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英法的表現為何如此丟人?他們被「紳士戰爭」坑慘了

二戰英法的表現為何如此丟人?他們被「紳士戰爭」坑慘了

原標題:二戰英法的表現為何如此丟人?他們被「紳士戰爭」坑慘了


20世紀30年代末期,英國和法國還在為構建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霸權體系而各懷鬼胎,但在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兩大霸主級強國的表現卻令人無語。法國倉促投降,英軍更是敗少勝多,將星凋敝,他們的低迷表現反而更多地成了如今不少人的笑料。其實,這種情況出現並非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從一個細節就能看出個大概。


根據德國王牌狙擊手約瑟夫·賽普·艾勒伯格回憶,1942年,他隨部隊同蘇軍作戰時,一天夜裡,有個急於表現自己的年輕戰友說要單獨出去「打獵」。所謂「打獵」,就是摸到蘇軍部隊附近放冷槍,多多少少給對方製造點麻煩。然而,這名戰友再也沒有歸隊。直到數天後,艾勒伯格的部隊找到了那個年輕狙擊手的屍體,場面慘不忍睹:整個人被揍得沒有一寸完好的皮膚,身體發紫腫脹得可怕,他的睾丸還被割下,塞進了自己的嘴裡。


二戰中的狙擊手是十分拉仇恨的,主要因為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狙擊手破壞了戰場的「和諧」。有趣的是,德軍狙擊手素質很高,但最恨狙擊手的恰恰又是德軍軍官。二戰進行到最激烈時,軍官們常常成為狙擊手重點照顧的對象,為了保命,大多數國家的軍官們都被迫脫掉軍官制服藏起勳章,偽裝普通士兵的樣子。榮譽感很強的德軍軍官們對此尤為痛恨,他們咬牙切齒地聲稱:「寧可戴著勳章被打死,也不想化裝成小丑。」即便是極少虐待戰俘的英軍,也有在戰鬥結束後虐殺敵軍狙擊手的事例。



狙擊手遭遇如此之慘充分暴露出一個問題:即便是到了二戰,歐洲歷史上十分推崇的「紳士戰爭」的影響並沒有徹底消退;歐洲人推崇「人性先行」,人性是最崇高的追求,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準則,躲在暗處放冷槍的行為顯然是很難令人接受的。那麼,「紳士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早在17世紀那會兒,歐洲各國軍隊裝備最普遍的燧發槍大多沒有膛線,射擊精度很低。為了提升命中率和殺傷度,歐洲軍隊漸漸形成了將士兵排成直線向對方釋放排槍的戰術,這種戰術通常被稱為「線性戰術」。即便如此,受限於技術水平,即便是一名訓練有素的士兵,在一輪子彈打完後,至少也需要約20秒左右的填彈時間。線性戰術是當時歐洲各國交戰時戰術的一大基礎,後來又有許多規定,如將10人組成一個橫隊以方便陣型的靈活變動等。為了讓戰術發揮最大的殺傷力,兩軍之間的距離一般在15~30米以內。戰場簡直就像是兩伙人面對面搞槍決,雖說燧發槍的命中率不高,但這樣作戰也是相當需要勇氣的。



進入18世紀以後,線性戰術愈發完善,基於道德準則,戰場上又出現了許多千奇百怪的不成文規定。比如在兩軍交戰時,一般情況下,強勢的一方總會讓弱勢的一方先開槍。久而久之,誰後開槍不但成了一國展示紳士風度的方式,更成了炫耀實力的手段。早在17世紀爆發的「三十年戰爭」中就出現了這樣荒唐的一幕:英法兩軍在列陣完畢後,英軍突然放下槍大喊:「法國的紳士們,請你們先開槍!」法軍指揮官拉巴杜耶男爵則當即回應:「還是請英國的紳士們先開槍吧,我們法國人會屹立在這裡!」雙方推來推去,甚至到了懇請對方先開槍的地步,導致戰鬥足足推遲半小時有餘。最終,法國人實在是盛情難卻先開了槍,英國首輪就損失了超過500名士兵。



在當時,指揮官往往會與士兵一同出現在最前線,但軍官與士兵有著明顯的區別:軍官身穿軍官制服,佩戴指揮用的佩劍或是長矛,騎馬,而「紳士戰爭」規定,無論戰場上出現什麼狀況,指揮官都不應當成為被攻擊的目標。更奇葩的是,當時作戰時,軍隊中往往會帶著軍樂隊,通常每個連隊會配備3名鼓手或是笛手。別看軍樂隊出現在戰場上充滿違和感,它們發揮的作用卻很大,樂手們可以通過奏樂節奏的變化向士兵傳達作戰指令,有時,高昂振奮的旋律又能鼓舞士氣。當然,交戰雙方也會盡量避免向軍樂手射擊,這種行為在當時被認為是「極度卑鄙」的。

雖然「紳士戰爭」看上去奇葩情況層出不窮,但戰爭畢竟是殘酷的,總會帶來死亡和傷痛。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由於武器裝備的限制,交戰雙方隔得越近,武器發揮的威力越大。因此,交戰雙方在作戰的過程中經常會越打越近,甚至到最後都能「看清對方臉上的雀斑」。對士兵來說,在這麼近的距離硬生生地吃對方的子彈,這樣作戰是需要巨大勇氣的。因此,當時歐洲各國訓練軍隊時,如何提升士兵勇氣是一個重點。就拿最注重隊形的英軍來說,為了讓士兵不怯陣,軍官們甚至會打罵士兵。到了最後,英軍士兵在戰場上猶如沒有靈魂的戰爭機器,當前排的戰友倒下後,他們會立刻衝上去補齊隊形。「一將成名萬骨枯」,這句話看來一點都不假。



不過,正是因為太過追求陣型,「紳士戰爭」的戰場上也鬧過很多笑話。比如在著名的瓦爾密戰役中,交戰的法軍和普奧聯軍用大炮對轟。每輪轟擊過後,雙方的陣型都會被打亂,因此,在長達10天的交戰中,雙方几乎沒有組織起像模像樣的戰鬥;即便是一方發動衝鋒,對方稍微給點阻力,這輪衝鋒基本上就宣告結束了。最終,雙方十餘萬大軍打來打去,死傷加起來不超過500人,法國人還把這場戰役稱為「瓦爾密大捷」。無獨有偶,被描述為極度慘烈、打得昏天黑地的萊比錫戰役中,法軍和反法聯盟共投入兵力超過50萬,死傷相加也只有約9萬人。


當然了,也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迷信線性戰術,比如俄國。俄國著名將領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就堅信:「刺刀遠勝子彈。」俄軍還別出心裁地發明了「三百碼刺刀衝鋒戰術」,基於當時燧發槍裝彈慢、精度低的特點,這種戰術殺傷力還是相當大的。


「紳士戰爭」在歐洲歷史上的影響最少持續了2個世紀,直到一戰中仍有餘威。1914年12月25日聖誕節時,正在交戰的英德兩軍官兵不顧高層命令,自發停火併走出戰壕,組織足球賽,交換禮物,相互致以節日問候;有「紅男爵」之稱的德國王牌飛行員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還在戰鬥前從空中拋花圈,用以悼念被他擊落的敵人。然而到了二戰時,情況急轉直下:當民族和國家的仇恨摻入到戰場上時,人們便紛紛丟棄了紳士風度,虐殺戰俘的行為更是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尚未從一戰中完全恢復過來的英法等國根本來不及適應二戰,作出如此荒唐的表現,其實也並不是完全無法理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文笑譚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狠心連殺李淵十個孫子,後者怒下毒咒,誰想竟一語成讖

TAG:奇文笑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