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很多讀者非常喜愛的作品。筆者少時讀水滸,也是手不離書、如痴如醉,但小時候讀,看的是熱鬧、記得是人名。現在反過頭再讀,卻別是一番風味,就像今天悟出的這個道理: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說到魯達、李忠,魯智深是水泊梁山上頂天立地的好漢,不僅為了兄弟兩肋插刀,還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可以說是水滸中俠義精神的集大成者;李忠則不然,空有「打虎將」名號,在梁山卻是活脫脫的小人物,還有很多「瑕疵」。對比二人名號,花和尚是個大俠,打虎將卻是陪襯,真是有點諷刺。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說起這李忠,如果沒有記錯,在《水滸傳》中,出場僅次於史進、朱武、陳達、楊春、魯智深,不可謂不早,而且相比朱武、陳達、楊春等平面化人物,李忠也是被塑造了性格的人物,按說也應該是個主角,但最後上了梁山卻排在了86位,充任步軍將校,地位、出場率不如同樣為青州三山之主的孔明、孔亮,更別提魯達、楊志、武鬆了。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為何李忠會走「下坡路」,全因人設問題。一是在渭州,魯達、史進喚他吃酒去,李忠想賣完膏藥再去,被魯達說了句「誰奈煩等你」;二是魯達給金老漢錢,史進給了十兩,李忠只給了二兩,被魯達罵道「不爽利的人」,並把銀子丟還李忠,注意是「丟」。由此,李忠人設全面崩塌,成了典型的小眼皮、小人物,後來魯智深上桃花山,也是嫌棄李忠「作事慳吝」,不辭而別。由此,李忠被逐步矮化,獨松關周通戰死,李忠逃回,也被後世解讀為丟下兄弟逃命。最後在昱嶺關被亂箭射死,更是「落地竟無聲」。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所以,在水滸中,李忠就像一面鏡子,是用以襯托其他英雄的,但讀完細想,李忠才是最真實的。

我們人人誇魯達行事豪爽,可有幾個人有魯達的本事、出身、身份、人脈關係,只是看看過癮罷了。就像看說唐的秦叔寶,天下有本事的人和他都有關係,可以羨慕,但絕不現實。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反而李忠,才是真實的小人物寫照,那種掙扎生存的小人物。就像渭州賣膏藥被魯達呵斥後,說的那句「小人的衣飯,無計奈何」一樣,魯達作為軍官,是吃皇糧的,史進是闊少,而李忠一個賣藝的,卻是一天沒收入,就可能吃不了飯,一句小人的衣飯,道出的更是小人物的無奈,這才是真實的生活。

再讀水滸:無事人人羨魯達,遇事方知是李忠

所以,我們人人羨慕豪俠,豪俠卻只有個別人。更多的是像李忠這樣,夾縫中艱難生存。一句話:「少讀水滸喜魯達,年長方知李忠苦」,魯達只在文學作品中,李忠卻一直在我們身邊。

(九幽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陽九幽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異類家族,祖孫3人霍亂三個朝代
秦末漢初突然蒸發的神秘將軍,網友:難道是易小川?

TAG:平陽九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