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天的頭條只屬於他們,66年前的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們

今天的頭條只屬於他們,66年前的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們

原標題:今天的頭條只屬於他們,66年前的上甘嶺戰役中的英雄們


1952年11月25日,歷時43天的上甘嶺戰役終於以志願軍勝利而告終,戰前美軍曾宣稱,在上甘嶺這兩個高地「沒有生物可以倖存」?


他們不同意!


在上甘嶺戰役中,美軍動用了軍一級支援火力,在上甘嶺3.7平方公里戰場上製造的效果是恐怖的。


僅僅在第一天的戰鬥中,美軍就發射各種炮彈20至30萬發、重機槍彈15.6萬發、炸彈8.76萬磅、燃燒彈24枚、破碎彈30枚、火箭彈40枚。最猛烈時每秒落彈到達6發。

而在整個戰役的43天時間裡,戰場上落下美軍炮彈190萬發,航彈5千枚,平均1.5平方米就要落下1發炮彈!



(537.7高地北山陣地的土石被炸鬆了兩米多)


這個炮火密度,實際的可怕程度遠比冷冰冰的數據更甚,非親歷戰場者難以真切體會。


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


當年,有次在實兵實彈演習的現場,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駕駛一輛勇士車誤闖入射擊區域。當我一頭闖入這個「死亡區域」,然後聽到152加農炮炮彈在空中呼嘯的聲音時,我嚇得魂飛魄散,似乎都有點神志不清了。我是知道那玩意的威力的。後來當我看到一向慣著我的參謀長那憤怒的身影從導演部如旋風般衝下來時,我才清醒過來:「這下麻煩大了!」


可以想像,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天在那麼狹小的區域內落下那麼多炮彈有多麼的可怕,似乎沒有生物可以在那種環境中倖存。但是我們的志願軍不僅活下來了,還贏得了這場較量。這種「神跡」是怎麼發生的?


志願軍戰士不是神。


在這樣的火力打擊面前,十五軍用4個月時間精心構築的防禦工事、鐵絲網、防坦克壕、陷阱、鹿砦被瞬間全部抹平,駐守兩個高地的2個連隊在美韓軍步兵攻擊前,傷亡已高達百分六十,很多戰士都是直接被炮彈震死的。別說志願軍,連攻擊一方的美軍炮兵陣地上都出現士兵被震死的情況。


(志願軍上甘嶺陣地一角)


應該說范佛里特的計劃不可謂不毒。我軍作戰向來講究消滅敵有生力量,最忌諱的就是打消耗戰。但如前所述,上甘嶺太重要了。上甘嶺被美軍奪取意味著五聖山之前的第一道門戶被美軍打開,而五聖山是「鐵三角」地區最最重要的支撐點,志願軍無論如何都不肯丟掉這一要點。范佛里特的進攻正是拿捏住志願軍的「七寸」,知道我軍此地丟不起,就是要集火打你反擊的兵力,讓你中國人在火海面前知難而退。


可是,這裡的志願軍似乎又不是普通的人。


他們向敵人傳達出的強硬信號是:中國人不想給,誰都別想拿走!


他們硬是守住了陣地,怎麼做到的?


我們也許可以在下面這些情境中得到答案。


真實的神話


美軍漫天的炮火不僅摧毀了我軍所有工事,電話線也被全部抹去,通信聯絡全斷,一個志願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出發了。


他叫牛保才。在他出發後不久,指揮所的電話通了三分鐘,135團副團長王鳳書正是用這三分鐘向前沿2個連隊下達了緊急作戰命令。


然而牛保才再也沒有回來。

發現他遺體時,看到他身上三處受傷,嘴裡咬著一個線頭,手裡捏著一個線頭,他用自己的一條命換來了寶貴的三分鐘。



(志願軍電話員冒著生命危險搶接電話線)


孫子明,志願軍135團1連戰士,他重傷昏迷在地,恍惚醒來時發現敵一挺機槍正架在他旁邊,他悄悄摸出了手榴彈……他的戰友在30米外看著他和十幾個敵軍在空中一閃而過。


這是上甘嶺與敵同歸於盡第一人。


在第一天晚上的反擊中,135團7連僅激戰半個小時連長李石鎖就犧牲,副班長李先忠前出爆破敵地堡時被擊中倒地,他用全身力氣抱著兩根爆破筒撲進地堡前敵軍塹壕,敵地堡也被爆炸震塌。


排長孫占元雙腿被炸斷,抱著機槍死戰不退,敵軍衝上來時,他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滾進敵群。幾乎同時,135團3連排長栗振林和孫占元一樣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



(電影中的志願軍爆破手)


10月19日,是志願軍的第一次大反擊之夜。

賴發均,志願軍134團8連機槍手,他的任務是掩護爆破組前進,一個地堡兩次爆破均未成功,他扔掉機槍提起手雷沖了過去,第一顆手雷掀掉地堡一個角,而地堡里的敵人仍在繼續射擊,他重傷倒地;隨後從地上掙紮起來,連人帶手雷撲了上去。


幾乎在同時,電影《上甘嶺》中那個巨型地堡前,19歲的苗族戰士龍世昌拖著被炸斷的腿,將爆破筒推了進去,馬上又被敵軍推出;他再次塞進爆破筒時,力量不及眼看又要被敵軍推出,他用胸膛死死頂住……


歐陽代炎,他剛炸毀一暗堡,敵軍反衝擊發起,因雙腿炸斷無法行動,被敵從側面迂迴將他包圍。他毅然拉響手榴彈,滾進敵群,與敵同歸於盡。


135團6連連長萬福來的倖存,讓他的士兵黃繼光的真實事迹得以留存。當黃繼光回頭招手的時候,6連指導員馮玉慶急喊了一聲:「快,黃繼光要堵槍眼。」黃繼光身上八處傷口,卻不見一滴血——血已經全部流在匍匐前進的路上。



(志願軍戰士在黃繼光烈士紀念碑前)


唐治平,志願軍86團5連副班長,當敵人向坑道口衝來的危急時刻,他單身拒敵。敵第一波攻勢剛被打退,第二波又沖了上來,他的衝鋒槍已經無法抵住,於是一條身影跳出洞口掩體,拉響手雷撲入敵群。


和他一樣的還有134團6連排長葛洪臣。為掩護部隊轉入坑道,單身拒敵,三處重傷,腸子都流了出來,最後時刻用1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


劉俊卿,志願軍135團3營機炮連班長。這個最先報告敵軍開始進攻的英雄,在戰鬥開始後第三天,為掩護坑道里傷員,手持機槍跳出坑道與敵搏殺,子彈打光後,他手持手榴彈沖了過去……


農廷秋,志願軍133團1連班長。當時全連打得剩下10人,幹部全部傷亡。他把剩餘人員組成1個班,自任班長,繼續戰鬥,又連續打退敵人3次反撲。最後,為了掩護其他戰士轉入坑道,他獨戰敵群,拉響一顆手榴彈與敵同歸於盡。

呂慕祥,志願軍135團6連班長。1952年10月30日,他帶領本班反擊597.9高地主峰;途中,被敵一個集團火力點阻擋,數次爆破,均未成功。當時,他已4處負傷,仍堅持爬向前去,當快要接近地堡時,再次負傷倒地,他頑強地爬向地堡,用手雷將它炸毀,自己光榮犧牲。


余貴,志願軍86團偵察排戰士。他和另外兩個戰士堅守在一個陣地上,從上午打到下午,他一條腿被炸斷,其餘兩個戰士先後犧牲。然而他孤膽奮戰,力保陣地不失。當增援部隊趕到準備救護他時,他已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和余貴一樣的還有92團6連班長程榮慶。他在雙目受傷失明的情況下,仍憑藉聽力,向敵人投擲手榴彈、手雷,打退了敵人的反撲。然而在戰鬥結束後不久,因傷勢過重犧牲。



(1956年拍攝的電影《上甘嶺》中的傷員)


劉保成,志願軍102團9連班長。1952年11月20日,在反擊537.7高地北山時,他胸部被敵子彈打中,仍指揮全班炸毀敵兩個火力點。當敵反撲時,他抱起爆破筒沖向敵群,與敵同歸於盡。


周平,志願軍93團9連班長。上甘嶺戰役中,他帶領全班擔負運輸任務,後因陣地上人少,就自動投入戰鬥。在頭部和右臂負傷後,他仍堅持指揮戰鬥,打退敵十幾次反撲,終因腸子打出、流血過多而犧牲。


曾平章,志願軍92團2連副班長。在上甘嶺戰役中,他所在的團在537.7高地北山,與敵展開激烈的爭奪戰。他堅守在一個山頭的腰部,在打退敵人兩次進攻後負傷。敵在炮火、坦克的掩護下,又左右輪番進攻。這時,陣地上已無彈藥,他再次負傷。當敵人接近時,他抱起最後1根爆破筒沖向敵群,與數十個敵人同歸於盡。


鄭金缽,志願軍133團9連副班長。上甘嶺戰役的第二天,所在連反擊537.7高地北山。在接敵運動中,他的右手被打斷兩個指頭,仍堅持帶領戰士衝殺,先後斃傷敵80餘人。班長犧牲後,部隊又遭敵兩個火力點阻攔,他連續炸掉兩個地堡後,光榮犧牲。



(抱起炸藥包沖向敵地堡的志願軍戰士)


蔣元倫,志願軍133團6連副班長。1952年10月25日,所在排參加反擊537.7高地北山戰鬥。當進抵敵占陣地時,遇敵火力阻攔,排長命令機槍壓制敵人火力,沒有成功。部隊傷亡逐漸增加,他挺身而出,從側翼撲向敵地堡,用手雷與敵同歸於盡。


田立明,志願軍134團1連班長。全班戰至他最後一人時,他拉響了爆破筒。


著名的戰鬥英雄135團8連副連長侯有昌,胸口被美軍機槍打爛,負傷的四天里,為不影響坑道作戰的其他戰友,他一聲都不哼,在第五天悄無聲息地犧牲了。


有這樣的戰士、這樣的英雄,任何敵人都無法戰勝志願軍,這就是答案!


作者簡介:王正興,新華社瞭望智庫特約研究員、特約軍事觀察員,著名軍事作家,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一生唯一的敗仗,幾十萬大軍打不下一座小城
唐朝到底有多無能,被一個70歲的老頭鬧得天翻地覆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