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洛陽墓誌傳奇|| 廚藝出眾官路順——《侯剛墓誌》識讀

洛陽墓誌傳奇|| 廚藝出眾官路順——《侯剛墓誌》識讀

原標題:洛陽墓誌傳奇|| 廚藝出眾官路順——《侯剛墓誌》識讀



《侯剛墓誌》1926年出土於洛陽城東北,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1 善於烹飪得賞識


侯剛(公元466年-公元526年),字乾之,河南洛陽人。《魏書》卷九十三《恩幸》記載:「本出寒微,少以善於鼎俎,進飪出入。」意思是侯剛出身貧寒,毫無家庭背景,只因善於烹飪,所以能出入禁宮,常接觸帝後。


而《侯剛墓誌》則說他是東漢侯霸的後裔,其高祖父為魏昌公、相州刺史,為國家建立功勛;其曾祖父為江陽侯、并州刺史,文武雙全,在關隴一帶有嘉譽;其祖父為平原鎮將,也是聲名顯赫;父親是皇帝左右的親信官員,儒雅好古有清名。


若如墓誌所說,侯剛怎麼也不能算是「寒微」出身,結合我們以前分析的史料取捨原則,大致可以得出傳統史料可靠、墓誌所言虛誇的結論。

不管侯剛出身如何,重要的是,他憑自己的好廚藝,數十年間,博得了多位帝後的賞識,所以一生仕途順利,步步高升。雖然後來因射殺御林軍官員,為御史中尉元匡所彈劾遭貶,但由於胡太后出面,清河王元懌等人提攜,侯剛很快又擔任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等職。


2 樸實剛直獲賜名


侯剛因廚藝出眾得到數位帝後的賞識,再加上其性格樸實剛直,因此他的仕途不僅順利,而且長久,直到後來成為北魏後期的一位重臣。


《魏書·侯剛傳》說他的名字是世宗宣武帝賜的,「世宗以其質直,賜名剛焉」。到宣武帝末期,侯剛已官至太子中庶子,進入中央權力核心。所以,宣武帝去世後,侯剛得以與侍中崔光一起,參與新君繼位這樣的國家大事,他們共同迎立肅宗,這在新君眼中可是居功至偉,對穩定局勢起到了很大作用。如《侯剛墓誌》所言「公乃保迎東儲,克濟屯否」。因此,侯剛的職位又進一步高升。之後,他數次提出辭官,卻沒有得到許可。


侯剛性格剛直,不畏強權。在任御史中丞時,他敢於對違反祖制和規定的官員直接彈劾。《侯剛墓誌》載:「蕃收庶政,惏心斯絕,京師權豪,即不垂手……於時朝政頗寬,貪慾滋生,波及四方,百姓苦不堪言。公平生好善,最痛恨官員貪暴,糾正故吏歪風,多針對豪強貴族。四五年間,民稱大治。」

他還多次向執政的胡太后提出意見和建議。當為人正直的侍中游肇被排擠出京城,要外放到相州任刺史時,侯剛向胡太后諫道:「當日高肇擅權之時,游肇抗衡不屈,先帝所知,四海同見。應當讓他留在京城,輔佐聖主。」胡太后允之。


侯剛曾上奏皇帝,說國家正值多事之秋,興兵打仗,所需頗多,而國庫不豐,所以願將己之俸祿及封邑所產,統統捐獻給國家,以解燃眉之急。這與《侯剛墓誌》「本乎其性,少私寡慾,不修自遠」正吻合。肅宗皇帝對侯剛的行為大加讚賞。


《墓誌》說侯剛「確焉平直,不以貴賤改心;湛然純一,不以顯晦易行」。每至休假之日,侯剛常高坐靜思,不交賓客,門庭簡樸,無異於尋常百姓之家,朝廷官員,也少有來往,家臣外戚,一年到頭,很少能見其面。


3 晚年被貶因姻親


侯剛長子侯詳,是北魏權臣元乂之妹夫。這是在侯剛受寵時,江陽王元繼主動攀親,將女兒嫁給侯詳為妻。

元乂後為領軍,發動政變,幽禁了胡太后,隔離胡太后與孝明帝,他執政擅權,結黨營私,因與侯剛有姻親關係,遂以侯剛為侍中、左衛將軍,後又加車騎大將軍;不久,又加儀同,領御史中尉。


到底侯剛是否與元乂狼狽為奸,又幹了哪些不利於胡太后的事,傳記及墓誌並無明確記載。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胡太后當政後,立即解除了元乂的領軍職務,但她知道元乂心腹多,且多在重要位置上,所以採取權宜之計,以侯剛代替元乂任領軍一職,以安人心。待局勢穩定後,她就貶侯剛為散騎常侍、冀州刺史。侯剛還在赴任途中,胡太后又下詔,數說其罪惡,說他久受皇恩,因微小的辛勤,得到的是大賞,不知報恩,反而與權臣元乂、劉騰結為朋黨,隔離二宮,逼脅內外,不忠不道,附下罔上,莫大之罪,難以原諒,剝奪封爵,再貶侯剛為征虜將軍。


次年,即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三月,侯剛卒於洛陽家中,終年61歲。侯剛的墓誌文是由侍御史譙郡人戴智深撰寫的。北魏時期,很少有墓誌文作者在墓誌中署名的,《侯剛墓誌》就是其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文河洛 的精彩文章:

《滕王閣序》中的洛陽典故||張華秘尋「牛斗之墟」
河洛廣記||十四里坊寫滄桑——洛陽老城記之一

TAG:人文河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