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縱橫合擊、輾轉剔抉、張網捕魚:岡村寧次對中國游擊戰的戰術

縱橫合擊、輾轉剔抉、張網捕魚:岡村寧次對中國游擊戰的戰術

文|白孟宸

1942年,是抗日戰爭中敵後根據地最難熬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日軍為了加強對強佔中國土地的控制,完成以戰養戰的目標,先後對浙贛地區、華北、山東、湖南等地發動大規模攻勢。

與正面戰場的浙贛戰役和第三次長沙會戰相比,由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1942年執行的反「掃蕩」作戰,因敵我力量懸殊,顯得尤為慘烈。其中日軍在1942年5月1日開始對冀中進行的「五一大掃蕩」給冀中敵後抗日根據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破壞,對隨後幾年冀中的抗日形勢以及我軍的戰略戰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42 年,反「掃蕩」中的晉察冀民兵在花塔山利用地形狙擊小股敵人,打擊日寇

當日軍中著名的「中國通」岡村寧次接任北支方面軍司令後,針對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的特點,結合自己對中國社會和軍隊的了解,制定了所謂「縱橫合擊」「輾轉剔抉」「張網捕魚」等戰術,妄圖一舉肅清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裝,實現建立「大東亞聖戰」總兵站基地的圖謀。

1942年4月,日軍制定了5月大規模「掃蕩」的完整計劃,以呂正操指揮的冀中軍區為主要目標,決定實行「突然襲擊的包圍作戰」,在摧毀根據地的同時輔以政治、經濟、思想等多方面政策,爭取將根據地變為日軍佔領區。

4月28日,日軍在北支方面軍兵團長會議上正式下達於5月1日對冀中進行大「掃蕩」的命令。「掃蕩」作戰共分為三期,第一期從5月1日開始後約10日,白瀧部隊在滹沱河北岸,小川部隊在肅寧、河間,獨立混成第9旅團在石德路南側,同時展開「掃蕩」。目標是將八路軍壓縮在滹沱河、滏陽河和石德路構成的三角地帶中。同時41師團利用鐵路線向邯鄲、舜德方向佯動,隨後轉至石德路沿線快速展開。

第二期作戰從5月11日開始持續約5天,第41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9旅團從石德路向北推進,白瀧部隊從滹沱河北岸向南進發,小川部隊則從肅寧、河間向饒陽前進,進一步壓迫八路軍,並伺機在三角地帶全殲中國軍隊。

第三期作戰從5月16日前後,延續約25天。共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繼續分區「掃蕩」,盡量消滅八路軍有生力量,並破壞根據地。第二階段延續15日,開始在根據地進行所謂「治安工作」,第41旅團轉往其他區域。

為了欺騙冀中軍區,日軍在發動「掃蕩」前進行了一系列佯動:4月25日至26日,駐守平漢路的第110師團白瀧里四郎旅團對八路軍北嶽軍區楊成武的部隊發起突襲。4月29日,原駐津浦線、德石路的日軍吉川、林芳兩個旅團突然對駐武城的八路軍冀南軍區宋任窮的部隊發起突襲。這些佯動雖然沒能徹底欺騙冀中軍區,但確實令部分指戰員有了麻痹思想,對日軍大軍壓境的境況估計不足。

1939年時的晉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

就在日軍制定「掃蕩」計劃的同時,八路軍冀中軍區也在總結以往反「掃蕩」經驗,準備迎接日軍的大規模「掃蕩」。4月下旬,冀中軍區司令呂正操和冀中區黨委書記黃敬召集沙克、張學思等軍區負責人開會,最終確定主力突破敵人包圍後從內線轉外線,轉往山區和敵人後方,「與敵人換防」。而地方部隊則留在根據地「跟敵人轉」,分散隱蔽,相機殲敵。這一計劃基本符合1942年2月八路軍總部指示各地反「掃蕩」作戰中「當敵主力進入我腹地後,我主力部隊應大膽地向敵之重要交通線上,特別是進攻我根據地敵之後方乘虛積極活動」,「另以一部兵力配合各地方部隊和人民武裝,向深入我腹地之敵開展大規模之游擊戰爭。」

為了保證轉移方便,冀中黨政軍機關開始精簡,將幹部和人員分散到基層,與軍民一起堅持反「掃蕩」。為保護總部機關,冀中軍區七分區最擅長堅守的老17團改隸呂正操親自指揮,負責掩護軍區、區委和行政公署機關人員安全衝出敵人包圍圈。

從兵力對比來看,冀中軍區原定計劃要主力跳到外線是比較符合敵強我弱的現實情況的。冀中軍區在1942年以後對「五一大掃蕩」進行總結,判斷日軍「調集其直轄部隊41師團和獨立第9旅團的主力,以及110師團、26師團、獨立第7旅團各一部共5萬餘人(不包括偽治安軍和警備隊)」,當然這一估計似乎對日軍兵力有所誇大。據程子華後來回憶,認為日軍「使用了4萬以上的兵力,表現了前所未有的毒辣和陰險」。總的來說日軍動員部隊應該不足20個大隊,總兵力在2萬左右。而冀中各軍分區野戰主力部隊不足1.5萬人,雙方裝備差距更為明顯。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容易受驚且視力很弱的馬是憑藉什麼進行比賽的?運動曾一度遭廢止
雖有自己算盤,但杜聿明的方案卻成淮海戰役國民黨唯一翻盤的機會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