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那些活得幸福的孩子,都有著這樣的父母

那些活得幸福的孩子,都有著這樣的父母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小樹媽媽

成長樹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後台輸入「授權」

最近刷微博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一段陳可辛拍攝的短片,在片中網球女王李娜本色出演自己,與過世的父親隔空對話。

平時對體育關注得不多,但看完短片卻禁不住鼻子一酸,對短片中呈現的父愛還有那種一個人熬過所有挫折,重新振作的過程,都特別感同身受。

短片中,8歲的李娜埋怨父親讓她打網球,而變得和其他女孩不一樣,也懷疑自己因此變得不好看。

父親告訴她:「做你自己,就會好看。」

圖片@視頻《李娜》

父親去世,李娜14歲。為了不影響她打比賽,父親要求身邊的人對她保密。

從那以後,李娜變得獨立堅強,還許下了「希望能打到職業的前十」的夢想。

在她心裡,父親一直都看著她。每一次受傷、動手術、流淚,她退出和復出,都有父親的鼓勵和肯定。

圖片@視頻《李娜》

退役四年,生子育兒,經營網校,即使生活再難,即使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但李娜堅信,父親一定在為她「努力走自己的路而不去做別人」而驕傲、自豪著。

圖片@視頻《李娜》

看完短片真的有很多感觸,一個孩子能否成為競技場上的冠軍,靠得是天賦是努力還有一點點運氣。

但一個孩子能否成為人生賽場的強者,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靠得則是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格局。

好的教育觀,能夠溫暖滋養孩子一生,並且永遠在孩子深處困境時,給他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告訴孩子:你其實可以不用那麼「乖」

關注李娜是在2013年。

她的一句「只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我不需要對球迷三叩九拜跟他們道歉……」,吸引了我的注意。

與大多中國球員不同,李娜的職業生涯別具個性。她我行我素,特立獨行,隨性自如。

圖片@視頻《李娜》

正因如此,一直以來,李娜是被嬌縱的。從球迷開始了解並喜歡她,她就是那個有血有肉、有稜有角的中國女子網球選手。

這種真實的自我個性表達,不知是不是源於她爸爸的鼓勵,但無疑,李娜敢愛敢恨的氣度,讓她成為網球界一大受人敬慕的標杆。

圖片@視頻《李娜》

「做你自己,就會好看」,可大多父母似乎並不希望孩子成為自己,他們甚至要求孩子最好不要說「不」。

圖片@視頻《李娜》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聽大人的話,不然會後悔。

有些家長常常搬出「乖小孩」的論調,苦口婆心開唱:

「你不聽話,就不是一個好孩子」

「你不真心悔改,我就不給你買好吃的,不帶你去好玩的地方」

……

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有些人變成了「濫好人」。

這樣的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就像之前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奇葩大會》的一段很火的視頻。

蔣方舟說自己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濫好人」,作為一個被人吐槽的「濫好人」,她都不記得這種人生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讀小學,有個同桌表面跟她好,背地裡總偷她東西,她知道後居然不敢告訴老師。

讀中學,有個男生常騷擾她,她想制止這種行為,可最後發現自己默默反抗多少次,都不如最後有人拽著他去老師辦公室揭發他的惡行有用;

遇到感情問題,也不敢當面跟人說清,以為這樣不會傷害別人,殊不知反而成了一個「人品差」的人,幾次落得個朋友都沒得做的下場。

對於蔣方舟,我們一直以為她本應活得快樂自信。

可她覺得這20多年,自己活得憋屈得要死,並且丑不堪言。

圖片來源:綜藝《奇葩大會》

原來,從一個偶爾會撒嬌、會生氣,有點小貪玩、小愛鬧的孩子,變成一個在萬眾矚目之下備受稱讚的乖小孩,其實也並不是都快樂。

這些孩子長大後,雖說擁有了討喜、體面的特質,可暗地裡,不過是變成一隻驚慌、痛苦、迷茫,獨自舔舐內心的傷口的大人罷了。

告訴孩子:你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好」

有一年澳網女單決賽,丟了賽點後,李娜用武漢話痛罵進場指導的姜山,這段夫妻拌嘴被央視直播。

後來,有記者在座談會上替姜山抱不平,李娜不僅毫無駁斥,反而幽默回應記者,大方承認自己一貫的暴脾氣。

李娜不隱藏自己,她倔強,拒絕虛偽,拒絕迎合……這種真實,圈粉數簡直爆表。

「做你自己,就會好看」,可我們似乎總希望孩子表現得比他們實際情況要好。

小時候,家裡來客人,父母會反覆叮囑不開心的我們:「你怎麼不爽,也給我裝好看點!」

這都是些平常的話,卻給了我們一種認知:在某些場合,你要表現得更好,靠裝就行。

父母的良苦用心不壞。

漸漸,我們學會了把一個喬裝打扮的「假我」拿給大家看。而那個真實的自己,反倒像灰姑娘一樣,躲在角落裡撿煤渣。

圖片來源:電視劇《虹色夏戀》

漸漸,我們變成了一個「偽裝者」。

偽裝的自我,可以騙人一時,卻不能矯飾長遠,最後吃虧的還是孩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在實現這個獨特價值時,他可能是笨拙的,可能是張牙舞爪的……

但如果放棄了去追尋自己獨特的價值,去建造一個偽裝的人設,那他最後一定會吃虧。

因為,真正欣賞你的人,欣賞的一定是你自信的樣子,而不是你虛偽的自我

告訴孩子:你其實可以不用那麼「怕」

平時,我問一些大學生:是什麼阻止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

我預想他們會說:沒能力啊、沒動力啊……但回答最多卻是:怕!

他們從小不被允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被鼓勵勇敢活出真正的自己。

圖片來源:電視劇《白色之春》

他們感嘆:我怎麼可能那樣,想想還是算了!

事實上,我們為什麼不能那樣呢?

是的,我好像始終知道自己要什麼。雖然有時我想要的未必是對我最好的,至少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傻。

我得感謝我媽,她在我小時候常說的話是:這事你怎麼想的?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那是你的選擇,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所以,她從不擔心我上幼兒園面對困難會無措彷徨,因為她相信我有自己的成長力;

她不擔心我初中去寄宿學校會不適應,因為她相信我有自己的生命力;

她不排斥我對港劇、瓊瑤的喜愛,因為她相信我有融入時代的自主力;

她不擔心我上大學會因為交友不慎誤入歧途,因為她相信我有自己的判斷力;

她唯一擔心:世界在變,自己一成不變的思想和經驗,會成為我發展的真正阻礙。

是啊,真應該謝謝她的這些 「不擔心」,才成全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

圖片來源:電視劇《對不起,謝謝你》

我在一次次碰壁後,才越來越知道自己的天命、使命和生命,知道如何學著舍離一些別人眼中寶貴的東西,做一些自己沒勇氣做的事,努力讓人生過得精彩。

電視劇里常念叨,愛她就給她幸福生活

我的理解是:明白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真實做一回自己。

真實做一回自己,有創造,有智慧,有心靈的滿足,有真正的信仰,這樣的生命,散放著個性的美,是從容的、優雅的,是幸福的,也才是好看的。

如果,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老擺出一副嚴肅臉,對孩子指手畫腳,各種打壓,而是讓孩子敢於說他們想說的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甚至陪他們做喜歡的事,譬如一起打球、打遊戲、追星,一起分享動畫片、談談心,甚至聊聊感情的小萌動……那麼,我們會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孩子是一顆什麼樣的種子。

看到這顆種子有什麼性格、愛好、興趣、特長、優勢,然後因材施教,加以鼓勵,讓這顆種子,長成他本來、真實的樣子。

圖片來源:電影《生日卡片》

有了這份真實,我們的孩子的生命力才會真正被激活、真正蓬勃起來。

他們的舉手投足間才不會有壓抑,才會綻放自己的光芒,把生活過得幸福而富有詩意。

祝福我們的孩子能成為真實的自己,因為,他們值得過這世間最好的生活。

〖親 愛 的 們,看 完 記 得 在 文 末 點 個 贊〗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即可收聽下方全部音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各位家長,不能再以各種名義給孩子配手機了!
韓國跟拍一組智商超高的孩子,發現他們的家庭竟驚人相似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