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真的是一位明君嗎?李密:劉禪和他差不多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真的是一位明君嗎?李密:劉禪和他差不多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春秋時期雖然是「禮崩樂壞」的時期,但是比較戰國時期還是要好一些的。戰國時期大國之間的戰爭是為了吞併覆滅對手,而春秋時期大國之間的主要矛盾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春秋時期先後產生五位霸主,被合稱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個,歷代的史家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齊桓公姜小白都榜上有名。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獲得其他諸侯國的尊敬和依附,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平心而論,齊桓公是一位有為的明君。但是實際上他做過的事情非常荒唐,和昏君也差不了多少。

齊桓公不是昏君,他倒是知道自己的缺點不少。齊桓公曾經和管仲說起自己的缺點,主要有三個。其一是喜歡打獵。疏於政事;其二是喜歡喝酒,日夜不輟;其三是好色。其實在古代的男權社會,齊桓公身為一國之君,好色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齊桓公這個缺點實在是太嚴重了,甚至違背倫理綱常,連自己的姐妹的都不放過。

管仲身為臣子還能說什麼?他只能岔開話題,說這些對於君主都不是嚴重問題,只要仁政愛民、英明果毅就夠了。不過這套話明顯是敷衍了事。首先看看這三個缺點。夏朝的太康沉迷打獵,后羿找機會把他趕走,奪取政權,后羿也沉迷打獵,結果被家臣寒浞殺死;儀狄造酒送給夏禹,夏禹嘗過之後疏遠儀狄,說後世一定有因為酒而亡國的君主;沉迷美色對君王來說更是一個致命的缺點。可以說齊桓公完全是亡國之君的所作所為。

這樣一個「昏君」為什麼能成就霸業,全靠管仲和鮑叔牙等人的扶持。縱橫家蘇代說齊桓公之所以能稱霸,是因為鮑叔牙負責內事,管仲負責外事,齊桓公什麼也不管,成天飲酒作樂。也就是說,強大的齊國全靠管鮑支撐,齊桓公只是放手讓他們去干而已。

管仲去世以後,齊桓公不聽他的勸告,重用佞臣易牙、開方、豎刁三人,最後果然深受其累,被活活餓死。西晉人李密曾經評價劉禪「可次齊桓」。他認為齊桓公得到管仲的輔佐成為霸主,但是在管仲去世後任用豎刁導致餓死;劉禪得到諸葛亮的輔佐抵抗強魏,但是在諸葛亮去世後任用黃皓而亡國。所以本質上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正因為管仲的這個千古名相,才讓齊桓公也得以名留青史。

參考文獻:《管子》《晉書》《戰國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到底與樓蘭有何怨恨?樓蘭古國消失之謎,真的是自然災害?
《如懿傳》中,舒妃說出自己出自葉赫那拉氏,眾人為何震驚不已?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