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個皇子正在打得你死我活,這個皇帝還在海池泛舟?

三個皇子正在打得你死我活,這個皇帝還在海池泛舟?

原標題:三個皇子正在打得你死我活,這個皇帝還在海池泛舟?


唐朝建立之初,歷經諸多磨難的華夏大地終於回歸平靜。長安城中萬家燈火通明,百姓開始安居樂業,幸福的日子已然來臨。可是,在平靜的日子剛剛到來之時,一場驚變卻已在暗地裡醞釀,只等時機成熟之後,便會如平地驚雷般炸響,只是時間問題。


李淵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1.


唐高祖李淵自起兵以後,雖說經歷了些許波折,但最終還是成功建立大唐,並一統全國。只是,作為半路出家的皇帝,他的性格仁慈,沒能處理好兩個兒子的關係,也未能將二者的職能進行一個更優的規劃。


李建成是李淵的長子,也是他欽定的太子,國家未來的儲君。在國家未定之時,他主要負責的卻是內政。李世民作為李淵的次子,只為秦王,卻負責對外征戰,除盡強敵。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國家建立之初,疆土是靠打下來的。誰的戰功卓著,誰就更有威望。很顯然,作為長子的李建成,他的威望已經無法與秦王李世民相比。這樣的客觀事實,註定了二者之間必有矛盾。


這個局面,誰要負主要責任?


無論是為父,還是為君,李淵似乎都不可推卸。


李建成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2.


終於,在一個寧靜的早晨,秦王李世民帶著跟自己打天下的文臣武將來到了玄武門下,早早做好埋伏,只等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來到,便是一場毫無懸念的伏擊。


就這樣,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爆發了。這次事件也徹底改變了唐朝本來的運轉軌跡。


玄武門,圖片來源於網路


當時,貴為皇帝的唐高祖李淵正在做什麼呢?


根據《舊唐書》記載,「是時,高祖泛舟于海池」。也就是說,當時,李淵正在長安太極宮內的海池上泛舟,雅興正濃,絲毫沒察覺到這場驚天大變的發生。直到唐初名將尉遲敬德手持長矛闖入太極宮之後,他才明白,宮廷內外,一定發生了他所未知的事情。


尉遲敬德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3.


須知,古代之時,宮廷戒備森嚴,若無特殊事情發生,作為大將的尉遲敬德又怎敢手持兵刃來到皇帝住所?此乃大不敬之事。可偏偏,這樣的事確實發生了。所以,這才有了李淵那一句稍顯恐懼且意味深長的發問:「今日作亂是誰?卿來此何也?」


今天是誰在作亂,卿家來到這裡又所為何事?言下之意,大抵就是在說,你提著桿長矛就這樣闖過來,是想幹啥?



角色替代,李世民劇照權當李淵用哈~


尉遲敬德把事情敘述了一遍,當然,在敘述的過程中,他把作亂的秦王李世民轉換成了平亂的功臣,而被伏擊的太子李建成則成了亂臣賊子。但他的那句「恐陛下驚動,遣臣來宿衛」,那「宿衛」二字,也就令唐高祖李淵放心下來。


最起碼,他知道,他的性命無憂了。



李淵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客觀而言,李淵在歷史上的地位著實有點尷尬。一來,他是史上少有的被兒子逼下台的皇帝;二來,他的兒子之間的內訌,又是一樁宮廷醜聞;三來,唐太宗李世民所開啟的貞觀之治又實在耀眼,遮住了他的光芒。


若無那場玄武門之變,或許,在他百年之後,唐朝會由李建成接管,李世民落得慘淡下場。但是,唐朝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又會成為未知之數。但就他而言,其名聲,在歷史上要好聽得多,而他的功績,或許也會為後世所留意。



李淵劇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可惜,歷史沒有「若無」,所以歸根結底,他還是一個被兒子逼下台的兒子。就結果而言,他不是一個成功的皇帝,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參考史料:《舊唐書·列傳第十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遺 的精彩文章:

本是官N代,他卻幼年喪父,少年喪兄,青年喪嫂,終成文壇領袖!
痴情帝王:昭陽殿里,為何對她情有獨鍾?

TAG:史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