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後紅軍守墓人:一家四代85載恪守家訓

90後紅軍守墓人:一家四代85載恪守家訓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初冬清晨,天蒙蒙亮,四川省南部縣漏米岩村26歲的鄉村女教師馮煉如往常一樣,背起背簍,拿著笤帚、簸箕,隨父母走出家門。在距離馮煉家十幾米的地方,有一座墳塋,墓碑上面寫著「紅軍劉連長墓」。在這座墳塋後的長坪山上,800多座烈士墓依山林立。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裡,馮煉經常隨父母來打掃墓地。從1933年至今,馮煉一家四代人已經在「紅軍劉連長墓」旁守護了85個春秋。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在四川省南部縣漏米岩村,一座紅軍墓依山而立。從1933年起,村民陳修昆家幾代人接力守在墓旁。如今,接力棒交到第四代人手中——

90後女孩恪守家訓義守紅軍墓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佳豪

馮煉在打掃烈士陵園。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佳豪攝

初冬清晨,天蒙蒙亮,四川省南部縣漏米岩村26歲的鄉村女教師馮煉如往常一樣,背起背簍,拿著笤帚、簸箕,隨父母走出家門。在距離馮煉家十幾米的地方,有一座墳塋,墓碑上面寫著「紅軍劉連長墓」。在這座墳塋後的長坪山上,800多座烈士墓依山林立。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裡,馮煉經常隨父母來打掃墓地。從1933年至今,馮煉一家四代人已經在「紅軍劉連長墓」旁守護了85個春秋。

「長坪山地勢險要,紅軍駐紮期間,一名姓劉的連長常去曾祖陳修昆夫婦家中幫著幹活,無兒無女的曾祖將他視如己出。」雖然不知道劉連長的名字,但對於這段歷史,馮煉早已熟稔於心。

「後來,劉連長慘遭殺害。儘管敵人揚言不許給他收屍,但我的曾祖母陳韓氏在幾名親戚的幫助下,悄悄將劉連長的遺體運回,安放在為自己準備的棺材中,葬在屋後不遠處。」馮煉說,「敵人得知後,將曾祖母抓起來毒打。沒過多久,她因傷去世。彌留之際,她囑託丈夫領養一個孩子,並立下家訓——『讓子孫世代為紅軍守墓』。」

一句家訓,世代踐行。1971年,陳修昆老人去世,養子陳忠民接過守墓重任。2002年,陳忠民病逝,女兒馮秀瓊和女婿馬全民辭工回鄉守墓。2011年,南部縣政府在長坪山建起一座烈士陵園。2015年的一天,幾名紅軍後人來陵園「尋親」,由於馮秀瓊和馬全民不會說普通話,附近又沒有其他村民,只好給在廣州做生意的女兒馮煉打電話,讓她充當翻譯。聽著紅軍後人的連聲感謝,想到父母年紀已大,馮煉心裡再也無法平靜。次年,她放棄生意返鄉應聘為小學教師,利用休息時間打掃烈士陵園,為前來祭掃的人們當義務講解員。

從大城市回到小山村,馮煉並不感到後悔。這兩年,來烈士陵園祭掃的人越來越多。她家門口通了公路,家裡果園的水果銷路越來越好,實現了脫貧。

「共產黨兌現了對祖輩的承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也要兌現祖輩的承諾,一輩子做紅軍烈士的守墓人。」今年6月,馮煉加入了黨組織,這讓她對於自己的堅守有了更深的理解。她說:「我守護的不僅是一座陵園,更是國家記憶和民族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