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楊絳如此優秀,與父親成功的家教密不可分,奧秘都藏在這五個字中

楊絳如此優秀,與父親成功的家教密不可分,奧秘都藏在這五個字中

楊絳的一生完美實踐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與其父楊蔭杭早年對她的教育有極大的關聯。

楊蔭杭就是古訓「自強不息」的推崇者。1899年,他就讀的南洋公學遴選六名學生赴日本留學,楊蔭杭名列其中。在校期間,他與留學生一起組織勵志學會,創辦雜誌譯介歐美政法方面的名著。畢業回國後,無論是在京從事編譯工作,還是回鄉創辦「理化研究會」,或是在多家報刊兼職做編輯和撰稿人,他都兢兢業業,樂此不疲。後來他在多地擔任高等審判廳廳長、高等檢察廳檢察長,執法時客觀公正、不懼權貴,辭官後以律師為業,上門求助的人也絡繹不絕。

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楊蔭杭著力培養孩子「一切靠自己」的意識。定居蘇州時,他買了一座破舊的老宅,只將老宅的一部分修葺一新就搬了進去。破舊陰濕的院子里,只要掀起一塊磚,到處都是鼻涕蟲、蜘蛛。楊蔭杭要求孩子們幹活,並定下獎勵規則:捉一條鼻涕蟲一個銅板、一隻小蜘蛛三個銅板、三隻大蜘蛛一個銅板。沒多久,院子里的這些蟲子都被捉盡了。他曾明明白白地表示:「我的子女沒有遺產,我只教育他們能夠自立。」

當時的才子大多風流,楊蔭杭卻極其重視家庭,一生與妻子像是老朋友,永遠有說不完的話。楊蔭杭做律師時甚至會將自己代理的每起案子詳細向妻子敘述,然後兩人一起分析討論。生活在這樣幸福的家庭,楊絳長大後自然重視對家庭的經營,不怕為「書獃子」錢鍾書做出一些犧牲。

楊蔭杭經常教育楊絳做事要有擔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必過分在乎他人怎麼看。北伐戰爭期間,楊絳所在的女中的學生會希望學生上街遊行搞宣傳,站在板凳上向過路群眾演講,呼籲革命,楊絳也被分派了這樣的任務。這次她不想參加,因為當時蘇州風氣閉塞,街上的輕薄人常常欺侮女孩子。學校有規定:只要說「家裡不贊成」,就能豁免開會、遊行、當代表等事務。楊絳回家徵求父親的意見,問能不能也說「家裡不贊成」,楊蔭杭一口拒絕:「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擋。」楊絳的擔當意識就是這樣一點點兒培養起來的。

楊絳的高潔人品更是楊蔭杭言傳身教的結果。楊蔭杭擔任京師高等檢察廳檢察長時審理過交通部總長受賄案。交通部總長是一個很有「能量」的人物,政壇要人為他說情的不知有多少,可楊蔭杭不為所動,依法傳喚並拘押犯罪嫌疑人。交通部總長被拘傳那天,楊家的電話整整響了一夜。司法總長早在楊蔭杭準備查處交通部總長時就出面干預過,要求其停止偵查,楊蔭杭沒有理睬,這次,司法總長惱羞成怒,在楊蔭杭傳喚交通部總長的第二天就停止了楊蔭杭的職務。楊蔭杭毫不讓步,寧可辭職也不幹褻瀆良知的事。

現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學識,自己卻抄襲論文;告誡孩子要超越自我,自己卻天天泡在麻將桌旁……這樣的家教怎麼可能發揮積極作用呢?楊蔭杭成功的家教其實只有一個秘訣:從自己做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慈禧太后真心冤!她沒挪用軍費修頤和園,罪魁禍首是這個部門
侄子央求胡適做個小廣告,胡適斷然拒絕,只因他做人有三大底線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