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航母上比欄杆還重要的安全措施,印度航母沒有

航母上比欄杆還重要的安全措施,印度航母沒有

航空母艦相較於其他水面艦艇,安全係數是最高的。現代航母都採用了優異的抗沉性設計,多重水密艙保證了航母在被反艦導彈等武器打擊的情況下依舊能夠不動如山,而動輒數萬噸的身板兒也使得它們不像護衛艦那樣一撞就沉,不管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都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然而,即便在最安全的航母上工作,危險係數卻是所有水面艦艇中最高的。

在航母飛行甲板上,突然崩開的攔阻索可能要了你的小命、艦載預警機飛速旋轉的螺旋槳可能將你絞成碎片、倒霉的飛行員可能將飛機飛歪砸中航母引發爆炸、艦載戰鬥機的發動機進氣道可能將你吸進去、艦載戰鬥機噴氣尾流可能將你吹上天然後砸在甲板上……總之在航母上一不小心隨時都有可能上演海軍版「1000種死法」。

經歷了無數血和淚的慘痛教訓之後,現代航母安全措施基本上已經非常完備了,有防不慎落水的欄杆、有隨時準備滅火的消防隊、還有……為了防止地勤和艦載機被吹到天上的擋焰板。

擋焰板的學名叫燃氣偏流板,我們習慣上將其稱作擋焰板。擋焰板最早出現在航母飛行甲板上,後來噴氣式民航客機普及之後,陸基機場也開始配備擋焰板。現代噴氣式飛機的尾流時速在200公里/小時左右,排氣管附近溫度在1300攝氏度,大型多發民航客機的噴氣尾流區可以綿延近1公里,輕型機跟隨空客A380進場時,至少要保持15公里的安全距離。而即便是雙發戰鬥機,尾流至少也在60米以上,近距離被吹中非死即傷。在寸土寸金的航母飛行甲板上,加力起飛時強大的噴氣尾流不僅能把航母地勤吹走,還可能把跟前的艦載機吹下海,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擋焰板應運而生。

擋焰板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就是依靠一塊兒能升降的平板將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產生的高速高溫尾噴流導向天空,進而避免在其後降落的艦載機及甲板上的地勤人員受到影響。在起降作業的航母上,擋焰板起到的安全作用比欄杆還大。

擋焰板看著沒什麼技術含量,事實上這塊看似簡單的平板還是挺有技術含量的。除了普通的液壓作動機構,擋焰板還需要冷卻系統進行降溫。我們前面說過,噴氣式飛機的尾流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擋焰板近距離被噴溫度上升很快,如果等它自然冷卻的話,會極大影響艦載機放飛效率。因此,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海軍就在擋焰板上率先使用了水冷降溫系統,這套系統通過布設在擋焰板背部的水管冷卻擋焰板,冷卻水源是海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美國海軍現在正逐步淘汰這種水冷式的鋼製擋焰板,換裝太空梭所用的航天技術散熱瓷磚,散熱效果好,拆卸方便,免去了頻繁而複雜的保養,「喬治·布希」號航母就換裝了這種散熱瓷磚。

米格-29K:擋焰板是個什麼東西?沒聽過

雖然擋焰板作用很大,但是對於印度海軍來說,這種東西都是可有可無的,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上就沒有擋焰板。由於沒有擋焰板,「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起飛米格-29K戰鬥機時,甲板後部完全是清空狀態,當然也沒人敢待在米格-29K的尾噴管後面,就算不被吹飛,也應該被熏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機圖 的精彩文章:

中國衛星拍下震撼一幕 外媒:這才是上帝視角
中國殲20發動機技術勢必突破,不會寄希望於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

TAG:軍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