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時印度砂糖在中國熱銷,唐太宗轉變思路,讓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唐朝時印度砂糖在中國熱銷,唐太宗轉變思路,讓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唐朝時期,中國經濟貿易蓬勃發展,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打開了絲綢之路,與海外進行貿易往來,從而使得唐朝形成一個繁榮的景象,中國很多瓷器工藝品被送完海外,其他國家也是向中國輸送大量的優質物品,其中就包括印度的砂糖,因為印度地區位於熱帶雨林,產出大量的甘蔗,自然他們國家所製造的砂糖就是受到廣大中國人的歡迎,印度也是通過砂糖在中國得到了大量的財富。

這樣的一種砂糖也是傳入皇宮,被唐太宗品嘗到,被稱為石蜜一般的印度砂糖,口感非常甜美,使得唐太宗也是對其讚不絕口,從而將宮中的砂糖進口全部來自印度,但是日積月累的貿易,唐太宗也是想著可以自己研製這種砂糖,不僅可以滿足自己國家百姓的需求,還可以遠銷其他國家來牟取利潤,正是這樣的一個思路轉變。

在貞觀21年的時候,唐太宗命令手下的大臣,命他們前往印度進行造訪,希望學習印度的這一製糖技術,但是這一次前往卻意外遭到了印度國王內部的政變,由王玄策率領的大臣也是前往印度幫助他們解決內患,一來展現了唐朝的實力強大,二來還得到了製糖技術,使得唐朝順利掌握了這門非常有用的技術,回國之後的王玄策也是大規模教學,並且使得這項技術很好地和自己國家傳統的製糖技術結合起來,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正是當年唐太宗稍微轉變了一下思路,讓中國也是賺得盆滿缽滿,很快地在世界上打開了市場,不僅僅是唐朝時期得到了很多收入的來源,而且在明朝同樣也是掌握了航海技術,大批量對外進行輸送,這一切都是得益於唐朝時期的李世民的那一決策。

對此在唐朝留下的史書當中,也是有著很多的記載,不僅對技術的掌握,還是對貿易的往來,都是非常詳細的記載,正是這樣的一個記載,影響中國百姓數千年之久,這個想法的出現推動了中國產業的變革,從原來絲綢之路銷售瓷器轉變為自銷自產的土特產,正是這項技術的研發,才讓中國古代經濟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類似於這樣的一些產品也是很多,都是其他國家引進中國,被中國人發現,並且學習採納,最終成為中國經濟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不得不佩服古代帝王對於經濟操控的嚴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位黑幫老大,在人間消失匿跡,還是去世後的葬禮讓人們想起他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