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文/風雪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相對於枯燥的古文記載,很多人喜歡看記敘有趣的小說和電視劇來了解歷史,但是大家要知道這些都是做過改動的。小說和正史有很大區別,為了吸引讀者眼球情節會做一些修飾。作者也會對自己比較喜歡的歷史人物多下一些功夫描寫。

各人都會有各人的喜好,作者在看過史書之後肯定有喜歡的人或者不喜歡的人。對於偏愛的但是結局不是很好的就會多用些筆墨,而對於那些在作者眼中不是很重要的人肯定就會在篇幅上更加吝嗇一些。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就比如麹義,他在小說當中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炮灰路人甲。在和趙雲的大戰當中,還沒有衝過去就被一槍刺死,就此結束了他的人生。

只不過結束的不是他真正的人生,歷史上的麹義是袁紹手下的第一員大將,而且他的作戰方式就是當時那個時代騎兵戰士的剋星。

騎兵部隊的優勢十分大的,對於步兵來說,對面軍隊要是有很多騎兵的話就會很難打。步兵對於騎兵也是十分畏懼的。打仗的時候,騎兵部隊能夠時時刻刻調整作戰方向,去攻擊對方防守力量薄弱的地方,但是步兵就不心煩了,跑來跑去力氣都沒了怎麼打仗。

騎兵的速度還有高度優勢,馬匹衝過來的時候的衝擊和打擊,都是非常強大的突擊力量,步兵面對這種情況都是沒有辦法迅速做出反應的。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在公元191年的時候,袁紹佔據冀州,公孫瓚在幽州,兩人相望對峙,戰爭一觸即發。但是比較一下兩個人的勢力,兩個人各有出彩。袁紹出身名門,手下的謀士和將士眾多,擁有政治優勢;公孫瓚確是擁有著絕對的兵種優勢,他是漢末十分出名的將領,在幽州和蠻族打仗出名,他有一支十分出色的騎兵軍隊,叫做白馬義從。

公孫瓚擁有數萬軍隊,其中有一萬就是這支騎兵部隊。想像一下那個場面,近萬騎著白馬的將士上戰場殺敵,英姿颯爽。

那麼一萬是什麼概念,我們拿幾個例子來具體的對比一下。呂布除了他自己的英勇,也就是手下的一支騎兵最出名,但是在他救劉備的時候,就是「轅門射戟」那次,僅僅帶了二百騎兵。就算是到了生死關頭,被圍困在下邳的時候,他派出來和曹操作戰的也只是一千騎兵。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袁紹打敗公孫瓚之後佔據了冀州、并州、幽州和青州四大州之後,成為了漢朝末年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閥,幽州盛產戰馬,但是在官渡之戰當中他能夠帶出來作戰的也只是一萬騎兵。鍾繇為了支持曹操,在關中和河西用最大的能力搜羅了一些戰馬,僅僅兩千。

曹操在長坂坡追擊劉備,派出五千騎兵;夷陵之戰當中,劉備帶了兩千騎兵,孫權覺得軍情不妙,連忙向曹丕請求支援。注意一下那個時代士兵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多,一場戰爭當中十萬真的就已經算是多的了,在曹操最重要的一場戰爭當中也僅僅能調出來兩萬人的軍隊而已,因為那個時代戰亂人口減少實在是太可怕了。

從上面這些例子大家應該都能看出來了,一萬這個數字對於三國那個時代已經是極其龐大了,就算說它是一支最龐大的騎兵部隊也不過分。在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時,幽州鐵騎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公孫瓚如今也是佔據幽州,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了劉秀。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袁紹和公孫瓚在公元192年開始了河北主權的爭奪戰,公孫瓚帶了四萬軍隊,其中就包括著一萬騎兵部隊攻向冀州。袁紹派麹義迎擊,麹義帶八百步兵,一千弓箭手做先鋒。

最開始公孫瓚看到麹義帶了這麼少的人,就命令一萬騎兵分成兩路,左右夾擊他們。但是麹義的手下經常在涼州,對於騎兵作戰十分了解,接觸騎兵威脅也很有一套。麹義命令八百重兵趴在盾下,等著敵軍靠近的時候,弓箭手突然發箭,步兵大吼。

公孫瓚的騎兵全部都是輕騎兵,面對著重弩根本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面對這麼突然的打擊,這群沒有受過什麼威脅的騎兵都亂了陣腳,頓時引起整個公孫軍隊的崩潰。麹義趁著對手慌亂無主,帶著軍隊追殺。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公孫瓚試圖抵抗,但是還是被麹義擊敗,麹義進入公孫瓚的根據地,將他的帥旗都拔了下來。從這場戰爭之後,公孫瓚的白馬從義損失慘重,昔日的輝煌再難重現。戰爭的主動權也被把握在了袁紹的手裡。

之後袁紹再派麹義帶著十萬大軍圍剿公孫瓚,公孫瓚徹底失去了戰爭的勝利希望,等待他的也只有滅亡了。麹義幫助袁紹解決了他最大的敵人,立下了赫赫戰功,只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個人實在是太驕傲了。

麹義雖然有著戰功在身,但是他不屬於袁紹嫡系。有了功勞的他就不把主公放在眼裡,袁紹擔心他日後可能會對其造成威脅,就隨便找了一個借口把他殺了,還把他手下的軍隊兼并了。

此人擊敗三國龐大騎兵白馬義從,卻被自己主公隨便找個借口給殺害

人們常常說帝王無情,對於立下戰功的將軍們太殘忍。

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殺掉他們,將軍起反心是十分容易的,還有他們在戰場上帶兵打仗,會有幾萬將士對他俯首,為了穩固皇權,君主們一般是不會把主動權放給功高蓋主的將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4千年前的石碑,上面有77個蝌蚪字,郭沫若鑽研3年,認出了3個字
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中國最重玉石:重達7噸,耗時8年雕刻成功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