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周成剛對話吳伯凡:父母所謂理想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錯的

周成剛對話吳伯凡:父母所謂理想的教育方式,基本都是錯的

整理自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主題對話《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主持嘉賓:

周成剛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

對話嘉賓:

吳伯凡 著名學者,商業觀察者、評論家

01

成人的標準用三個基石來衡量

周成剛:家庭教育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謂創新思維,就是尋找更多的道路,可以走向更多的目標,使用批判性思維,在這些不同的方法里找到一條最好的路。首先,我們從定義開始,您對成人和成年是怎麼理解的?

吳伯凡:其實教育主要是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讓你大於你自己,而不是等於或小於你自己。中國古代把受過教育的人叫大人,大學就叫大人之學。所以,成年是指生理年齡,成人是指心理年齡。我們的教育就是要解決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不匹配的問題。

如何讓孩子成年又成人?這個題目抓住了教育的本質。很多人,不僅僅是孩子,包括成年人,都有可能是成年了還沒有成人。

周成剛:我是這麼理解的,成年更多的是從生理上的年齡來說達到一個階段,如18歲或者20歲;成人是更加複雜的現象或者過程,成人是要通過成長來完成的。那麼,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不僅成年,還要成人,成人用什麼標準衡量?

吳伯凡:我特別同意阿德勒提出的三個人生基石。所謂成熟,第一,要認識到世界的客觀性。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尤其在中國這種「421型」社會是家庭的中心。如叔本華所說,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視野的邊界就是世界的邊界。所以,孩子成熟的第一步,就是逐漸地意識到,每個人都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個體。

第二,要學會給予大於獲得。嬰兒成長的過程是獲得和給予之間逐漸平衡的過程,逐步成熟的標誌就是一個人給予的東西要遠大於他獲取的東西。

第三,對他人的立場、利益、觀點、感情給予足夠的尊重。這是成年人的標誌。所有的教育,不管你是職業教育,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假如沒有這三個基石,是沒有效率的。

02

對孩子的期待跟民族的生存狀況有關

周成剛: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成人,成人之後他有判斷力了,心理越來越成熟了,能夠做決策,走上職業道路了。但是我相信,有更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要成人,還要成才,這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了。成人、成才和成功之間,有哪些區別或必然的聯繫?

吳伯凡:我先說大家比較認可、比較通行的觀點,在對孩子的期待上肯定有民族性的差異,這跟一個民族特定的生存狀況有關。

我觀察到,印度、日本人口也多,但他們的焦慮程度似乎比中國輕得多。我跟一個印度的朋友聊,在中國堵車的時候會特別焦慮,他就很坦然,說:「我們活在這個世上,是輪迴的,沒有那麼著急,這輩子怎麼樣,下輩子可能換個樣子。」日本人心裡特別急或者不喜歡一個人,不想跟他說話,會做出一種很禮貌的方式,讓你感覺到他不願意跟你說話,而不是直接表達。

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統計,美國也存在這種情況,社會階層比較低的家庭,對孩子教育的訴求會越強,除了少數黑人以外;反而是高知社會層級的人,對孩子沒有那種強控制的訴求,他會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簡單地要把孩子打造成一個什麼樣子。

03

所謂理想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錯的

周成剛:我在美國和加拿大都看到,中國移民越來越多,好多人初衷是為了脫離過去,讓孩子輕輕鬆鬆地學習,結果去了以後發現更苦,因為他們缺少積累,必須要走在前面。所以,國外大部分私校招收了很多中國和韓國的孩子,各個都有十八般武藝,各種證書,導致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家長本意是想打造個性化的孩子,結果是非個性化的孩子。

在中國,對孩子的教育進入了一種清單化的方式:3歲以前幹什麼,學前幹什麼,小學要幹什麼,中學要幹什麼……每一件事情都由父母安排,甚至父母還部分地參與了,未來這樣的教育行嗎?

吳伯凡:我剛才用了一個詞叫「打造」。按照一套質量體系、一套流程、一套系統打造一個「成品」出來。剛才提到清單,我想起一本書說過,這個世界上事情的難度分為三個等級:一個是簡單的事,一個是複雜的事,一個是超級複雜的事。

什麼是簡單的事?造汽車。一個零件裝錯了,可以把它拆開,重新裝好,零件的數量是固定的,操作流程是固定的,哪怕一輛汽車有兩萬個零件,它都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什麼是複雜的事?造火箭。除了體型大,設計的系統多之外,火箭絕對不允許出錯,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它非常複雜。

什麼是超級複雜的事情?教育孩子。第一,全世界沒有公認正確的操作手冊,沒有一個統一的操作流程。第二,不知道有哪些「零件」,有多少「零件」。而且,不同的人拿到這個「零件」,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這是超級複雜的事情。

周成剛:是的,這裡又有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想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打造孩子,卻不一定是社會需求的孩子。社會的需求和個人的理想之間會有矛盾,是否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按照我的理想打造了孩子,未來走上社會又有用,這不就是成功的教育嗎?

吳伯凡:所謂理想,顧名思義,就是按照道理想的事情。這個世界上的人和事很多都是沒有道理的。好多父母所謂理想的教育方式,是按照他的道理想出來的方式,這種所謂的理想的教育方式,基本上都是錯的。

04

為什麼最成功的教育在北歐?

周成剛:我自己有時間會到國外看一看。現在,中國有好多觀點在爭論,到底哪裡的教育是最好的?有的人說美國的教育最好,送孩子去美國。

我感覺,美國更多堅持的是精英教育,很多學校都要收很高的學費;中國的教育由於教育資源分配相對不公平,一些沿海城市走向精英教育,西北部還在進行普及教育;最近又冒出一個新的觀點,最成功的教育不在美國,也不在中國,而在北歐,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學,目前還有好多不收學費,向全世界開放提供。

歐洲的教育理念,包括芬蘭、瑞典、挪威,認為每一個孩子的能力是表現在不同的方面的,更在意的是每一個人的個性得到相對充分的發展。我也認為,每一個孩子表現的才華是不一樣的,心智的成熟也是有不同的階段的,發展的路徑是不一樣的,用同一種方法,刻在同一個模型里,一定會有部分孩子勝出,而相當多孩子掉隊和落後。所以北歐強調,我們不能落掉任何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才華,社會需要不同的人種和不同的才華。

吳伯凡:我們先看結果,你看世界創新力排行榜,像瑞典、芬蘭不會排到五名以後,好多時候是排在前三甚至第一,尤其在瑞典這個國家,900萬人,相當於我們朝陽區的人口。在這個國家裡,平均15萬人擁有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比如說宜家、沃爾沃。很奇怪的是,瑞典人的生活狀態很悠閑,人們不是那種往前跑的狀態。

世界上現在有幾種創新類型:一種叫維持性創新,好上加好,做得好的是德國和日本,它不創造新的東西,但是做到極致;還有一種叫顛覆性創新,美國人最擅長,從0到1的創新。

赫爾辛基理工學院培養出來的人,創新能力這麼強,答案就一個,他們是在培養人,我們是在打造工具,這是很不一樣的。蓋洛普有一種說法,人有38種優勢,但是我們的教育制度幾乎默認人只有一種優勢,就是考試。

中國人的安全感和充裕感不夠,要拚命地掙錢,北歐人不這麼干,非洲人也不是,這也正是我們的優勢。

05

中國家庭的教育不是投資,而是消費

周成剛:剛才您說,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勝出。這裡又有一個獨特的中國現象,比如,中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從小學各種各樣的特長,是為了讓孩子進很好的小學、中學,考更好的大學,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之後,這個奮鬥基本就結束了,接下來必須結婚生孩子。所以大家說,中國那麼多孩子學了奧數,為什麼沒有那麼多數學家呢?是不是跟中國部分家長的相對短視和功利思想有一定的關係?這種現象我們能不能改變?

吳伯凡:好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中國家庭的教育不是投資,而是消費,一種攀比式消費。好多時候,父母教育小孩、教訓小孩的時候,根本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自己,是自己高興了,說一些高興的話;不高興了,在公司不如意了,發泄到孩子身上,在自卑當中尋求超越。這種教育,這種病毒不去掉的話,就會導致迎合攀比式教育消費的機構越來越多。

06

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是讓自己幸福地活著

周成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導致家長們更多的焦慮,孩子要麼送出國,要麼學個十八般武藝,您覺得這是個正確的選擇嗎?有沒有辦法解決?

吳伯凡:我覺得是很困惑的,教育在哪兒,比如經常有人說,吳老師你給我開個書單吧,我覺得這是極不負責任的,一定要對症下藥。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對這個人充分地了解之後,才能帶有處方式地給出方案,而不是美國的教育好就送到美國去,美國的教育可能根本不適合你的孩子。先搞清楚你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沒有回答之前,就像你不知道你得什麼病之前,立即跑到藥鋪裡面抓一把葯吃,這是很荒唐的事情。

周成剛:現在很多孩子讀大學,都想讀商科,我覺得這一點犯了嚴重的錯誤。我們總覺得,讀了商科,可以到華爾街掙很多錢,這就是成功的。為什麼北歐的教育經常被評為全世界相對最成功的教育?就在於他們發揮了每一個孩子更多的潛能,發揮了每一個孩子更多的本領,讓他們各得其所,因材施教,同時最終讓他們自食其力,讓每一個人過上了幸福、自信,有尊嚴的生活,所以這就是教育被認為成功的概念和理念。

最後談一點我自己在家庭教育里的獨特感受,可能和一般的專家不同。我一直認為,在孩子的教育當中,我一直把他的生理健康擺在第一位,價值觀的正確擺在第二位,技能獲取擺在第三位。因為我覺得,沒有身心的健康,就沒有可持續的發展,未來一切都是空談。

從這個意義上講,學分不如學習,學習能力的獲取永遠比學分更重要。成功不如成長,因為成長是一輩子的,而成功是階段性的。所以,讓所有的家長和同行,我們共同努力,打造中國的特色的家庭教育,未來才能夠走向世界,擁抱世界,去引領這個世界。

吳伯凡:活著,幸福地活著,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讓自己幸福地活著。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有這種意識的話,才是真正的成功。

歡迎隨手點贊並分享到朋友圈

長按下圖二維碼 關注【新東方家庭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喬布斯臨終說對女兒太虧欠:父親的寬厚與溫暖,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產
公共場合放蛇,竟為了慶祝兒子上大學,什麼樣的父親才能養出成大器的孩子?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