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宜家做了3分鐘一集的「夢想改造家」,每集我都想打10分

宜家做了3分鐘一集的「夢想改造家」,每集我都想打10分

上次寫完>>>宜家布局方案

斑馬姐經常說,夢想嘛,想著想著就會成真的。

我前幾天想去買個網紅小鯊魚,去網上商城逛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宜家免費上門改造項目」,竟然也在國內上線了

而且設計師,真的把宜家畫冊上的樣板間,一絲不苟地搬進了普通中國人的家裡,效果還特別好。

我點進去看了看,當前一共有五期節目。

廣州的徐真真,就希望自己的客廳,能放下無數的變形金剛、能開party,同時還要有一個像原始森林一樣的換衣間

西安的捌月則希望自己家能再放300個模型:

捌月的客廳

上海的劉源,希望自己的出租屋,能更像一個家:

劉源的家

北京的任秋濤,希望父母家能多一些空間給小孫子,也方便自己去探望

任秋濤父母家

蘇州的張天玥,則希望自己家能有個單獨的化妝台、工作間和儲物室。

張天玥的家

屋主們沒啥聞之淚目的往事,都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大家統一的訴求,就是想要探索讓自己家變得更棒的可能性

宜家的每一段視頻也拍的很簡短,就三分鐘。大概講一下屋主家的現狀,設計師的思維,以及改造後的模樣,簡單利索結束。

改造用的傢具,全部是宜家商場里可以買到的現貨,實惠好用還簡單,可達性極高。

你上一秒看完這幾個視頻,下一秒就可以去把這些東西買回來,照著裝。不需要設計師,也不需要裝修工人,自己動手,就能讓家變得更美好。

真正做到了不用敲牆挖磚,也能改善當下的生活環境。

如果說《夢想改造家》是飛翔版的裝修配置,那麼宜家的上門改造就是最具性價比版本,非常接地氣。

我反正看完了以後,就默默的在購物車裡又添了幾個牆面收納櫃

其實這五個家庭的基礎需求都非常有代表性,是每個小戶型的家都會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就三個。

首當其衝的就是收納。

宜家真心見不得大白牆,因為牆壁收納實在是太能藏東西了

想想看,你家的電視矮柜上,是不是鋪滿了遙控器、電視盒子、零食、紀念品擺件,以及在市集或者淘寶上買的裝飾畫?

而且發現電視櫃實在放不下了,就在旁邊再買一個高點的柜子,接著鋪。

最後的效果就像徐真真家一樣,柜子買的越多越亂,房子越住越小:

徐真真家改造前

這種掛畫、擺件過多的解決方案,就是鋪到牆上去。

隔板和收納櫃的高度和顏色都要保持一致,才能做到多而不亂:

徐真真家改造後

另一個屋主八月的家,收納問題更恐怖一些。浩瀚如海的手辦們,隨機鋪在各種柜子上、抽油煙機上、灶台上:

設計師第一次上門直接被嚇到了,說自己做設計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的家裡,會有這麼多東西。

對於這種數量巨大,而且會逐年增長的物品,他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根據手辦的高度、顏色、價格,分門別類地上牆:

比如顏色淺不易打理的模玩,就用帶玻璃門的封閉櫃體用來展示和收納;

做舊不怕灰塵的模玩,就用開放式的隔板儲物單元來展示和收納。像這個斯瓦那牆面收納組合就很實用,它能夠根據手辦的高度,調節隔板的高度,提高整面牆的容積率。比之前高度固定的隔板,至少能多放200個手辦。

對於限量版需要珍藏的模玩,就用玻璃展示盒來收納。

通過分類做的牆面收納,即使是全部露出,也不會因為東西多而顯得很亂。我們家裡收納碗盤,相片或其他收藏物品,其實也可以參考這樣的收納結構.

除了隔板和柜子,牆面收納還有個神器,叫做洞洞板。斑馬姐之前有詳細寫過,請參考>>>100塊都不到的洞洞板要掀翻收納界!

宜家的上門改造里也全部都有用到洞洞板。

比如充當工作間,收納各種手工工具:

張天玥家改造後

加一個配件就能變身平面衣架,放帽子、頭巾、大衣、包包:

徐真真家改造後

加個隔板小桶就能當文具收納盒:

任秋濤父母家改造後

除了提高牆面收納的容積率,宜家這次的上門改造還有一個點,我覺得很棒,就是多使用「套桌」.

比如八月家的這套樂高積木,就是非常尷尬的一個存在。

放在桌子上,就把桌面的喝茶功能擠掉了。

放到牆上柜子里,就得用非常寬的櫃體,跟別的模型根本不兼容。

放到地上就更不現實了,容易踩到。

後來設計師用了一個帶玻璃櫃的套桌茶几,最高的桌子用來喝茶:

想要玩樂高的時候,拉開套桌即是,節省空間又完成了收納+喝茶的功能:

這種「套進去」的方法,還適用於沙發和桌子.

比如徐真真家帽子特別多,設計師就把帽子全部放到可以收納的沙髮腳凳里:

腳凳不需要的時候就塞在牆櫃下方,人多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坐。簡直是集收納、省空間、當凳子三個功能於一體啊!

桌子也是如此。北京的任秋濤家改造,就是通過不同功能桌子的高度差,把兒童桌放在電視桌下方,節省了一半的走廊空間:

1.4m的大餐桌疊加到柜子里,露出的部分僅有1m只有兩個老人吃飯時,就把飯桌塞到柜子中間;如果兒子一家也來吃飯,就把桌子拖出來,靈活使用餐廳空間:

關於收納和容積率的話題,昨天川沙保鈴有專門寫過一期,有興趣可以點這裡看>>>我破解了日本人工具間收納的秘訣,就是高容積率!

接著講宜家上門改造的第二個關注點,就是配色。

斑馬姐上次說到宜家宣傳冊的布局的時候,就有提到過深色牆漆,比如這種大面積的雲杉綠:

和整屋的深灰色:

往往大家對於這種牆色的評論,都是「容易產生壓抑感,並不適合小戶型」。

但其實越是小戶型,越應該使用深色牆漆(小黑屋的情況除外).

因為可以通過色相明暗度的對比,來拉伸空間的層次感,繼而擴大房間的視覺效果.

BBC《室內設計規則》裡面有講過,如果在兩面較長的牆上塗深色漆,就會得到一個加長的視覺效果:

所以有時候,使用對比色調強烈的深淺色牆漆,反而比純淡色更顯房間大。

比如徐真真家的玄關,改造前是淺黃色的牆漆,淺灰色的大門,再加一個直立衣架,空間利用率低,顏色也很平庸。

宜家幫他改成了深褐茶色的牆漆,大門則塗成白色,形成對比色調。整個玄關突然變得狹長深邃,層次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入門換衣凳和畫框都選擇了黑色,比較好的融入到深色牆漆中,和諧又不突兀。

再蘇州張天玥家,後來刷的牆色也非常驚艷。

改造之前是大白牆,傢具色彩也比較亂

估計看到屋主本人比較喜歡黑色,室內採光條件也不錯,

所以設計師後來選擇用黑色,作為整個空間的主環境色。

兩面長牆刷成深黑,一面短牆刷成稍有對比度的淺灰,有效的拉伸了視覺延伸線,擴大了心裡空間感:

桌子、沙發和床也都用了深色系,比較好的融入到牆上和地板中;用白色來做對比色調,比如隔斷和大門以及牆上的掛畫,形成視覺c位。

房頂也是純白色,再搭配上工作時的專用工作照明燈、突出家裡產品陳列展示的射燈、卧室及客廳的主光源、還有烘托氛圍的氣氛光源:

所以整個房間深邃但毫無壓抑感,效果出人意料的時髦又好看。

宜家改造的最後一個看點,就是功能分區。

我之前說過,宜家樣板間里,沙發和椅子的擺放位置,不再局限於「貼牆站」。而是取代電視,佔據客廳的中心位置,圍成一個圈。

這樣做的意義,不僅僅是增加空間的圍合感、達到一個更加開放的場景和氛圍。

還有另一個意義,就是可以更加合理的布置家裡的功能分區。

比如徐真真家,以前沙發都是靠牆站的。

但這樣就會有個問題:空間本身就很小了,沙發竟然還佔據了牆面收納的一大塊面積,實屬浪費.

如果能把牆根讓出來,還給牆面收納,讓沙發橫著放,那麼整個空間就能多出很多內容。

所以徐真真家的沙發牆,最後就被宜家收拾出來,讓給了他的限量版手辦們,還能再放一個開放衣帽間和摩托車儲物空間:

沙發則橫著放,跟沙發凳一起圍成一個圈,變成會客休息區域:

以橫著的沙發作為隔斷,後面又增加了一段辦公+更衣區域,不同功能區塊的疊加,產生了一種深遠感,整個房間瞬間就變大了許多。

上海的劉源家也是如此。

他家本來床是靠著一整面牆的,吃飯工作都得在床上進行:

宜家把沙發床靠著窗放,以這張沙發為界限,就多出兩塊功能:一整面牆的儲物空間,

以及一整面牆的工作+吃飯區域:

而且不僅僅是沙發,有時候隔斷本身也可以成為一個功能劃分。

比如上門說過的張天玥家,她家本來是沒有化妝間這個功能的。唯一的桌子既要做手工,又要用來化妝,還要堆積各種雜物。

化妝的時候,是要抱著化妝包伸長脖子才能看清楚的,非常累:

宜家後來幫她家做了功能區域的劃分,牆邊是手工藝工作區,可以放工具和雜物:

中間用一個鏤空衣櫃作為卧室和客廳的功能隔斷:

同時這個隔斷,還是個化妝桌:

化妝區域下面貼心的配了非常多的抽屜,用來收納各種化妝品:

屋主們紛紛感慨,宜家的改造,即遵循了自己原本的生活習慣,又超出了原本的期待,特別喜歡。

最後簡單粗暴總結一下,宜家上門改造的三條法則:

+增加牆面收納和地面收納空間

+使用深色牆漆

+優化空間的功能區域劃分

哦對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買到的網紅小鯊魚啊:

好像跟想像中不大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戶型裝修設計 的精彩文章:

這2套65㎡小戶型,我想要的家,其實就是這樣簡單!

TAG:小戶型裝修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