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當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臨死廢除宮妃殉葬制度

他當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臨死廢除宮妃殉葬制度

原標題:他當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臨死廢除宮妃殉葬制度


大概由於幽囚的經歷使明英宗朱祁鎮較能體會別人的苦難,他想起了早被世人遺忘的建庶人。當年燕師攻入南京,建文帝與其長子文奎不知所終,兩歲的幼子文圭則落在朱棣手裡。此後,便被稱為「建庶人」,長期囚禁,此時已立五朝。天順元年(1457年)十月,英宗側隱之心大動,不顧身邊人反對,下令立即釋放建庶人,妥善安置鳳陽。說來十分可憐,當這位被囚55年的老翁重見天日,竟不能分辨牛馬!


英宗臨終時對殉葬制度的命令廢除,一直被稱道為盛德仁義之舉。宮妃殉葬,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明太祖去世時,首創本朝宮妃殉葬的成例。以後成祖、仁宗、宣宗去世,都有一些宮妃殉葬,諸王以及勛戚大臣也加以效法。這種制度極為殘酷。大概正因為如此,所以殉葬的細節始終密不外傳,從而在中國的史籍中難以尋覓。但朝鮮《李朝實錄》卻給後人留下詳細的記述。朝鮮女子韓氏,被選送太宗皇帝為妃。太宗死,與另一朝鮮女子崔氏同時被殉葬。殉葬時她的乳母金黑在場,目睹了這悲慘的一幕:


「帝崩,宮人殉葬者30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以頭納套中遂去其床,皆雉經而死。韓氏臨死顧謂金黑曰:『娘,吾去!娘,吾去!』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與崔氏俱死。」



雖然殉葬的宮紀大多死後得到名分上的追贈、追謐,殉葬者也被讚揚為「委身而蹈義,隨龍馭而上賓」,這只不過是統治者為殘酷的行徑塗脂抹粉而已。

天順八年(1464年)元月初二,明英宗身體欠安,卧床不起。初六,皇太子登文華殿攝事。大臣們料到情況不妙,暗中盤算皇上的後事。


元月十六日,英宗口授的遺詔送到內閣潤色。閣臣彭時讀罷,已是泣涕橫流,悲愴不能自制。誰也沒有料到,皇上在遺詔中明令從自己開始廢止宮妃的殉葬!這大慈大仁的嘉行懿德,在最後為英宗本不出色的形象添上了光彩的一筆。


次日,英宗平靜地離開了他前後主宰20餘年的大明帝國。他生命的結束與他的一生經歷一樣富有戲劇性:七年前的今天,恰恰是他被石亨等人扶上龍床復辟登極的日子。英宗出生後的第二年被立為太子,他當了7年太子、7年太上皇、22年皇帝,共度過37年的人生歲月。


四個月後,他帶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容皇帝」的尊謐孤零零地躺在裕陵深深的地宮裡。地宮的門還沒有最後封閉,以待皇后去世後前來合葬。至於還要等多久才能結束地宮中的孤寂,這對於他,已是無所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華夏第一位大漢奸,竟是細菌戰的鼻祖,更讓一名將早早隕落
楊廣登基十四年做了6件大好事,為什麼卻被世人稱為昏君?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