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提醒】讓「三不開」走開

【提醒】讓「三不開」走開

原標題:【提醒】讓「三不開」走開


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執政時,馬胤孫為相。他的為政之道是「入朝印不開(不理政務),見客口不開(不談國事),歸宅門不開(不接見士大夫及下屬官員)」,時人稱之為「三不開宰相」。顯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平平庸庸,碌碌無為,是馬丞相的處世哲學。


當前,在幹部隊伍中,也存在少數馬胤孫式官員,不擔當、不作為:


有的寧可不做事,也不願擔責,備位充數,尸位素餐;有的不推不動,推推動動,一些工作不僅「濤聲依舊」,甚至今不如昔。


這和「三不開」宰相,並無本質區別。


對待這種「三不開」官員,歷史上也出現過很有力度的治理方法。

東漢的李膺,被派到青州整頓吏治,青州下轄的70多名官吏一起提出辭職,給其施壓。


李膺毫不畏懼,當場批示:抱病者,必須到醫館開出證明,否則,若不辭而別,將被通緝。


不想,提出辭職的官吏施壓更甚,竟然全都開出證明。


李膺毫不手軟,全部批准其告老還鄉,並將騰出的職位,選派清廉有為者擔任。


提出辭職的官吏對李膺恨之入骨,集體上書漢桓帝,說李膺濫用職權,結黨營私。

皇帝責問李膺,李膺把70多人的辭職信和醫館證明呈給漢桓帝,皇帝看後瞭然於胸:既然他們有病,就讓他們回家,永遠養病吧。


《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明確提出:對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根據具體情節該免職的免職、該調整的調整、該降職的降職,使能上能下成為常態。


為民幹事是幹部的天職,不作為的幹部,該問責的要問責,該挪位子的要挪位子。你不作為,以病託辭,好,騰出你的位置,讓你永遠養病。李膺治理官吏的方法,對治理不作為的幹部,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作者:李紅衛)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張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桃發布 的精彩文章:

【薦讀】領導,就是所有人都趴下的時候你還站著!

TAG:仙桃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