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機械錶走時誤差詳解

機械錶走時誤差詳解

朋友們大家好,很多朋友對機械錶的誤差不是很了解,其中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認為一塊好表應該是完全精準並且沒有誤差的,其實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機械錶走時精度會受很多比如佩戴方式、溫度、磁場、地心引力等等因素影響、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機械錶的走時誤差。

如果一隻十六世紀的表,一天大約誤差六十分鐘左右,這並不奇怪,因當時的針只有一支時針。

若是十七、十八世紀的表大約誤差三十分鐘左右,也算是正常。從十九世紀開始,有一些名匠所作的好表一天誤差就可達到十秒內,但通用表一天五分鐘內就算不錯了。

自1850年後,一級好表誤差十秒內都沒問題。一般表一天誤差是二、三分鐘也算是很正常。因年代遠,發條彈力疲乏,零件磨損,在不更換零件的情況下,一點小誤差是難免的。

而在當下,瑞士機械錶允許的誤差範圍為±30秒/日,經過天文台認證的機芯平均誤差範圍在-4秒/天到+6秒/天之間,具體的誤差根據手錶所使用的機芯而定,並非按照價格越高誤差越小的原則,常見機械錶機芯的精度官方誤差值:日本SEIKO 6R15機芯:日差+25到-15秒,瑞士ETA機芯:日差+20到-15秒,天文台認證(C.O.S.C.):日差+6到-4秒。

首先,手錶的精準度根據手錶的機芯類型不同而有所差異。石英錶就是以石英振動器取代機械錶中的擺輪,利用其正確的高速振蕩來計時的,一般而言 石英錶的精確度較高,瑞士標準是月誤差在 15 秒之內,有些精準的機芯更是可以達到年誤差幾秒之內。

其次,機械錶依靠內部的機械裝置來控制手錶的均勻準確地走時,這些機械裝置是會受到地心引力,環境溫度等影響引起誤差,一般機械錶的誤差是按天來計算的,根據機芯的型號和製造品質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每天誤差 30 秒以內的都屬於正常範圍。一些較高精準度的機芯,如天文台系列可以達到 10 秒左右。

機械手錶的走時精度,可以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中,影響機械手錶精度的最大因素,就是擺輪的擺幅。擺幅主要受發條力矩的大小(弦的松和滿)和位置的變化影響,在不同的擺幅下,手錶就有不同的瞬時日差,也就是說它的精度始終是在動態變化中的。

機械手錶誤差主要源於等時誤差和位置誤差,實際上誤差和擺輪的擺幅大小有很大關係。我也看見過一些很細心的人,對自己的手錶做過觀察和實驗,還把每天的走時誤差都做了記錄,有些人對機械手錶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其實,一隻手錶一天有10秒內的誤差那已經是相當準確了,但是還有人認為不夠精確。

但是事實上,每個腕錶的測試誤差都是在實驗室環境中檢測的,和現實的佩戴情況差別很大。

最後,要想讓自己的手錶走時準確,就一定要把發條盡量上滿,這個對於自動手錶更為重要。因為自動手錶的發條旋緊的程度和你的佩帶的時間和佩帶的運動有直接關係,前提是必須保證有一個足夠的運動量。

感謝您的觀看,用最少的代價享受最高版本手錶

更多腕錶咨訊,腕錶內幕,請留意微信公眾號:《韓韓說表》

專註於時尚復刻腕錶的知識探討與研究,一個接地氣的鐘錶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手腕上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對比正品:KOR卡地亞新款山度士WSSA0009手錶
旋入式錶冠與普通錶冠區別在哪裡

TAG:手腕上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