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眼看歷史:三國中,曹操和劉備究竟誰對漢室更忠心?

冷眼看歷史:三國中,曹操和劉備究竟誰對漢室更忠心?

原標題:冷眼看歷史:三國中,曹操和劉備究竟誰對漢室更忠心?


說起三國的歷史,主要就是魏、蜀、吳三方逐鹿天下的過程。也就是曹操、孫權、劉備,加上後來的司馬懿,這幾位男主角帶著各自的集團人馬,在中華大地上的廝殺兼并的歷史。


三國,是東漢末年,曹、劉、孫原來全部是漢家臣子。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曹操一直被後人罵為漢賊,其奸臣形象深入人心。而劉備,則是被描寫成一心要匡扶漢室的忠臣君子。


但如果我們丟掉有色眼鏡,三國大BOSS中,最忠於漢室的真的就是劉備嗎?曹操真的是最奸詐的嗎?因為孫權和司馬懿肯定不是漢室忠臣,這點估計大家都沒有異議。所以,本文只討論曹操和劉備兩個人。



在曹、劉、孫三人中,雖然曹操名聲最差,但他卻是三人中唯一沒有稱帝的。我們姑且不論曹操為什麼自己不做皇帝,但至少在形式上,曹操一生都沒有背叛漢朝而取代之。

董卓專權的時候,曹操逃亡到關東,發起反董聯盟。雖然他是發起人,但卻把盟主之位推舉給了袁紹。這表明曹操一心想匡扶漢室,而不計較個人名利。



當袁紹提出重新擁立一位新皇帝時,曹操極力反對,並帶著自己的人馬想去營救皇帝,最終全軍覆沒。與其他諸侯軍閥相比較,曹操對漢帝的忠心,必在眾人之上。


在李傕、郭汜之亂後,漢獻帝在張奉、董承的保護下一路逃亡,狼狽不堪,經常飯都沒得吃,許多跟隨天子的大臣都活活餓死了。這時,許多諸侯都認為漢室氣數已盡。而曹操力排眾議,不顧手下人的反對,把漢獻帝接了回來,依舊尊為皇帝。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世人詬病曹操最大的地方。但是,在當時的情形下,如果曹操不去奉迎漢天子,說不定漢獻帝早就完了。即使是當時實力最雄厚的軍閥袁紹,雖然有謀士建議奉迎漢獻帝,但袁紹也是權衡利弊後沒有行動。可見,迎接天子,在當時並不是大家覺得有利可圖的事情。


曹操一生雖然有對漢獻帝不敬的地方,但他始終把自己作為漢室的臣子,而且還把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如果沒有曹操,漢朝的江山估計早就更換顏色了。



再來看一下劉備,他扛著漢室宗親的大牌子到處顯擺,到底是不是正宗的也沒人說得清。劉備小時候在樹下玩耍的時候就說:如果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可見,劉備小時候就有當皇帝的志向。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這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大逆不道的言論。


在漢獻帝被迫禪位之後,劉備和諸葛亮睜著眼睛說瞎話,大造輿論,說漢獻帝已死,然後劉備自己順理成章地登上皇帝寶座了。退一步講,即使漢獻帝真的死了,劉備也應該尋找並擁立漢獻帝的兒子,或者侄子登基稱帝,那才是真的匡扶漢室。


歷史上叔叔繼承侄子皇位的,比較少,而且除了劉備之外全部是用武力實現的。長輩繼承晚輩的皇位,這從情理上就說不通,也只有虛偽的劉備玩這欺世盜名的手法了。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三國中真正最忠於漢室的,其實是一直被我們罵著漢賊的曹操。劉備,只是一個偽君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古漫談 的精彩文章:

大清朝最幸運的貪官,和慈禧、洋人、袁世凱關係都很好!

TAG:今古漫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