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出價1230萬,在日本買了一隻錦鯉

她出價1230萬,在日本買了一隻錦鯉

本刊記者 張惠蘭 / 文

「1.82億(日元)」。有台灣「錦鯉女王」之稱的鐘瑩瑩端坐台下,甩出食指示意加價100萬。兩米之外,被人群簇擁著的成田養魚園園主成田隆輝似乎想儘快結束「戰鬥」,比了個剪刀手,出價兩億,現場一陣歡呼。

10月4日,日本廣島阪井養鯉場,一場錦鯉拍賣會,吸引了全世界錦鯉玩家的關注。

拍賣會的主角是一條9歲,長1.01米的紅白錦鯉,名為「S傳說」。去年2月,它為主人一舉拿下日本錦鯉品評最高獎後,又被阪井魚場買回作為種魚。一年多來,世界各地的頂級玩家一直追蹤著它的動態,直到拍賣的這一刻。

拍賣場上聚集了上百名摩拳擦掌的代理人和玩家。競拍者範圍也迅速縮小,最後成了鍾瑩瑩與對手一對一的膠著戰。

面對成田隆輝的2億叫價,鍾瑩瑩依然穩坐,繼續追加,「2億100萬」、「2億200萬」、「2億300萬」,電子計數牌上的數字終於停住,主持人開始倒數,現場所有人都屏息而待。

「Three!Two!One!」拍賣槌落下,全場觀眾迅速把手機攝像頭轉向鍾瑩瑩。錦鯉拍賣史上最高紀錄誕生,約合人民幣1230萬。

10月10日,鍾瑩瑩以凱旋姿態回到了台灣地區的家。接受採訪時,她說自己只是代理,真正的買主其實是大陸一位企業家。她拒絕透露該企業家的身份,只是告訴本刊,自己早年在台灣經營家族魚場,如今轉型成了代理人,半數客戶來自大陸,每月亦有一半時間輾轉大陸各省市。

別墅的主人是錦鯉

這場激烈的拍賣會,彭家煌是捧著手機看完的。他有十年錦鯉玩家經驗,以往每年這時候都要到日本選購錦鯉,但今年因工作忙碌缺席。

在一套帶院子的房子里養魚,曾經是彭家煌的夢想之一。他今年54歲,還能回憶起剛上小學時,偷偷在床底下養金魚的快樂時光。二十歲出頭,他到深圳闖蕩,直到十幾年前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算是正式邁入「成功人士」的行列。

此時,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挖魚池養魚。

2014年11月7日,廣 東中山,2014年中山漁博園國際觀賞魚品評會暨國際錦鯉銀杯賽上,工作人員抬著參賽的錦鯉準備放入魚缸內(@視覺中國圖)

廣東是中國率先引進錦鯉的省份,錦鯉養殖氛圍在當時已很濃厚,每年還會舉辦各種錦鯉品評大賽。

錦鯉為雜交魚種,有「觀賞魚之王」的稱號,最早由中國傳入日本,在日本養殖業者兩百多年的培育改良之下,已形成花色穩定的不同品種,其中紅白、大正、昭和最為知名,體長者可達1-1.5米,壽高者可達60-70年。

在中日建交史上,錦鯉也是兩國友好的象徵。1973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把一批錦鯉贈予周恩來總理。1997年,為慶祝兩國恢復邦交25周年,日本對華友好人士平澤要作更是給「中國人民」送了108條錦鯉。

作為一種大型化的觀賞魚種,錦鯉不同於其他可用缸養的觀賞魚類,繁育密度不可太大,又須有足夠空間讓人從上而下觀賞其背部獨特花紋,真正的玩家都會在自家院子挖池飼養。

彭家煌四處尋找能夠讓他養錦鯉的別墅,最後等於是「專門為了養錦鯉,買了一棟別墅」。300平米的院子,多半被他拿來興建魚池,四個魚池養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條錦鯉,最大的九歲,最小的半歲。不僅如此,由於在日本購置的錦鯉到香港無需檢疫,他還在香港一處叫牛潭尾的郊野,租下35畝地,雇了兩個人專門看護家裡養不下的錦鯉。

「幾千上萬條吧。」彭家煌說,他有時下了班就會兜過去看看。

養錦鯉,是一件耗資巨大的愛好。除了購買錦鯉的高額花費、佔地面積很大的魚塘,飼養也是一筆不小開支。在彭家煌這些資深玩家看來,錦鯉的長勢、品質與飼養方式密不可分。為了照料好院子里這一百多條錦鯉,他每天要投喂十公斤魚糧,每斤魚糧68元,這還只是中等品質的。除了「主食」,他還會給錦鯉喂各種點心和營養品——一買就是兩百公斤的南極蝦、野生蜂蜜、最好的蛋白粉,「你感到最不可思議的,能想到的好東西都給它吃」。

彭家煌家人如今都生活在美國,他自己一年只有一半時間在國內,常常只能透過院子里的六個監控探頭,照看自己的錦鯉。如此一來,養魚成了家中保姆的主要工作,錦鯉則成了這座獨棟別墅的真正「主人」。

甘願為錦鯉豪擲千金的不乏其人。據報道,馬雲、香港前特首曾蔭權都是錦鯉發燒友。近年日本的各大錦鯉品評會及拍賣會上,中國玩家的競爭力亦是無人能與之匹敵。

十年兩重天

在台灣家中呆不滿一天,鍾瑩瑩又飛赴山東高唐,以嘉賓身份出席一場由當地政府主辦的錦鯉大賽。

這個位於山東西北部的縣城,看到了錦鯉背後的商機,2015年,打出「中國錦鯉第一縣」的名號。

現年41歲的鐘瑩瑩學美術出身,26歲那年因父親投資土地失敗,她回到魚場繼承父業。經過幾年奮鬥,她把錦鯉成功推向歐洲市場,帶回了「台灣錦鯉女王」的美名。六年前,她通過到大陸投資的台商朋友,認識了不少有同樣需求的大陸企業家,因自家魚場的錦鯉供不應求,鍾瑩瑩慢慢做起了代理人的生意。

看到無數富人爭搶錦鯉的場面,人們很難想到,剛剛進入中國時,錦鯉曾遭遇無人問津的尷尬。

中國錦鯉養殖業的起步要從1983年算起,一位名叫蘇鍔的香港商人,將已在國際市場上流行的現代錦鯉引入廣州,和廣州市園林局花木公司合作組建公司,在當地興建養殖場。這家公司的負責人、後來被譽為「中國錦鯉第一人」的許品章,曾撰文描述起步的艱難:許品章拿著錦鯉到沿海城市推廣,卻被說成是「花鯉魚」,不值錢。1986年,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許品章統共才賣出十尾小魚,買主還是同一個人。

周學勇就是上世紀80年代為數不多的玩家之一。1990年,他乾脆辭了銀行的工作,和幾位魚友合作開起了養殖場。他向本刊回憶,90年代中期以後,廣東的富人群體顯現,買別墅的也多了,再加上當地素有養魚的傳統,錦鯉才總算有了穩定市場。

錦鯉養殖之所以在國內蔓延,和它的美好寓意也不無關係。香港人重風水,養殖錦鯉要早於內地,也影響了臨近的廣東。

「水庫就是財庫,財庫要深幾尺才是吉祥,」鍾瑩瑩說,「老闆做生意的總是寧可信其有吧。有的老闆一開始為了風水弄個池塘養幾條魚,養著養著看出興趣來。」

黑龍江哈爾濱鑫泓錦鯉銷售部負責人李龍也有體會。他認識一位畫家魚友,曾三次來魚場選購錦鯉,每次都有一條紅色錦鯉朝他游過來,畫家原本另有屬意,但又覺得與這條紅色錦鯉頗有「緣分」,就買了回去。沒多久,畫家竟一連碰上三件喜事。那之後,這位畫家每回到魚場來都必定要帶些小禮物來答謝。

在這些富人看來,花紋不同,寓意也會有所不同。李龍介紹,一種名叫「丹頂」的錦鯉,通體雪白,頭上一點紅,象徵「鴻運當頭」,尤其受從政人士喜愛;另有一種喚作「白寫」,白底之上有黑色花紋,「風水上來講有擋煞和鎮宅的作用」。除了花紋之外,有些買家們在數量上也非常講究。他透露,之前也遇到過等待升遷的官員養七條錦鯉,「因為那個叫七上八下嘛」。

錦鯉養殖的風氣由南慢慢擴散到北方省份,要等到2000年之後。據周學勇介紹,「廣東以外的錦鯉熱潮大概也只有十年左右吧」。

處於這場熱潮里的富人們,一開始,自然把目光投到了日本。

每年十月冬季來臨前,日本各家魚場都會把室外土塘的錦鯉挪進室內,消毒殺菌後進行銷售,由於客戶太多,實力強大的魚場通常會預先貼出魚的照片,舉辦拍賣會。鍾瑩瑩的工作就是把照片整理好,發給喜好不同、付款能力不同的客戶。客戶選定之後,她再以顧問身份,飛赴現場競拍。去年「S傳說」獲獎後,幾乎每個客戶都請她留意,以至於她每個月都要飛到日本觀察這條錦鯉的長勢,再跟客戶們報告。

本世紀初,因日本爆發錦鯉皰疹病毒(KHV),國家質檢總局於2003年起暫停了日本錦鯉的進口。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在日方要求下,國家質檢總局曾特批5尾來自日本新潟縣的錦鯉進入日本館展出。此後,日方多次提出希望恢復錦鯉輸華。經過幾年的交涉和準備,2016年,中國終於再度恢復日本錦鯉的進口,但還是進行了嚴格的限定。

但這十幾年間,日本錦鯉入華的路徑並沒有被完全阻隔。李龍告訴本刊,在進口恢復前,日本錦鯉主要從香港走私進入內地。然而,因正規過關檢疫程序繁瑣,國內具備隔離資質的魚場又不多,恢復進口後,仍有人願意冒險。今年1月,深圳海關破獲一宗進口空車走私日本錦鯉案,查獲23條大型名貴錦鯉及魚苗一批,最長的達一米。

血統

2014年8月22日,菲律賓馬拉汶,公園主人Manny Tangco與日本錦鯉嬉戲(@視覺中國圖)

「世界上沒有一條錦鯉是一模一樣的。」彭家煌說,院子里的每一條錦鯉都得來不易。既有朋友轉讓,也有國內拍賣所得。尤其到了拍賣場,看到的錦鯉永遠是自己沒有的,「所以有時候就拚命地跟人家爭,最後就不理性了。」

他不願透露自己購買錦鯉的價格,但據他介紹,現在國內拍賣會上,十幾二十萬的錦鯉比比皆是。再加上富豪們的眼光越來越高,看上的魚往往價錢高得「嚇人」。所以,彭家煌現在買的多是兩三歲的小魚,「賭它的未來」。

這時候,血統就成了一個關鍵因素。

日本魚場在繁育錦鯉的過程中,會著意挑選性狀優質且穩定的錦鯉作為種魚,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血統。這次拍出天價的「S傳說」其實為阪井魚場紅白錦鯉血統名之一。彭家煌和阪井魚場主人阪井健太郎相熟,據他所知,這條「S傳說」的「媽媽」已經不在了,除了將之作為種魚傳遞優良基因外,阪井魚場每年也都會在這一基礎上嘗試改良創新。

彭家煌說,自己的很多錦鯉也都是「名門出身」,有大日魚場產的以健碩著稱的「力道山」,還有阪井魚場另一支以風姿綽約著稱的「日本小姐」。

相較日本,國內錦鯉養殖歷史不長,目前還沒有形成風格穩定的血統。鍾瑩瑩向本刊透露,她的客戶高價買下「S傳說」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提升國產錦鯉的品質。除了玩家外,不少國內魚場也紛紛從日本購入種魚改良自家錦鯉品質。

當然,有了好的血統,也不一定能成為頂級錦鯉。一條母魚每次可產三十萬到五十萬尾小魚,層層篩選到最後,只有極少數後代能完全承繼上一代的出色表現。

「就像我們的兄弟姊妹,可能你的哥哥會長到一米八,弟弟卻不可以。」彭家煌說,因而,在錦鯉小的時候,行家會根據眼距、頭長、身材比例等來判斷這條魚未來的長勢。一條冠軍魚的誕生,跟玩家的運氣、眼光,以及後天的飼育方法都密不可分。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些少年就是中國青春片男主角該有的樣子
成年後的生活像參加選秀,經常第一輪就慘遭淘汰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