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大腦「當機」了?吃下這顆天才都在用的「特效藥」!

大腦「當機」了?吃下這顆天才都在用的「特效藥」!

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

1

手頭上的事情超過3件,就不知道該怎麼著手去做?

2

開會討論問題,別人想了3個主意,你一個都不想不出來?

3

朋友問你中午想吃什麼,你是否常常覺得隨便,都行?

如果以上3個問題,你有一個以上選擇「是」,那麼很可能,你的思考能力,在逐步退化了。

這意味著什麼?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如果你的工作,別人只要花時間和精力,就遲早能完成,那你充其量就是個體力工作者。也就說明唯有保持大腦的活力,才能勝任不被他人輕易取代的工作,才能擺脫體力勞作的枷鎖。

要想擺脫這種可能到來的「危機」,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鍛煉自己的大腦,讓它時刻保持活躍狀態。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種訓練大腦的思考方法,是斯坦福大學創新大師奧利維婭·卡巴恩通過對幾百名創意天才的研究總結出的套路,並將它命名為「蝴蝶思考術」。」 她說:「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會創造『蝴蝶』,只是,我們還不知道創造『蝴蝶』的方法。」

所謂蝴蝶思考術,不是讓我們像蝴蝶一樣思考,而是把創意比作一隻蝴蝶,我們無法預知它翩翩起舞的路徑,但只要我們手裡有合適的工具,比如網兜,就可以捕捉到它,這個過程就叫蝴蝶思考術。而且,蝴蝶思考術還能給你一個框架和一系列工具,它們能增大你獲得突破性靈感的概率

下面,我們通過4個途徑來學習這個思考方法。

1

在兩種模式之間轉換

早在1929 年,神經科學家就發現,我們的大腦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大腦的理性思考常常伴隨著背景噪音。近些年,有研究證實,這些背景噪音會對大腦產生正面影響。

現代人做事偏好有邏輯、有條理、有效率,默認網路卻不是這樣的。默認網路的發現者馬庫斯·拉切爾說:「直到最近,我們都聚焦在讓大腦做特定的事,而忽視那些背景、默認無意識、非定向的活動。」默認網路是我們擁有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卻並非專註於完成任務。

專註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側重執行就是側重可行性。但那些頂尖的演員、明星、創意天才卻是在兩個網路切換的過程中找到突破性靈感的

拉切爾博士在1997 年首次發現了大腦中的默認網路。在沒有任務的情況下,大腦會默認轉到這個模式,因而稱之為默認網路。這種模式從未真正關閉,但會在大腦專註於某個任務的時候平靜下來。任務結束後,大腦又會回到默認模式。比如,在工作間隙抬頭往窗外看,叮叮!大腦就切換到了默認網路;去休息室沏一杯咖啡,叮叮!大腦又切換到了默認網路。

拉切爾博士告訴我們,這種無意識的過程是「人類大腦在大多數情況下的狀態」。所以,默認網路一直都是開啟的,只有在我們集中注意力去完成某項任務時才會被打斷。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默認網路所需要的能量是執行網路的20多倍。

「大腦一直都在活動著,不論你是在清醒狀態還是在睡眠狀態,也不論你是在工作還是在做白日夢,大腦幾乎全天候運轉。」拉切爾博士說。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忙於工作,忙於完成任務,留給天才論壇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在一個崇尚高效執行的社會中,我們連靜下心來坐一會兒的時間都在不斷減少。殊不知,默認網路中的天才論壇對產生突破性靈感非常重要。

19世紀中葉,化學家們試圖找到石油的主要成分苯的分子結構。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凱庫勒(FriedrichAugust Kekulé)給大腦的執行網路下達了任務。有一天晚上,當他關掉了大腦的執行模式,悠閑地在火爐前打盹時,默認網路的天才們給他畫了一張圖,圖中一條蛇正在吃自己的尾巴。

凱庫勒腦中的突破天才們給他提供了一個隱喻,而他的執行網路將這個隱喻解讀了出來:苯是一個環型結構。這樣,凱庫勒將有機化學結構引入了新紀元,並影響了醫藥業的興起。你知道為什麼全球這麼多大型製藥公司都是德國企業,比如默克、拜耳、羅氏、先靈?因為凱庫勒把他的實驗室建在了德國波恩大學。

與愛因斯坦、愛迪生、達利、特斯拉、瓦特以及無數其他領域的創意天才一樣,凱庫勒通過在執行模式和默認模式之間的轉換,獲得了突破性靈感。事實上,拉切爾博士告訴我們,他也是在結束緊張會議之後,在走廊上得到了靈感,進而發現了默認網路。

2

散步,產生突破性靈感的最佳活動

一項實驗結果表明,不論是在室外呼吸著新鮮空氣散步,還是在室內跑步機上對著空白的牆壁走路,都能讓人們產生比靜坐不動時多兩倍的創意。

這項實驗的首席研究員表示:「開始時我認為,只有去室外散步才有效果,沒想到在跑步機上走路竟然也收效顯著。」這項研究還發現,即使在散步結束後坐下來,創意還會持續湧現。「我們知道『走路會議』能夠激發創造力,但是在會議開始前散步也可能有同樣的效果。」

從認知學的角度來說,步行需要執行網路投入一定的專註力,而又不至於牽扯太多。其實,步行是一項複雜的任務,我們需要協調雙腳邁步的節奏、呼吸的頻率和胳膊的擺動等,當然負責平衡的內耳也一直在工作。但我們的大腦是執行這項任務的專家。通過長時間熟悉步行的過程,執行網路會對此感到毫不費力。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步行能激發大腦的活力。血流量的增加能引發一系列奇妙的腦部變化,包括分泌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和其他生長因子。它們能促進新神經元的產生和新突觸的形成,還能強化現有的突觸。

人們對於開放式辦公空間的理念褒貶不一,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開放式辦公空間的牆和桌子更少,更有利於走動。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開放式辦公空間對創造力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方便大家經常走動,這樣做會讓人們的創意產出增加60%。達爾文家門口有一條著名的400 米長的「沙路」,這是他邊走路邊思考的地方。散步對於達爾文思考問題太重要了,因此他有時甚至會用解決問題時走過沙路的圈數為問題命名。

創意散步

首先要明確問題所在。把遇到的問題搞清楚,是尋找答案的第一步。

審查原材料。閱讀你收集的最新信息,檢查一下之前所做的筆記。

設定目標。你散步的目的是要解決某個困惑,還是僅僅放鬆一下?

留意周圍。你可以稍稍走神,但不要完全忽略沿途的景色。

帶上筆記本。一定要確保可以隨時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手裡拿一個東西。硬幣、石子、紙夾或者《星球大戰》的卡通小人都可以。我們的手會傳給大腦很多信息並激發大腦的思考。亞當·齊亞就經常一邊把玩著魔方,一邊思考問題。

及時停下來記錄靈感。不要僅僅享受獲得靈感的喜悅,而讓靈感只在腦海中閃現。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比忘記一個好主意更令人痛苦的了。

這裡有一點要明確:你不會只是散了一次步,就能奇蹟般獲得突破性靈感。散步只是創造了條件,要想產生突破性靈感,還需要做許多事情。

3

改變環境,激發突破性靈感

天才的辦公桌都亂成一團,這種刻板印象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創意模式混亂無序,而無序有助於創意。事實上,這種混亂有時是必須的,就像我們喜歡的一位合作者所說的:「混亂是必要的。」

與用排列整齊的樂高積木搭造房子相比,從一堆混亂的樂高積木中選擇積木搭建出絕妙的建築是否會讓你覺得更好玩?在玩積木時,我們都有一種想先把積木弄亂,然後再從中選擇材料搭建積木的衝動。事實上,整齊有序有利於提高產量,卻不利於激發創造力。

有位發明家的家裡有兩個工作室,一個整潔有序,而另一個亂成一團,後者就是用來激發他的創造力的。同樣,許多高科技公司為他們的員工準備了活動室,裡面甚至還有一些大人玩的玩具。你應該尋求可控的混亂,它能激發創造力,但不妨礙生產力。

一位年輕的創意天才告訴我們,他會定期把屋子裡所有的東西弄亂,然後再把它們擺放整齊,過幾天再弄亂,再擺放整齊……雖然這快把他的室友逼瘋了。

改變你的所處環境

擺放稜鏡,結合光線、色彩和移動運轉帶來的刺激效果。

把大自然的元素搬到你的創意空間里,比如植物、岩石或一個小噴泉等。

爬樹。是的,我們沒開玩笑。你可能很長時間沒有做過這件事了,而這正是應該爬樹的原因。從一個奇怪的角度看世界能幫我們打開新的視角。

如果你住在城市,就到高層建築的頂樓四處眺望。如果你所處的建築的公共空間有窗戶,那就走到窗前向外看。你也可以去同事的辦公室看看不一樣的景色。從新的視角凝視窗外,看看有什麼不同:街道布置得怎麼樣?樹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河流經過?如果讓你設計這個城市,你會怎麼做?

同樣,以上建議對你的作用可能不盡相同。有人在坐飛機時會產生好點子,有人是在洗澡時,還有人是在做園藝、跑步甚至靜坐時獲得靈感。有人習慣於通過畫畫捕捉靈感,有人是在看電影、隨意閱讀甚至做飯時獲得靈感。有人喜歡看街景、海洋或走進森林,有人願意去沙灘漫步,有人則喜歡背靠大樹坐一會兒。

重要的是,辨識出自己容易獲得突破性靈感的環境,並讓自己經常置身於其中。

4

嘗試愛因斯坦的思維鍛煉方式

愛因斯坦非常善於做思維實驗,他會想像宇宙的真實情況並推理宇宙的未來。這樣的思維實驗有助於促進聯想思維,你可以嘗試以下的思維實驗。

重力:想像一下,如果重力將在晚上10 點後消失,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我們的床會飄到天花板上嗎?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運動習慣和運輸方式?人們會在用網覆蓋的樹上舉行聚會嗎?是否會興起一個製造網的新行業?如果這些網壞了導致人們在空中飄浮了一夜,賣網的人會被起訴嗎?會不會有電影講述人們飄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然後找到了真愛?青少年會故意破壞網去冒險嗎?

社會規範:假設被人惹惱後踢對方是合法的,世界將是什麼樣子?如何證明那個人真的惹惱了你?有沒有專門的法庭來判定你是否真的被惹惱了?你可以用多大的力氣踢別人?是否會出現一種踢人不會留下痕迹的鞋?是否會有一個社會和平運動來制止這種行為?

年齡:想像一下,如果你突然得知能活到130 歲並且健康狀況良好,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你可能會想:「等等,我以為我要活到……」這也許只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想法,但人們總會這樣不自覺地設定期望。你發現自己已經習慣於把這種期望作為衡量指標了嗎?試著想像一下130 歲時,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這將如何影響你的決定?你會一直待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嗎?你會維持你目前的婚姻或朋友關係嗎?如果每個人都能活到130 歲,社會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每個人都會有不止一次的婚姻嗎?人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生孩子?由於壽命延長而人口過剩,每個人還會有平等的生育機會嗎?人們生育子女的權利會被剝奪或出讓嗎?

魔法:也許你聽說過空中城市的故事,人們在空中行走,人行道一層層地懸掛在高空。或者有一個城市,那裡只有密密麻麻的管道、噴頭、水池和金屬閥門,看上去就像一個懸掛的迷宮。還有一個城市,那裡交易的貨幣是記憶,如果你想購物,就要通過交換記憶來實現。現在,如果由你設計一個神奇的城市,它將是什麼樣子?那裡的人們如何交流,那裡的法律和道德規範又是什麼?以下就是可以進一步增強神經可塑性的一個方法:想像你在一個場景中,就像在一個虛擬現實中扮演遊戲角色一樣,你走在街上,打開門,左右觀望新事物,然後把手舉起感受風的流動。想像你正走在繁華的街道上,時刻注意著交通變化。

《創意天才的蝴蝶思考術》

[美] 奧利維婭·福克斯·卡巴恩 朱達·波拉克 著丨湛廬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年9月

—END—

2018第五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

暨中歐第七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

幸福與財富

12月9日-10日 | 中國·深圳

年度經典巨獻

與您榮耀共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虎媽教育不出有毅力的創二代
解密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