期學員,還是國民黨陸軍中將。但是這位黃埔一期生非常的低調,在後來的歲月里,無論是名氣還是功勛,和陳賡、徐向前、胡宗南、杜聿明等同期同學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或許是政工幹部的原因吧,不喜歡出風頭。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這位國民黨高級將領的故事。

劉詠堯,1909出生,漢族,湖南醴陵人(湖南人才真多)。由於家境富裕,劉詠堯於1915年進入私塾讀書。1917年入醴陵清安鎮蘭誼高等小學(次年轉入醴陵北區鴻仙寺高等小學),1919年考入湖南省立岳雲中學。



?1922年8月,劉詠堯考入了北京朝陽大學。但是當時時局不穩,劉詠堯無心讀書,於1923年赴廣州參軍。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劉詠堯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第六隊受訓,為同期最小的學員(15歲)。雖然年齡小,但是膽子可不小,1925年東征時,任衝鋒隊隊長,帶頭衝鋒陷陣,曾多次負傷,因功升營長,時年16歲!同年12月,經孫中山同意,他被選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入中山大學第七班(註:該班當時被稱作中大的「理論家班」,共20人,鄧小平是該班班長,其餘還有左權、李卓然、潘自力、林伯生、屈武、谷正綱、谷正鼎、康澤、鄧文儀、蕭贊育等人,雲集後來國共兩黨的重要成員)。

1927年學成歸國後,9月任陸軍中校營長;10月升上校團長。



1928年,劉詠堯調任陸軍軍官學校政訓處總教官,成為一名政工幹部,從此就告別了軍事指戰員的位置。


1930年至1935年,先後任黃埔同學會主任秘書、陸海空軍總司令部「剿匪」宣傳處副主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訓練總監部政治訓練處陸軍中將處長、《掃蕩報》社長、中華復興社中央幹事、國立中央大學教授、中正學校校長等職。1936年主管全國童子軍工作,在南京組織逾萬人參加的全國童子軍第一次大檢閱,曾轟動一時。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劉詠堯的職務調動頻繁,本兼各職達數十種之多,但均為政工職務,沒有真正上過戰場。

1943年7月代理軍委會銓敘廳中將廳長。1945年1月調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一期受訓;同年6月,國民政府授為陸軍中將。



內戰爆發後,劉詠堯任國防部軍職人事司司長兼參謀次長,同時主持重建南京中正大學,任校長。


1947年6月,任國防部人事司司長;8月兼三民主義青年團西北、甘、寧、青、新四省督導主任。 1948年任國防部部長辦公室主任。次年1月代理國防部部務,任國防部次長。

1949年12月,劉詠堯隨同顧祝同乘機逃往台灣。後漸漸失勢,主要擔任一些閑職(比如中國童子軍總會常務理事、中印文化協會顧問等一大堆),直到退休。 1998年,劉詠堯在台灣去世,終年89歲。他還是一位史學家,著有《中國國民黨黨史》《政治學概論》《世界各國革命史》《人事行政論叢》《人生哲學論》《經濟學概論》等多部著作,寫有回憶錄《九十憶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