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中庸》據傳為是孔子之孫子思所書,所謂中庸,宋代程頤解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

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出自《禮記·中庸》。君子之所以能夠做到中庸,那是因為君子可以隨時做到適中。

二、《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出自《中庸·正心》。《詩經》中說:「在祈禱進俸的時候沒有言語,也沒有任何爭執」因此君子不用去賞賜東西,人名也會互相勸勉;君子不用去發怒,人民也會心生敬畏。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自《中庸·治國》。要廣泛的學習,審查詢問難點,慎重思考問題,明確地辨別事物,踏踏實實的去完成。

四、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禮記·中庸》。極其誠信則可以預知未來。誠信是人生之本,只有擁有誠信,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才能促進個人的成功,而失去誠信就會使自己變得軟弱無力。可以說誠信是智慧,而喪失誠信則是愚蠢。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五、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庸·正心》。人在還沒有發出喜怒哀樂這些情感的時候,心中處於「中」的狀態,而當人們處於紛繁的事務中時,心中便會產生各類情緒,這些情緒符合人的心理,這樣便達到了「和」的境界。

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

《中庸·正心》。君子不會去抱怨上天,也不會去抱怨別人,因此君子能夠身處平靜之地,等待天命的到來,而小人常常冒險去妄求非份的利益。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禮記·中庸》。品德高尚的人不埋怨蒼天,也不怪罪他人。人生會遭遇許多挫折和失敗,面對挫折和失敗是勇敢承認、理智對待、努力檢討自身,還是怨天尤人、把責任歸罪於外因?這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分水嶺,只有那些能夠正確對待自己,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的人,才能從失敗走向成功。

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出自《中庸·治國》。別人用一份的才能變可做到,我需要去使用百分的力氣,別人用十分的能力能夠做到,我需要使用一千分的努力。如果能夠遵從實行中庸之道,那麼即便是愚蠢的人,也會變得聰明,即使柔弱的人,一定也會變得強大。

《中庸》九句傳世名言,句句蘊含深意,值得反覆品讀

九、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叄矣。

出自《中庸·誠意》。只有天下至誠的人,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只有能夠充分發揮自己本性的人,才能發揮天下所有人的本性;能夠充分發揮所有人本性的人,才能發揮所有事物的本性,能夠發揮萬事萬物的本性時候,便可以使得天地萬物演化和發展;能夠使得天地萬物演化和發展,便可以與天地並列在一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張耒八首經典古詩詞,清新流麗,纏綿悱惻
《戰國策》里的十句精華,通古今,曉人情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