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今天,我們來詳細談一談著名的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它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帶給後世巨大影響的?從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發?

提到這場戰爭,可以說它是任何一部反映中世紀、文藝復興,乃至現代世界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都不可能繞過去的重大事件,比如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茨威格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以及電影《征服1453》等。它為什麼會這麼重要?因為這場戰爭是一個分水嶺,改變了當時整個亞歐大陸的政治格局。在它之後,代表古羅馬法統的拜占庭帝國,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伊斯蘭勢力挺近歐洲,中世紀結束,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開始,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我們如今看到世界的樣子,都和當年那場戰爭有著隱隱約約的關聯。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當然,對於這場戰爭歷來是有很大爭議的,這種爭議甚至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就拿2012年土耳其電影《征服1453》來說,這可是土耳其歷史上投入最大的一部影片,它耗資1700萬美元,在影片上映之後舉國歡騰。而在另一邊的希臘共和國,卻爆發了全國性的抵制和抗議活動。因為1453這個時間點到今天為止,都是一個敏感神經。現代的希臘和土耳其分別是當年拜占庭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者。君士坦丁堡之戰在希臘看來是陷落,在土耳其看來卻是征服,立場不一樣,觀點和視角當然就沒法調和。不過對於我們來講,當然是不必陷入這種爭論,所以在下面的講述中,我們既不談「陷落」,也不談「征服」,就客觀立場給大家還原1453年這場戰爭。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我們在前面講過(沒看的可以先去看看),為了抵禦諾曼人和突厥人的進攻,拜占庭帝國皇帝阿歷克謝向西歐求援,甚至為此出讓了經濟主權,導致了帝國的衰落。並且更糟糕的是,當時一片荒蠻、內部衝突嚴重的西歐,接到了拜占庭的求援,恰好就借著這個機會轉移內部矛盾,向外開展了十字軍東征。

我們今天聽起來,好像「十字軍東征」是一個「光榮偉大」的字眼,但實際上在中世紀的時候,所謂的「十字軍」無非是一群失地農民、落破騎士和宗教狂熱者,他們美其名曰「收復聖地耶路撒冷」,但實際上卻在過境拜占庭的時候,把帝國攪得烏煙瘴氣。甚至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他們攻陷、劫掠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對此時的拜占庭來說,十字軍所帶來的最惡劣的影響,就是嚴重擾亂了帝國延續幾百年的中央集權的管理秩序。十字軍的入侵,把西歐的封建割據傳統強加給了拜占庭,整個國家都被十字軍弄得四分五裂、元氣大傷。在這之後的一二百年里,拜占庭的全部精力,都在收拾西歐十字軍的殘局,而恰恰在這個時候,在帝國的東方,一支力量正在悄悄崛起,這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人。本來他們生活在中亞草原,但由於十字軍東征以後,拜占庭國力衰落,並且注意力全都在西方,所以他們趁著這個機會,大批進入拜占庭境內,不斷蠶食帝國領土。截止到1453年前後,拜占庭已經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周圍可憐的一點土地。

這個時候,拜占庭在位的皇帝叫君士坦丁十一世,這也是拜占庭的末代皇帝,他心裡很清楚:帝國現在已經日薄西山,完全不是土耳其人的對手。不過,當土耳其人向他提出放棄君士坦丁堡,給他一個其他城市來統治,君士坦丁十一世依然堅決拒絕。在他看來這不是一座城池的問題,君士坦丁堡埋葬著歷代皇帝的陵墓,象徵著整個拜占庭的精神,這是從古羅馬時代承襲下來的祖先的榮耀。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而戰場上的另一方,奧斯曼人的統帥是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的時候才僅僅21歲。像他的對手,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一樣,這位年輕的統帥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上同樣背負著祖先的使命。據說奧斯曼帝國的創建者,年輕時候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腰中長出一棵大樹,樹根連接著整個亞歐大陸的四條大河,而一片片樹葉則像寶劍一樣,齊刷刷地指向君士坦丁堡。

在幾百年里,「奧斯曼之劍」的傳說,一直在土耳其的軍隊中廣泛流傳。對於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志在必得。在這裡我們看到,在對待同一座城市的問題上,拜占庭和奧斯曼的立場是水火不容的。除了剛才所說的榮耀問題,為什麼戰爭雙方,尤其是奧斯曼土耳其一方對君士坦丁堡這麼看重?我們如果換成今天的視角,也好理解。奧斯曼土耳其是什麼人?他們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尚武精神,那是不用說的。但如果我們往深了看,從民族心理看,有一點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無論他們建立了怎樣的大帝國,作為一支新興的力量,在內心深處,他們非常渴望被整個世界認可。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怎樣才能被認可?首要的一點就是在法統上取得合法性。怎樣取得合法性?那就是必須拿下君士坦丁堡,因為君士坦丁堡背後代表的是古羅馬正統。這一點,就很像我們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民族建立了政權以後,很多都改姓了劉啊、李啊、張啊這些漢族大姓。比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從大同遷都到洛陽以後,就把鮮卑人的獨孤氏改成劉姓,實行的也是漢化政策。就是想在法統上,取得合法性,你看我跟你們漢族是一家子,方便統治,在歐洲,這個奧斯曼土耳其就相當於一個少數民族,所以他們一直想拿下君士坦丁堡。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所以你看,我們經常說:打仗是需要理由的。這場君士坦丁堡之戰,對拜占庭和土耳其雙方來說,在常規戰役之外,其實是一場法統之戰,也是一場意識形態之戰。不過話說回來,這還只是雙方態度層面,打仗光有堅定的意志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還要靠雙方的戰略、戰術,以及戰爭資源對比。那麼具體來說,這兩方的實力,各自是怎樣的情況呢?很不幸,這是一場實力完全不對等的戰爭。奧斯曼圍城的陸地兵力超過10萬人,除此之外大量用來封鎖港口的海上艦隊,如果算上從其他周邊城市調集來的軍隊,土耳其方面的總兵力20萬都不止。但反過來看拜占庭這一方呢?只有7000人,對,你沒聽錯。到1453年的時候,守衛君士坦丁堡的士兵,只剩區區7000人了,並且這七千人當中還有兩千人是外國僱傭兵。(太長看著累,下一篇接著聊)

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7000人對陣10萬大軍圍城,這仗該怎麼打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文化百科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變法,引發北宋黨爭,最後亂成一團
植物是否具有心智,先來看看它是否具有記憶能力

TAG:六百八文化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