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和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書畫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藝術品也成為很多人重要的投資手段,特別是收藏投資書畫要防止誤區、當心陷阱。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一、最不可信的就是頭銜藝術家。收藏投資藝術品,不要被畫家的頭銜所忽悠,什麼書協主席、畫院院長,什麼美術學院教授、什麼專業畫家等等,越是碰到這些吃官飯的專業機構的畫家越要繞著走小心謹慎。為什麼呢?中國的老百姓還很藝術欣賞水平還比較低,容易被「名頭」忽悠,於是這些體制內的「藝術家」們千方百計要混個一官半職,也就出現了某省煤老闆當選書協主席,某省書法家協會有60位副主席的天大笑話。你如果想找真正的藝術家,就要搽亮眼睛,有時高手在民間,當年的齊白石不過是個木匠出身。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二、最不值得關注的就是體制內的所謂名家。現在體系內的藝術家和過去可是大不一樣了。原因很簡單,當代社會,要想在體制內混,靠專業技術難以出人頭地,混得好,功夫都在藝術之外,整天鑽研學術的人也根本不可能當上院長、主席、主任等等,要想考上那些美術學院的碩士、博士,一要憑關係、二要憑外語,專業差點不是問題。這樣的「藝術家」充斥著美術學院、畫院,如果你不加篩選買了他們的作品,只能認倒霉。當然也有真才實學的,但鳳毛麟角,被你碰到的概率極小,因為現行體制對真正的人才具有天然的排斥性,體制內只需要聽話的奴才,所謂根正苗紅的跟隨者。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三、最不靠譜的是靠媒體走紅的所謂專家。藝術品真假問題,好像只有那些所謂的「鑒定家」才明白,真正的鑒定家是那些戰鬥在第一線的畫販子、古董販子們,因為他們一旦走眼,可能就是傾家蕩產,而那些畫院、博物院的「專家」們,整天混跡於名利場中,爭名逐利,為職稱打的頭破血流,哪有時間專研業務?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前不久,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不就是被某省一個造假的農民古董商騙倒,花巨資為國家購買了一件假古董嗎?這樣的笑話在業界不勝枚舉。其實書畫辨偽說開了也簡單,你只要買幾本畫家的畫集,熟悉他的大部分作品,幾乎大部分的偽作都是依據這些畫集為藍本做的,對照一下就真假立辨了,當然也不排除有憑空創作的,這個難度不是一般高,估計幾百年才能出一位這樣的高手,你即使撞大運買到了,也不吃虧,因為這種贗品同樣有收藏價值。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四、最需要小心的的就是機構財團強烈推薦的所謂大師。某財團包裝出來的「大師」千萬要小心,范某和崔某某就出財團旗下,這兩個人一個畫人物,一個畫山水,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俗到家、甜到家、媚到家。這幾乎是業界共識了,那為什麼這麼多年還維持天價呢?因為財團也是騎虎難下,而且利益鏈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繼續玩下去。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在當下中國的藝術圈子裡,要先學會勾兌各種關係,沒有良好的社會關係,你專業技術再好也混不下去,但偉大的藝術家往往都是特立獨行,有著桀驁不馴的個性,沒有這種個性支撐是畫不出特立獨行的偉大作品的,這種個性在民國可以被容忍和鼓勵,但在當今的體制里是沒辦法存活的,所以那些體制內畫家或許會具備一些熟練的技巧,但那是沒有靈魂的,他們已經被完全馴服,精神早已被閹割,充其量只是個畫匠,所以說他們的作品毫無藝術價值,所以,大連萬達的郭慶祥曾說中國的當代藝術絕大部分是垃圾。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五、最不值錢的就是各種機構評選出來的所謂金獎、銀獎。千萬別迷信各種全國性、地方性美術大展、合夥展等評出來的所謂金獎、銀獎……這些獎項有一個硬的評獎標準,就是目標明確、方向正確,方向正確了,藝術就不正確了,然後就輪到花錢運作關係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每一個評獎都是充滿銅臭味的,也可以說沒有一個獎是乾淨的。

當心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誤區陷阱!

總而言之,當下藝術品投資與收藏市場很不健全,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選擇有傳統文化底蘊,有鮮明風格特色、有良好筆墨功夫、有推陳出新意識的藝術家及其作品方為正道!

(知彩守墨:2018.11.23晚;插圖:邊平山 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墨跡本」和「刻本」
曹元偉:圓夢都論書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