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不跟這種人講道理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不跟這種人講道理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國館


來源:國館文化

(ID: guoguanwenhua)


只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逼論短長。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素年錦時朗讀音頻



01


小外甥寒寒,上小學一年級那會,有一回臉上被同學抓出五道血痕,回家見到媽媽,眼淚就像噴泉一樣,止不住往外流,哭得天昏地暗。

他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被欺負的原因,說來令人好笑。



他帶了一本《黑貓警長》的連環畫去學校。


同桌見了封面標題,大聲念了出來:「哇!黑貓警長(cháng)!」把警長的長,念成了長短的長。


寒寒糾正說:「這個字念zhǎng。」 


同桌不信,一臉不屑:「課本上都說這個字念cháng。」


一年級,只學了長短的長一種讀法,他不知道多音字,也屬正常。


寒寒呢,急著給他擺事實、講道理,查字典拿證據給他看,但同桌就是不聽不信,車軲轆話來回說:「就是念cháng!就是念cháng!」


寒寒忍受不了,罵了一句:「太蠢了!」


同桌聽完,暴跳如雷,揮出滿是黑泥的指甲,在寒寒臉上留下了五道血痕。


寒寒媽了解完事情前因後果,對他說:「你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為什麼罵同學傻呢?


寒寒撅起小嘴,反駁說:「我沒錯!他本來就傻嘛!」


寒寒媽說:「你和一個傻瓜認真講道理,你是不是比他還傻呢?」


寒寒只是個小孩子,他不成熟、愛較真,這還情有可原;如果一個成年人,還像寒寒這樣愛較真,喜歡把精力浪費在和傻瓜進行無聊的爭執上,就顯得荒謬可笑了。


愛和傻瓜爭執,還非要爭出個輸贏高下,這樣的心態,就非常不成熟。





02




  • 不要和那些絕對自我為中心的傻瓜講道理。



有些人常常自居高人一等的位置,把那些和我們抱有不同意見的人,一律瞧不上,內心的輕蔑之情,溢於言表。


但實際上,別人只是思考方式、價值觀、審美觀,與你不同。

同事阿巍,喜歡看王小波和馮唐的書,最喜歡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而另一位同事鬆鬆,最喜歡的當代作家,是劉震雲,對於劉震雲小說中展現的思想深度,一直也是讚不絕口。


有一天開會的時候,阿巍宣稱:「王小波是中國當代最好的作家,馮唐排第二,其他人嘛,都入不了我的法眼。」


鬆鬆眉頭一皺,馬上提出異議:「我覺得劉震雲也還不錯。」


阿巍語帶譏諷:「劉震雲水平真不咋地,喜歡劉震雲的,這品位也太差了。」結果兩個人為這事大吵起來。


爭完還不算,一個覺得對方品位差,一個覺得對方太自我中心、太強勢,互相看不順眼,有半個月時間不搭理對方,把關係搞得很僵。


俗話說:「武無第二,文無第一。」


文學藝術這事,本來也沒有啥統一標準。


寫得更好,哪位作家更偉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講不清道理。


作家松浦彌太郎說:「不要否定那些和你價值觀不同的人。」


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不同,三觀、審美當然也會不同,強行把自己的觀念,視為宇宙普適的真理,把不認同的人都當成傻逼,甚至和別人爭個天翻地覆,不僅爭不出個輸贏,反而徒增煩惱、傷了和氣。





03




  • 不要和推卸責任、太好面子的傻瓜講道理。



和傻瓜講道理,傻瓜和你胡攪蠻纏、咬死不認賬,其中一種原因,無非是他好面子、想推卸責任。


一位知乎網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開車外出,路遇一輛拉黑活的電動三輪車。


三輪車起先是停在路邊攬客,等客人上車後,直接打轉向燈,整個橫在了馬路中間。


這位網友的車,離電動三輪只有5米,他趕緊剎車,還嚇出一身冷汗。要不是這車速慢,恐怕早就撞上三輪車了,要釀成一樁慘案。


開三輪車的,是一位老大爺。網友上前好心提醒:「大爺,您看一下後面再掉頭啊,不然要是後面的車來不及剎車,出了事兒算誰的?」 


老大爺一臉不服:「我打了轉向燈啊!」


那位網友還是輕聲細語地講道理:「您這樣不看後面,直接掉頭太危險了。」


老大爺滿臉敵意,扯開嗓門大喊:「我打轉向燈了,你看不見嗎?」


網友一臉無奈:「但是萬一剎車來不及,就出事兒了!」


老大爺一副要干仗的架勢,嗓門更大了:「我都打轉向燈了,你沒長眼睛嗎?」


……


老大爺不想好好講道理,不過是怕講了道理,可能要理虧,一理虧就要在大街上向對方賠禮道歉,覺得丟了面子,恐怕還要承擔責任。


所以一味胡攪蠻纏;這位上前講道理的網友,當然只能碰一鼻子灰。


有句話說得好:


不要試圖和一個傻瓜講道理,因為他會把你拉到一個水平線,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來打敗你

。」


對於老大爺那種人,真沒必要和他爭執、講道理,下一次沒剎住的汽車,會教他怎麼做人,哦,不對,是教他做鬼。





04




  • 不要和見識太少、還自以為是的傻瓜講道理。



台灣大學的曾仕強教授,講過一個關於「三季人」的故事。 


春秋時代,孔子的學生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衛生。這個時候,有人來到門口,問子貢:「您是孔夫子的學生嗎?」


子貢說:「你想向夫子請教什麼問題呢?」


來人說:「我想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


子貢笑了,拍拍胸脯說:「這問題我也會啊。」


「那麼我問你,一年到底有幾個季節?」


「當然是四季啊。」


來人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兩人爭執不下,爭到中午都沒有爭論出結果,越爭還火氣越大。


剛好孔子在內院聽到了爭吵聲,走了出來。子貢講明情況,想讓孔子做評判。


孔子仔細打量了一下來人,回答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聽了,心滿意足,大笑而去。


子貢一臉迷惑,問老師:「這與您平常教的不一樣啊,您為什麼非要說只有三季?」


孔子說:「剛才那人,一身綠衣,是田間的蚱蜢幻化成的人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里,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可能比人和狗之間的都大。


很多人見識水平低,還不虛心學習,擺出一副老子說得一定沒錯的姿態來,這樣的人,沒必要和他瞎爭論。


浪費自己的時間和口才,還壞了心情,得不償失。





05




  • 成熟的人,只與同好論長短。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中,有一句名言:「只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逼論短長。」這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也是一個人睿智的體現。


最關鍵的是,和傻逼論短長,爭來爭去,除了惹了一身騷氣,毫無意義;和同好爭高下,才能共同促進成長、共同進步。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早年在美國師從著名空氣動力學專家馮·卡門。


兩個人都是天分很高的人物,性格也都很要強,常常為了學術上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


有一次,錢學森將一篇論文,拿給導師馮·卡門看。


馮·卡門仔細看完,非常不同意錢學森在論文中的結論。 


錢學森一聽導師這麼說,堅決不肯不服輸,立刻就和他爭了起來,越爭火藥味越濃。


最後氣得導師把論文往地上一扔,然後摔門而去。


到了第二天,馮·卡門再次見到錢學森,走上前去,向他深深鞠了一躬,道歉說道:「我昨天一夜未睡,想了想,你是對的。」


一場爭論,高下已判,爭論出了水平,爭論出了風度,也爭論出了真理。



曾經聽人總結過一個「

爭論三定律

」:


1.

不要和把自己的價值觀、審美觀當普世真理的人去爭論。


哪個女明星更漂亮,哪部電影更好看,哪道菜更好吃,這些問題,無關真理,只關乎個人喜好,你爭也爭不清楚;如果有人太自我中心,把自己的觀點當絕對真理,這樣的人,沒必要和他爭論。


2.

不要和存心不講道理的人去爭論。


為了面子也好,為了推卸責任也好,這樣的傻瓜,他不會跟你講道理。


3.

不要和水平太次的人爭論。


沒見著有科學家吃飽了撐著,和那些一拍腦袋,覺得自己推翻了相對論的「民科」們舌戰個三百回合;和水平太次的人爭論,只能拉低自己的檔次。





06


哈佛大學著名學者羅爾斯,以研究「公正」而在學界聞名。



有一回,他在課堂上講授他的理論,忽然有一個學生舉手提問:「老師,你講得很好,我都能接受。可是,如果這套理論遇到了希特勒,那該怎麼辦呢?」


這問題一下子難住了羅爾斯,讓他陷入了苦苦的沉思。


課堂上頓時也變得鴉雀無聲,等待著羅爾斯給出答案。


十分鐘後,羅爾斯抬起頭來,嚴肅地給出了一個答案:「我們只有殺了他,才能討論建設公正的問題。」


可惜現實生活中,對於那些不會好好講道理的傻瓜,礙於法律和道德,我們不可能真的把他大卸八塊。


於是乎,提升對傻瓜的容忍度,保持和傻瓜之間的距離,就是一門必修的功夫。


民國大師劉半農,提倡「作揖主義」。


所謂作揖主義,就是管他人家什麼觀點,哪怕傻瓜到極致,若來拜訪,一律打個哈哈:「老先生的話,很對很對。領教了,再會罷。」


劉半農說:「如此東也一個揖,西也一個揖……我仍舊做我的:要辦事,還是辦我的事;要有主張,還仍舊是我的主張。

這不過忙了兩隻手,比用盡了心思腦力唇焦舌敝的同他們辯駁,不省事得許多麼?」


比起和傻瓜爭個你死我活,這種成熟的智慧,或許更值得我們效仿。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喜歡就為洞見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51歲周慧敏面如少女:原來不老的人生,靠的是這2個字
致開學:孩子,我不得不說的5條校園潛規則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