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強敵,他伸出三根手指:給我三天,就打敗他

面對強敵,他伸出三根手指:給我三天,就打敗他

原標題:面對強敵,他伸出三根手指:給我三天,就打敗他


人生在世有幾個十五年,對於只活了41歲的李存勖來說,十五年是他人生近一半的時間了。而他近半生艱難困苦和輝煌燦爛,都將在公元924年的大梁城畫上一個句號。


搞不死的梁王朝

十五年間,晉王李存勖一直在同後梁朱氏做著拉鋸戰,李存勖雖驍勇善戰,屢戰屢勝,但是卻始終無法攻入大梁城贏得戰爭。公元924年二月,梁晉戰場就出現了新的變故,晉國李繼韜心懷不滿,在上黨擁兵反叛,一時山西門戶洞開。但福禍相倚,晉國有人背叛,同樣後梁也有人背叛,梁人盧順密投奔李存勖,給了李存勖一個天大的驚喜:大梁以北的暉州防守力量不足。李存勖立刻命令大將李嗣源率領五千精銳騎兵進攻暉州,李嗣源連夜猛進,幾乎兵不血刃地奪下了暉州城,在梁王朝的心臟插了一刀。



最後的希望,王鐵槍


此時梁國兵力大部被吸引在了上黨,梁帝朱友貞身邊只有老將王彥章,面對暉州之敵,王彥章伸出了三根手指:「只需三日便能退敵!」

王彥章率領兵馬趕赴滑州,隨後兩日接連飲酒作樂以麻痹敵人。到了第二日夜晚,王彥章將士兵分為兩部分,一部在黃河中乘船前進,一部在沿南岸河岸前進。第三日一舉奪下德勝橋,切斷李嗣源的退路,使得其成為瓮中之鱉。晉國好不容易獲得黃河南岸之地都被王彥章奪下來,除了暉州一地易手,梁晉兩國又回到了隔黃河對峙的局面。


晉軍此時只剩下楊劉一個渡口來支撐自己對暉州城的支援,梁軍也乘坐船隻到達了楊劉,雙方就位於黃河南岸的楊劉城展開了爭奪,但是梁軍擁有水面優勢,楊劉城數次幾近陷落。幸虧守城將領李周與將士們同甘共苦,歷經血戰才守住了楊劉。



李存勖問計於自己的謀士郭崇韜,郭崇韜認為梁軍兵力都在楊劉,只需另尋渡口,多線作戰,就可以掌握戰場主動。晉軍依計分兵渡過黃河,各處出擊,襲擾梁軍,迫使梁軍後撤。方才收復的城池又盡數為晉國所佔領,戰場重新回到了晉國佔領暉州之初的情形。


楊劉的包圍圈被解,但是黃河作為天然的防禦工事還存在著,梁帝為了更大發揮黃河的作用,甚至喪心病狂地將黃河決堤,人為製造屏障以遲滯晉軍。而與此同時梁帝還做了一個作死的操作,那就是將前線主帥王彥章調為前鋒,發起對暉州的包圍戰,而前線主帥則由沒上過戰場的段凝擔任。

這個任命是梁帝給予李存勖最好的禮物,李存勖從梁國叛將口中得知,段凝雖然手握重兵,卻智勇皆無,完全是土雞瓦狗之輩。可是晉軍此時同樣是四面楚歌,不論是上黨還是幽州都在遭受梁國的進攻,大軍糧草也難以為繼。現在李存勖唯有攻入大梁城才能扭轉局勢,否則就是身死族滅。段凝雖然不是個好的將領,但是他拒不出戰讓晉軍同樣無法繼續前進,若是孤軍深入很可能被段凝圍而殲之,戰場一時陷入了僵局。



郭崇韜再一次的建議,他認為段凝不過無膽小兒,根本不敢主動出擊,其麾下大軍同樣大而無當,晉軍可以放心的南下。


公元924年十月,李存勖遣散軍屬,遴選精銳,千里奔襲大梁城。到達暉州的李存勖與被圍困多時的李嗣源會和,大軍直接南下進攻在中都休整的王彥章。王彥章毫無防備,措手不及之中大敗被俘。此時大梁城已是晉國的囊中之物。


還在大梁城中的朱友貞聞之大驚失色,段凝援軍遠在黃河岸邊,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抵擋李存勖的大軍,只能悲傷地坐在皇位上惆悵不已。作為梟雄朱溫的兒子,他只能和老臣們抱頭痛哭,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最後只得懇請一位臣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沙陀的時代


李存勖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大梁城,這場持續幾十年的朱李之戰終於在他李存勖手中結束了。但是歡悅不已的李存勖並不知道,自己的皇位並不比朱氏持續的更久,幾年之後李存勖就會因為寵信伶官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但是他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自他之後,五代的皇帝都是沙陀的軍事將領,而文官集團則是以不倒翁著稱的馮道所領銜的,朱氏再也沒有出現在五代的歷史中。


本文作者 :屯墾西路,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本來此人應是開國元勛,十大元帥之一還是他部下,最後卻成俘虜
戰國七雄的楚國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