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多反思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多反思這三個方面的原因!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一個人,做好這三件事,則斷無不成之事,無往不利!

人生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曾經的90後也都快奔三了,真是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啊!昨天我們還在「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無憂無慮,又愛裝成熟,於是不愁也勉強說愁;但如今我們已步入社會十數載,「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心中的苦悶只能獨自承擔,於是只好發出「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感慨!

以上引用的詩詞名句都出自於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代表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它寫成了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兩種人生心態,特別是「欲說還休」道出了眾多將近中年或已經中年的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孔子說:「三十而立」,這「立」分為三個方面,立家、立德、立業,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到中年,卻一事無成,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琢磨君認為:人到中年,若一事無成,則要多反思這三個方面的原因!與之相反,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做好這三件事,則斷無不成之事,無往不利!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是不是如此!

第一: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因為無志

很多中年人一事無成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明確的志向,或者沒有拼搏向上的鬥志,喜歡得過且過。網上有段很經典總結: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30歲的無奈,導致了40歲的無為。40歲的無為,奠定了50歲的失敗。50歲的失敗,釀造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為。這段話很殘酷、很現實,但是它也道出了失敗人生的主要原因——年輕時候的貪玩,玩物喪志,沒有明確的志向。

曾國藩說:「只要人肯立志,任何事都能做得到」,他自己也是從30歲開始立志做聖人,最後他真正做到了,不僅自己官至極品,被後世尊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比肩聖人孔子和王陽明;而且他的子孫後代也受其影響,曾氏後人中無一敗家子,代代人才輩出,福運綿綿。所以,曾國藩認為:一個人,若能敢於立志、堅定志向,則斷無不成之事,無往不利!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就應該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明確的志向、遠大的報復。志向就像人生的啟明星,它會指引我們前進,讓我們克服一個一個困難而不拋棄不放棄,繼而方得始終。孔子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所以說,你志向遠大,才能得到稍微低於夢想的成功;如果你志向低俗或者沒有理想,則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自然是一事無成。琢磨君勸告那些年輕朋友們,或者已經步入中年而一事無成的朋友們,要儘早立志,有目標才有動力,才有所成!

第二: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因為無識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因經過始知難;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很多人在年輕時候不認真讀書,簡單地理解了讀書和命運及事業的關係,浮躁地認為不用好好讀書也可以賺大錢、干一番大事業,但是你去看看現如今成功的企業家,哪一個不是名牌大學畢業的?

讀書不一定完全能改變命運,但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讀書學習改變命運,因為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人做事更加事半功倍,明曉事理,通情達理,繼而為人處世合乎情理,又不會偏離天道、人道,繼而終有所成。現如今,許多中年人,一事無成的時候,不由得發出「年輕時候沒有好好讀書」、「吃了讀書少的虧「等等感慨。

「識」不僅僅是指知識,還有更深層的見識、視野、判斷力等意思。曾國藩對「識」的解釋是:「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意思就是說:對未發生的事情有準確判斷,事情剛開始能夠預料到最終結局,能在固定不變的事情中找到隨機應變的規律,這就是一個人遠慮而頗有見識的表現。

所以說,「識」還是一種天生加後天鍛煉而來的卓越能力,但這一切的前提都離不開我們的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曾國藩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由此也看出,他認為:一個人,要想有所成,能夠無往不利,「識」是必不可少的!

人到中年,一事無成,要多反思自己在「識」方面下的功夫夠不夠:自己是不是年輕時候荒廢了學業?自己是不是沒有養成經常總結的習慣?自己的視野是不是很狹隘?自己見過的市面是不是太小了?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琢磨君同樣認為,哪怕我們人到中年再開始學習也不晚,人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琢磨君曾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則新聞:一個老人從目不識丁變作家,60多歲識字,70多歲出書,由此可見,只要你敢於努力學習知識,什麼時候都不晚!

第三: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因為無恆

要說志向是成功的啟明星,「識」是成功的翅膀,那麼「恆」則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古往今來,有志又有識的才人很多,但是能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人很少,所以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越王勾踐因為有恆,則能忍辱負重,卧薪嘗膽,最終三千越甲滅了仇敵吳國;愚公移山,好似痴人說夢,很傻很天真,但因為有恆,子子孫孫接力,終是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

曾國藩說:「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所以我們要想人生有所作為,首先要吃得苦中苦,做到「有恆」,才能做第一等人!我們若人到中年,一事無成,要多反思自己是否經常容易放棄,是不是做事不能善始善終。中年人可能積累了不少人生經歷,但若只是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從沒有靜下心來全身心做好一件事,則很難有所成就。

一個人,在一個行業或領域深耕5到10年,必定有所成,最怕就是那種「一日暴十日寒」、「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行為,因為這是成功的大忌!正如曾國藩所說:「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綜上所述,琢磨君認為:人到中年,若一事無成,該多反思這三個方面的原因——無志、無識、無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與之相呼應,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曾國藩也認為:一個人,只有做好這三件事——有志、有識、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無往不利!

朋友們,看完本文,您是做何感想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持續觀看更多經典國學謀略(菜根譚、鬼谷子、曾國藩、左宗棠等),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人物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人生,不要做這三件蠢事,容易招致禍患!
人生處於逆境時,讀懂曾國藩的這四句箴言,柳暗花明又一村!

TAG:小人物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