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偉大的英雄城市,為什麼是它?

中國最偉大的英雄城市,為什麼是它?




重慶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三次成為國都,但留下的都是山河破碎、風雨飄零的記憶。




戰國時期,自上古時便創造了輝煌文明的

巴人

,由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一度建都江州

(即重慶)

,並由鼎盛走向衰落,隨後戰亂不止,最終被秦國所滅。




元末亂世,紅巾軍名將

明玉珍

佔據重慶,並在這裡建立

「大夏國」

。明玉珍稱帝後,設國子監,開進士科,輕徭薄賦,以重慶為中心,將川蜀之地打理得井井有條,得到百姓擁戴。直到明洪武四年

(1371年)

,朱元璋派遣大軍,兵臨重慶城下,這個據守川蜀十年的獨立政權才宣告滅亡。




重慶的第三次建都,也是大多數人最熟悉的一次,是從1937年開始,作為抗日戰爭時期的

「戰時首都」

,與全國人民一起挺過了八年艱苦抗戰的崢嶸歲月。





▲山城重慶。




國民政府為何選擇重慶作為陪都,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1




作為戰略要地,重慶有著悠久的歷史,英勇善戰是重慶人在歷史上的自帶標籤。自公元前316年,縱橫家

張儀

在此建城以來,這座城池一直守衛著川蜀之地,多次接受戰火的洗禮。




13世紀,蒙古大軍兵強馬壯,威震八方,蠻橫地闖入中原,向南宋發起進攻。

正是重慶,一度澆滅了蒙古軍的囂張氣焰。




1236年,成都失守,蒙古軍排山倒海而來,橫掃川蜀,直撲重慶。可是,重慶三面環水,地勢蜿蜒崎嶇,蒙古軍因為山高路遠而不得不中途放棄,掠奪一番之後打道回府。




川蜀百姓人心惶惶,重慶知府

彭大雅

淡定自若,在視察重慶城防之後,發現這裡的城牆都是用泥土砌成,一拳砸下去,粉塵四濺。這樣的豆腐渣工程自然擋不住蒙古軍的鐵蹄。




於是,雷厲風行的彭大雅帶領全城軍民將泥牆推倒,用條石和煅燒的青磚重築城牆,並將防禦範圍向西延伸,比三國時

李嚴

修築的舊城擴大了近兩倍,奠定了重慶城的基本格局。




重慶城修築好後,彭大雅讓人在城門立四塊大石,上書

「大宋嘉熙庚子,制臣彭大雅城渝為蜀根本。」




重慶軍民憑藉著高牆壁壘抵禦蒙古軍的侵略,一直到1279年南宋滅亡,進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堅守。其中,位於今重慶合川區的

釣魚城

,還曾在1259年的保衛戰中,以一城之力,拖垮蒙古大軍,讓蒙古大汗

蒙哥

抱憾死在軍中,打破了蒙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釣魚城遺址。




如今,馬蹄聲遠,石牆猶在,撫今追昔,訴說著當年重慶的鐵血意志。



2




明初,重慶衛指揮使

戴鼎

,對重慶進行大規模改建,新城牆高十丈,全城周長2667丈

(8.8公里)




新修建的城門十七座,契合《易經》「九宮八卦」的稱謂而

「九開八閉」

。九道「開門」供人出入,上書

「古渝雄關」、「擁衛蜀東」、「江流砥柱」

等詞,表明重慶的軍事地位。部分城樓保留至今,是重慶珍貴的文物遺址。




明末清初,重慶地區陷入前所未有的常年戰亂,正如清人歐陽直在《蜀亂》中所寫:

「賊去兵來,兵去賊來,循環施轉於川北、川東。」




從萬曆二十五年

(1597年)

播州土司

楊應龍

叛軍進攻重慶,一直到康熙二十年

(1681年)

平定三藩之亂,重慶軍民經歷了慘痛的百年戰爭,其間也曾湧現不少英雄人物。




重慶忠縣人

秦良玉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單獨立傳,記載於正史中的

巾幗英雄

。她膽識過人,文武雙全,在隨丈夫石柱宣撫使

馬千乘

參與征討楊應龍的作戰中嶄露頭角。




天啟元年

(1621年)

,永寧

(今敘永)

土司

奢崇明

發動叛亂,帶兵進駐重慶,四川巡撫等地方大員都成為其刀下亡魂。




奢崇明一時興起,竟然自立為帝,將重慶改名東京,一路向西劫掠,一個月就打到成都,嚇得明軍引水灌進成都護城河,躲在城裡瑟瑟發抖。




這時,正是秦良玉帶兵前來救駕,她先派一支軍隊牽制住叛軍後援,隨後親自帶領六千人馬前往成都解圍。




奢崇明沒把一介女流放在眼裡。等到兩軍交戰,叛軍才知道在秦良玉所部面前,自己就是「戰五渣」,一路逃奔重慶,秦良玉趁勝追擊,打敗叛軍,將重慶收復。





▲巾幗英雄秦良玉。




崇禎十七年

(1644年)

張獻忠

大軍壓境,橫行川蜀。秦良玉雖然寡不敵眾,仍率軍堅守重慶東部的石柱。她對部下說:「我的兄弟都戰死沙場,我一個婦人,受國恩二十年。到這種地步,仍然要與反賊勢不兩立!」張獻忠攻下成都後,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唯獨不敢來石柱,足見秦良玉的威望。




明亡後,遠在福建的隆武帝派使節專程赴重慶,封秦良玉為忠州侯,在西南顛沛流離的南明

永曆帝

則加封秦良玉為太子太傅。遠在石柱的秦良玉聞訊,仍感激涕零,拜伏受詔,誓死捍衛疆土。




直到75歲病逝,這位巾幗英雄一直投身疆場,致力於平亂、抗清,她的執著,代表的正是重慶這座山城堅韌的信念。




經過明末清初的戰亂後,重慶傷亡慘重,據《重慶通史》引用的資料,康熙四年

(1665年),

重慶城中僅剩3000人。




經過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川蜀之地才恢復元氣。到了近代,重慶又在抵禦外侮的抗日戰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3




國民政府之所以會選擇重慶作為陪都,不單單是因為這些歷史淵源。




從地理因素來看,重慶作為

四川盆地

的門戶,扼守

長江三峽

,又有山脊海拔高達2000米的

大巴山

作為天然屏障,所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雲」。全面抗戰之後,國軍主要的防禦方向在東方,可即使是裝備精良的日軍也難以通過重慶突入四川盆地,日本海軍更無法逆流而上。




相較於成都一馬平川,重慶作為一座

山城

,四周重巒疊嶂,立體的城市布局有利於防空,日後憑藉這一優勢才能抵擋住日軍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並且防止大規模的空降襲擊。




同時,潘洵教授認為,重慶有

「霧都」

之稱,常年籠罩在重慶上空的霧氣,恰好形成一個保護層,使日本空軍一時無從下手,轟炸的時間因此推遲。




而重慶所在的四川盆地,連接西南、西北各省,南有雲南高原,北有秦嶺,背靠青藏高原,形成階梯式的防禦體系,以空間換時間,讓日軍不得不身陷綿長的縱深之中,如同當年蒙古軍南下面對重慶山區一樣感到棘手。





▲重慶的地理優勢一目了然。




另外,1891年後,重慶被迫開埠,坐擁長江、嘉陵江水運之利,工商業迅速發展,打下深厚的工業基礎。戰爭爆發後,東部沿海大量的工廠和物資需要沿水道向西轉移,位於長江上游的重慶,正好可以容納這些寶貴資源。




而四川盆地自古就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沃野千里,物產豐富,重慶還可以通過交通之便,為各地補充軍需物資。



4




近代以來,重慶的崛起離不開當地政府和百姓的奮發圖強。




1927年,「四川王」

劉湘

任命其老同學

潘文華

為重慶商埠督辦公署。兩年後,潘文華又成為重慶首任市長。




潘文華到任後,發現重慶開埠四十年,城市建設還是十分落後,區區4平方公里的老城牆內,20萬居民如包餃子一樣擠在這裡。城中沒有一條交通便利的馬路,只有狹窄的街道,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滑竿、轎子等舊物。




為了改善居民生活,潘文華決定建設新城區。然而通遠門外的一座墳山,成為他拓城的一大阻礙。




新官上任三把火,潘文華為移風易俗,在六年間進行了浩大的遷墳工程,將山上的40多萬座墳墓進行遷移,並給每一個遷墳的家庭一筆「安墳費」。




起初,老百姓聽說要挖他們祖墳,氣憤填膺。為此,潘文華不惜採取威懾手段,任命旅長

郭勛祺

為遷墳事務所所長,防止百姓聚眾鬧事。他問郭勛祺,怕不怕死人?郭勛祺人稱「莽娃」,當即就表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帶著一批兄弟為遷墳四處奔波。




遷墳工作完成後,潘文華開闢了由沿江路沿嘉陵江達牛角沱,由南紀門沿長江達菜園壩的新城區,比原來又擴大了一倍以上。






▲潘文華。



潘文華還在重慶修建了第一條公路——李子壩公路,又建了第一座自來水廠、第一個發電廠,還於1930年,籌集電話公債20萬元,於當年實現全市通話。




出身行伍的潘文華並非見識淺薄的軍閥,他為重慶市建設恪盡職守,為這座城市之後的歷史使命打下堅實的基礎。





1950年,潘文華病逝於成都,留下遺言,葬於老上司劉湘墓旁。




潘文華的老上司

劉湘

也是一位愛國軍閥,他在防區林立、諸軍混戰的四川中脫穎而出,統一四川,組建省政府,且治蜀有術,川蜀一帶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川軍聞名遐邇。




1937年,為了民族大義,劉湘主動請纓,率軍出川抗戰。由於積勞成疾,不幸於次年,病逝於漢口,臨終留下遺言: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八年間,逾300萬四川子弟兵,轉戰四方,拋頭顱灑熱血,為抗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5




國民政府將重慶作為陪都,也不是情急之下的決定,而是長期規劃之後做的決策。




1932年,日寇步步緊逼,在上海發起「一·二八事變」。南京距離上海不到幾百里,國民政府為防不測,曾在此期間移駐河南洛陽辦公,並通過了

「以西安為陪都,定名西京;以洛陽為行都」

的決議。




西安、洛陽雖是千年古都,卻不是作為大後方的理想目標。




西北地區經濟落後,交通全部依靠陸路,運輸效率低下,無法支撐未避戰亂而來的龐大人口,再加之缺乏天險,無險可守,還緊鄰晉綏,深受國內外勢力掣肘。隨後幾年,國民政府逐漸放棄了以西安、洛陽為大後方的想法。





▲蔣介石在重慶。




作為戰時陪都,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安全穩定,那麼哪裡是最安穩的地方呢?




1935年,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帶著這樣的思索,蔣介石前往西南考察,在重慶設立「行轅」。在長達半年的西南之行中,蔣介石深深感受到,川蜀之地作為大後方的種種優勢,決定以四川

(當時重慶屬四川)

為抗日根據地,聲稱即使

只有一個四川,抗戰也可以繼續。




1935年前,四川省內尚無一條通往外省的省際公路,為此,國民政府組織開發西南交通。有一些人對此甚為悲觀,他們說:「建築這些崇山峻岭的公路,無異建築萬里長城,不知要犧牲多少人力物力。」




然而勤勞的川蜀子弟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艱巨工程,川黔公路、川陝公路、川湘公路和川滇公路等先後建成通車。




交通猶如人之血管,通則行動自如,阻則麻木不靈。這些工程,使各省一改往日的封閉狀態,在抗戰時大規模內遷、連接各省和補給前線起到積極作用。



6




七七事變後,日軍氣焰囂張,連戰連捷,甚至曾揚言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劍鋒所指,儘是中國華北、華東的核心城市,包括中華民國首都南京。




經過多年籌備,重慶已然萬事俱備。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主席

林森

一行抵達漢口,隨即正式向世界各國發表《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




「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人民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抱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




1940年,國民政府又發布《國民政府令》,正式確認重慶為「陪都」,並稱

「還都以後,重慶將永久成為中國之陪都」




八年間,重慶接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機關、學校和企業,人口從1936年的33萬人發展到1945年的125萬人,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中心。雲集重慶的各界名人、各國外交官多達3000餘人,這裡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在遠東的指揮中樞。




為支援遷都,全國各界人士傾盡全力。其中,出生於重慶合川的「中國船王」

盧作孚

臨危受命,出任交通部次長。




1937年,盧作孚旗下的民生公司已經擁有46艘輪船,總噸位上萬,是當時我國最大的航運企業。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距離武漢不過300公里的

宜昌

,陸續湧入西撤的人員與物資。被稱為

「川鄂咽喉」

的宜昌,前有三峽阻隔,後有日軍侵犯,可謂命懸一線。




達官、顯貴、貧民、傷員,來自五湖四海的3萬多人聚集在這座小城的每個角落,熙熙攘攘,愁容滿面。




盧作孚當機立斷,召開會議,提出在40天內,轉移滯留於宜昌的3萬多難民和近十萬噸物資。




宜昌至重慶,逆流而行至少需要四天時間,且宜昌以西的三峽航道狹窄,大船無法通行。盧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排除萬難,夜晚裝卸,白天航行,開始了驚心動魄的大撤退。




為此,盧作孚臨時僱傭3000多人,無數民眾自願奔赴國難。他又徵用民間木船850餘艘,運載輕型物資。盧作孚每天都要到碼頭,親自了解船隻航行情況,夜裡還要檢查裝貨狀況。




盧作孚之子曾回憶道:「這時候,我父親親自率船,前往距敵約20多公里的平善壩,連夜裝船,天一亮即運走。民生公司職工們看見他身先士卒,異常感動。大家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將平善壩至三斗坪一帶24800餘噸兵工器材搶運到上游安全地帶。」





▲宜昌三峽。




到1938年12月,長江枯水期到來,喧鬧的宜昌逐漸歸於沉寂,盧作孚登上最後一艘從宜昌西撤的輪船,緩緩駛向重慶。




宜昌大撤退,被盧作孚的好友

晏陽初

贊為「中國的敦刻爾克」。盧作孚自己則表示,這次「我們沒有做生意,我們是上前線去了」。




抗戰期間,民生公司向大後方運送100萬噸貨物,還挽救了上百萬人的生命。

為了儘可能地搶運難民,盧作孚對客運艙實行「坐票制」,將二等艙的鋪位全部改為坐票,由此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客運量。



7




然而,重慶的地理優勢並未阻止日機對這裡進行狂轟濫炸。從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盤旋在上空的飛機轟鳴聲和隨時響起的防空警報聲,是當時重慶居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據2005年,潘洵、彭興華教授的統計,

重慶大轟炸的死亡和受傷人數分別為

2.36

萬人和3.78

萬人,總數應為6.14

萬人,還有房屋17608

棟被毀。




其中,最悲慘的事件是1941年6月5日發生在重慶較場口的

「大隧道慘案」

。那一天,日機一改往日於白天進行轟炸的習慣,在當晚9點對重慶開始長達5個小時的空襲。




警報聲中,市民潮水般地湧向較場口的防空隧道。由於日寇轟炸不止,防空局為了安全起見,鎖上了隧道的各個出口,而隧道內通風、照明情況極差,慌亂的市民拚命向出口擠去,導致相互踩踏,最終釀成部分市民窒息身亡的慘劇。




根據重慶防空司令部公布的數據,一夜間,隧道慘案死亡近千人,多為婦女、老人和兒童。這僅僅是日寇罪行的冰山一角。




抗戰期間,重慶市區大半化為廢墟,然而聚集於此的人民卻沒有屈服,仍然昂揚向上,為救亡圖存搖旗吶喊,在炮火聲中挺直腰桿,將重慶打造成遠東各國反法西斯的精神堡壘。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走出重慶廣播大廈。




1946年4月30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以一則

《還都令》

向全體大後方人民致謝:




「回念在此八年中,敵寇深入,損失重大,若非依恃我西部廣大之民眾與憑藉其豐沃之地力,何以能奠今日勝利之弘基?而四川古稱天府,尤為國力之根源;

重慶襟帶雙江,控馭南北,占戰略之形勢,故能安度艱危,獲致勝利,其對國家貢獻之偉大,自將永光史冊,奕葉不磨滅。




血與火的澆灌,讓這座城市烙上了不朽的印記。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唐潤明:《衣冠西渡:抗戰時期政府機構大遷移》,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


蘇智良:《中國抗戰內遷實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周勇:《重慶通史》,重慶出版社2014年版


陳中東:《重慶往事》,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最愛君的書正在京東熱賣





為防止走失,請

各位關注我的備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每天來一杯祛濕消腫,過不油膩的生活
乾貨丨不了解這些,再怎麼努力也瘦不下來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