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創投周伊:一年看千份BP,我的VC生涯就是靠「熬」

深創投周伊:一年看千份BP,我的VC生涯就是靠「熬」

作者 | 劉全

來源 | 投資界

1980年出生,直到32歲那年擔任投資經理才涉足VC,周伊身上帶著中國本土創投人的深刻烙印,樸實和苦幹。回顧過去6年投資生涯,他淡淡地用了三個字總結:全靠熬。

他是創投圈的一個「勞模」:每天休息不到6小時,一年看BP超1000份。

他在別人眼中是「大器晚成」:1980年出生,直到32歲那年擔任投資經理才涉足VC,身上帶著中國本土創投人的深刻烙印,樸實和苦幹。

他是中國創投圈「巨無霸」——深創投集團健康產業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周伊。總結過去6年投資生涯,他思考許久才淡淡地吐出三個字:全靠熬。

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更加勤奮

算起來,我的投資生涯並不算長。

2011年6月,我從北京大學藥物化學專業博士畢業,南下深圳。這當中有一段插曲:在讀博之前,我曾在上海一家CRO公司從事研發工作,促使我去讀博的念頭很純粹,當時我月薪6000多,公司的博士月薪一萬二。2008年,我決心辭職去北京大學念博士。

畢業到了深圳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券商擔任行業研究員,月薪6000多。努力了3年,工資又重新回到了原點,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還是挺有壓力的。半年之後,看到深創投在招聘,於是投了簡歷。

2012年初,我順利加入了深創投,擔任投資經理。那時我已經32歲了,在股權投資上卻是一個「小白」,在人才濟濟的深創投中壓力可想而知。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得更加勤奮,向其他同事學習,追上別人。

在我的電腦里,有一個文件夾是用來保存看過的BP。可以看到,2012年裡面有35份BP,2013年90份,2014年破百達到146份,2015年269份,2016年487份,2017年激增到914份。今年前11個月,看過的BP數量已超過了1000份。

這些數字,也算記錄了我過去6年的成長曆程,如今回想感慨不已。

印象最深刻的一筆投資:堅信專業判斷能力

在深創投,我的投資方向專註在醫療健康行業,這是我的專業領域。

這幾年,我參與投資的項目覆蓋了初創期到成熟期各個階段,包括了邁瑞醫療、華大基因、正海生物、中山康方、榮昌製藥、普門科技、澤璟生物、錦瑞生物、亞輝龍、麥科田等項目,範圍涉及了創新化學葯、生物製藥、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基因測序等多個細分行業。

而回顧這些案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投資中山康方。

2015年7月,我挖掘了中山康方這個項目,深創投對其增資6000萬元。那個時候,這家公司的產品都還沒有申報臨床,但我相信自己的專業判斷能力。

投完後的第4個月,中山康方與全球知名葯企默沙東達成合作,其把臨床前的一個產品授權給默沙東開發,默沙東按里程碑支付中山康方兩億美元。需要說明的是,國內類似這樣的交易還是很少的,而發生在一個初創型企業身上,更是少之又少了。

目前,中山康方發展勢頭不錯,在研的產品有29個,其中已有8個在臨床試驗階段,2個申報IND在評審中,4個產品入選國家重大新葯創製科技重大專項。

做VC你就得「熬」

如今,在「深創投大講堂」我也會給年輕的投資經理作培訓。在我看來,一個優秀的投資經理應該具備六項素質:

第一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包括行業、技術、商業、法律、財務、IPO知識等;第二要有優秀的分析、判斷能力,獨立的投資邏輯與策略;第三要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談判能力;第四要有廣泛的人脈資源和良好的口碑;第五要有敢於承擔的勇氣和信心;第六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我自己也還在提升這六項素質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而談到評價一個投資人是否合格,我的標準很簡單:投到好項目,幫到好企業,獲得好收益。當然,這個收益不光是為LP賺到錢,還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創造社會價值。

做VC這些年,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熬。道理大家都懂,但能堅持下來不容易。一個項目從投資到退出,至少需要4-5年的時間,你就是得熬。創投圈是很現實的,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會認同你的投資能力,只有當你投的項目一個個跑出來,人家才會對你刮目相看。

當然,投資也有迷人的地方。投資的迷人之處,就是作為一個投資人親眼看到自己投資的企業成長,由小變大。

回想一下,當你投資一個項目時,肯定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甚至會動搖你的信心。但是,當這家你投資的企業慢慢克服各種困難,一步一步發展壯大,最終驗證了你當年的投資邏輯和判斷,也證明了你給LP帶來回報的時候,這個過程最迷人的,也就是我說的「熬」的過程。

有不少人說,VC是一門可以干到70歲的生意。對我而言,VC是一份令人興奮的事業,作為投資界晚輩的我來說,暫時還沒想過退休。

畢竟,做VC可以每天都看不同的項目,接觸不同的人,通過投資能幫助企業家實現創業夢想,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投出好項目還能給LP賺錢,自己也能得到提升。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事兒,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如果一定要問我什麼時候考慮退休,我想,也許當有一天我身體扛不住頻繁出差、沒法去看項目的時候,我就會考慮退休了。

編輯 | 康塔

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鉛筆道原創,不對文中觀點和真實性負責,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鉛筆道 的精彩文章:

《毒液》來了 資本之手讓好萊塢風水輪流轉
中國VC往事:巨頭誕生的年代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