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懶道人重出江湖,異事之中諄諄育人

懶道人重出江湖,異事之中諄諄育人

隔了大半年,頤叔的故事終於又回來啦!謝謝大家一路的支持和鼓勵,作為回歸的第一個故事,要說一個什麼呢?當然還是來談談大家的老朋友懶道人的故事!

頤叔又來講故事了(資料圖)

黑夜中,一個車隊正沿著驛道慢慢的向前推進,兩輛驢車前掛著的燈籠,在夜色中發出的燈光,也隨著道路的不平,上下顛簸著。

一明一暗之間,可以看到驢車前後大概跟著十多個人,帶頭的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漢子,姓康,大家都叫他康大叔,是這家戲班的班主。

說起康大叔這家戲班,是當地著名的皮影戲班,戲碼之多遠近馳名,只不過近幾年,世道不太平,婚喪嫁娶,廟宇慶成等等都少了許多,康大叔的戲班生意也大不如前。

今天是一處地方的神廟建成慶賀,特地請了康大叔他們戲班來熱鬧三天。前幾天接連幾天大雨,戲班一直待在客棧里等雨停,今天終於放晴,康大叔立刻動身。

誰知著急趕路,走岔了一條道,原本走弓弦,黃昏前就可以到鎮上,現在走了個弓背,一直到天都黑了也還沒到。根據康大叔的估計,大約再走個把時辰就能到鎮上歇腳。

就在這暗夜行路的時候,突然車隊中一個年輕人眼尖看到不遠處有亮光,有亮光即是代表有人,有人就能想辦法歇歇腳,累了一天的戲班頓時來了精神,加快腳步向亮光處走去。

半夜叮叮咣咣唱戲的聲音(資料圖)

果不其然,亮光處是一座山神廟,山門高大,甚是齊整,大門雖然關著,但是從兩邊的窗欞裡面卻可以看到裡面燭光閃閃,香火鼎盛的樣子。終於找到可以歇腳的地方了,不然這摸黑趕路還真有點吃不消。

康大叔上前拍了拍門,出來開門的是一位老婦人。康大叔道明來意,老婦人上下打量了眾人一番,嗯了一聲,帶著康大叔他們進廟。卸下驢車,把驢子栓在廟外吃草,廟的後殿有幾間堆東西的廂房還空著,老婦人就安排他們在這裡住下,只是簡單交代了幾句,就到前殿去照顧香火了。

荒山野嶺的能找到住處就已經不錯,康大叔也沒多想,讓大家收拾收拾就合衣而睡。睡到半夜,康大叔聽到外面叮叮咣咣的有鑼鼓聲響,像是戲班唱戲的聲音。

出於行業習慣,康大叔想去看看是哪個戲班過來搭台,順便打個招呼。看了看身邊的人都還在呼呼大睡,康大叔一個人從床上爬起,躡手躡腳地來到大殿邊門這裡朝前面戲台上望。

戲台上演的封神榜里的《黃河陣》,演員臉上塗了油彩也看不清是什麼模樣,只是覺得唱腔與眾不同,調子特別的慢。看了一會兒,康大叔不經意的朝邊上的後場一望,這不望不打緊,一望倒出了事。

原來戲台一側後場里拉胡琴的有一個康大叔認識,是他們隔壁村的琴師,還和自己合作過。可是前年就不小心溺水死了,這會兒卻在台上拉的正歡呢。

康大叔知道有異,雖然心裡害怕,但還是強作鎮定,慢慢地挪回了廂房。正想要喊醒其他人,只覺得背後一股涼風,接著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也不知睡了多久,康大叔是被一口冷水噴醒的。睜開眼,面前站著一位道人打扮的中年人,看起來和他歲數差不多,而再看自己的周圍,儘是荒草殘垣,其他人也和他一樣都躺在荒草堆里,那兩隻毛驢倒悠然自得的啃著草。

那道人自稱叫懶道人,經過此地,看他們都睡在荒郊,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這才喊醒他們。

兩人又陸續把其他人一一叫醒,這時康大叔才對懶道人將他們昨晚摸黑趕路,寄宿於一個神廟,又遇到鬼唱戲的情形像懶道人說了一遍。

懶道人四下里一望,對康大叔說:「班主,你說的倒也不錯,此地本來確是一個山神大廟,裡面的神道管著這十里八鄉好幾座山呢。

不過早幾十年,因為戰亂的關係,早就已經荒廢了。你看現在你能看見的土牆什麼的,就是當年的殘留,你一定是遇到鬼廟會了。

還好你們時運高,沒出什麼事,不然要是戲停了跟著他們一起走了,那就麻煩了」,這番話,聽得康大叔一身冷汗。

湊巧的是懶道人和康大叔他們同路,都是去那個新建成的神廟,只不過懶道人是專門被請去主持法事,而康大叔他們則是去表演皮影戲。

既然同路,那就再好不過了,懶道人和他們結伴而行,走了半日,終於到了目的地。鎮上的主事者按照日子早就安排人在進鎮的路上候著,看到他們來了,連忙接進鎮子,替他們擺酒接風,請來的都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

其中也有一位道人模樣打扮的在座,經過介紹,知道他是前些年跟著鎮上的大財主一起回鎮的,專門替大財主做法事,看風水。

略微寒暄過幾句,懶道人覺得他態度冷冷的,也就不多說什麼,推杯換盞之間,一頓飯吃完,大家也就各自回去安歇。

表演皮影(資料圖)

這個神廟沒有建戲台,所以康大叔他們需要去砍些竹子來搭台,懶道人拜託他們選兩根長的給他送到廟裡,到時候開廟門的時候用。這點小事康大叔自然不在話下,傍晚時分就讓手下人將竹子送到廟裡。

等一切準備停當,晚上康大叔他們戲棚里的戲就開始了。康大叔他們共演三天,第一天演的是《包公傳》,第二天演的《寶蓮燈》,第三天是神廟開光的大日子,演的是《天官賜福》。

在正式演出之前,先需要凈棚,拜過祖師爺後,康大叔裝扮停當,手持火把在台上開始踏台。從天門至地戶,再從人門到鬼路依次噴火除穢,四方都依次完成之後,要到白虎方,制白虎。

康大叔口中念念有詞,對著白虎方一噴的時候,突然迎面起了一陣大風,火光頓時朝康大叔身上吹去。好在躲的及時,只是衣物等被燒,人無大礙,但是凈台遇到這麼情況,康大叔臉色一沉。

告訴大家按時開鑼,但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萬不能馬虎。晚上油燈高懸,藝人們手上操持著皮影,嘴裡唱著曲調,不一會兒就吸引了許多鄉民在台下觀看。

唱了幾齣,擔任旦角的演員,突然嗓音有點變,趕忙對著康大叔使眼色。康大叔多年的經驗,知道有問題,就讓二路旦角先頂上去,把人給換下來。

說來也怪,人一換下來,嗓子就正常了,但是一登台就是不行,試了幾次就是這樣。饒是康大叔這麼多年的舞台經驗也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唱到午夜散場,康大叔一個人悶悶不樂做在後台想心事。碰巧懶道人無事也來找康大叔聊聊天,康大叔正好就把這個事說給懶道人聽聽。

懶道人一聽,讓康大叔把那位演員找來,三個手指往脈門上一搭,身體沒問題,那這就奇怪了。懶道人提出去舞台上看看,幾個人來到舞台。

懶道人繞著幕布走了一圈,突然把那位演員坐著的凳子拿起來一翻,只見凳子下面赫然粘著三片竹葉。其中一片上面寫著一個人的名字,正是那位旦角自己的名字,原來是有人搞鬼。

可是這名字一般人也不知道,只有鎮上的大財主,說是要送花牌擺擺場面,要了幾個主角的名字去,其他人都不知道這些演員叫什麼名字。懶道人說,這是魯班術中的一種邪術,叫啞口經,中了的人只要一碰到下了咒的東西,就嗓音嘶啞,有口難言。

許是你們得罪了哪路高人,來捉弄你們。不過要解也是簡單,懶道人讓康大叔命人去井裡打來一桶水,自己閉目喃喃,對著井水比划了幾下。然後讓那位旦角喝了幾口井水,又在背後畫了幾下,用力一拍。

只聽哇的一聲,旦角口中也吐出來一個東西,竟然也是一片竹葉。接著懶道人再讓他去台上清唱幾句,果然就音聲響亮,毫無問題。

開廟門(資料圖)

不過懶道人對康大叔說,今天解決了,難保明天不又出什麼幺蛾子,我替你這個台畫幾道符,有備無患。

就用剛才的井水,拿布沾濕了,在戲台的四個柱子上分別寫下四道符籙,讓康大叔他們放心,接著演必然無事。

果然第二天,第三天開戲都沒問題。第三天也是神廟開光的大日子,為了防止新作神像被外來邪神入駐,神像建成之後,就將廟門用符籙封了起來。而建成要開光之前,也先要開廟門,才能進行後續法事科儀。

廟門內用兩根竹子交叉攔住,開啟之時,要請法師仗劍斷竹趕煞。法師本身只是象徵性的用劍敲擊一下,然後旁人用斧子將竹子砍斷。懶道人在廟門前演法已畢,手持寶劍,對著竹子作勢一劈,邊上的助手立刻用斧頭來砍竹子。

照理說兩片薄薄的竹子一斧頭下去就破了,但這次硬是劈了幾斧都紋絲不動。懶道人看他們的樣子心知有異,示意他們讓開,自己用寶劍在東北方的地面上比劃著什麼。

一會兒的功夫,地上出現了一個小坑,懶道人用腳一抹平。對著廟門大喝一聲「開」,就用自己手上的寶劍劈了下去,竹片應聲而斷。

眾人一陣吶喊,推開廟門,頓時鞭炮聲大作,之後開光一切如儀,在此不表。晚上吃過筵席,大家都睡下了。

懶道人住處的房門突然響起了敲門聲,懶道人打開門一看,卻是前幾天初來鎮上曾一起吃過接風酒席的那個道人。

那道人一進門就要跪下,懶道人連忙架住說:「道兄,何必如此,有什麼事情慢慢說」。那道人滿臉通紅,只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懶道人,現在兵馬被懶道人收去,還請懶道人高抬貴手,能不能破了法,把兵馬放還。

懶道人聽了哈哈一笑,「原來是你呀,我之所以把兵馬收了只是想看看到底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到位,得罪了高人,也好賠罪。」那人說原先神廟落成,他想著開光法事必定是請他主持,沒想到請了懶道人來。

又看到懶道人和戲班康大叔很熱絡的樣子,以為是戲班介紹來的,就想整一整戲班。被懶道人破法之後,更是起了爭強好勝之心,要斗一斗高低,沒想到懶道人才是棋高一著,所以特地登門賠罪。

懶道人這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對他說:「各師各法,本無高低之分,只看個人所修所行能對百姓有所裨益,就是高手。更何況術乃小道,道教講究的並非是神通高深,而是深知因果承負,知善而行。

即便不懂什麼法術,能做到此,也是一名好的修行人。反之不從心地下工夫,縱有再高的本領,也終會遇到比你更厲害的人。

仁者方能無敵,你去廟門口東北方找一個小坑,把裡面的一塊石子搬走,就行了。以後這個廟還主要靠你照顧香火呢。」

那道人聽了懶道人這麼說,一時也不知說什麼是好,連做了三個揖,出門而去。

(資料圖)

第二天懶道人離開的時候,鄭重的像鎮長推薦了這個廟的管理人選就是昨晚的那位道人。

法事的法金,象徵性的取了一些盤纏,其他的全當捐給廟裡做香火,就和康大叔他們一起離開了鎮子。

道教之中,門派眾多,各師各法,這本是祖師為了對應不同根器之人行的方便而已。

歸根到底,都是大道的顯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可以不修此法,但莫要不敬一法,這樣才能使道教發揚光大,更好的發展。

(編輯:見石)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太上金籙羅天大醮壇場介紹之道德壇
太上金籙羅天大醮壇場介紹之集神壇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