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之父和張之洞商量國家大事,說了3字,張之洞直言大清將亡

溥儀之父和張之洞商量國家大事,說了3字,張之洞直言大清將亡

在1908年的寒冬時節,北京城內連續出了兩件天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情,被軟禁多年的光緒帝突然死亡,第二件事情,在光緒帝暴斃的第二天,清朝最有權力的女人慈禧太后也因病離世,這一下子可讓大清亂了套。慈禧也是個聰明的女人,她在臨死前把事情也安排好了,立年僅3歲的溥儀為新任皇帝,其生父載灃為輔政王,裕隆作為太后又垂簾聽政的權利。不過裕隆雖然成了太后,但她卻沒有慈禧那般手段,於是大權便落在了載灃的手裡。

對於載灃這個人,他的弟弟載濤有過這樣的評價,「當王爺可以,把持朝政卻不足」。就連之後的徐世昌也這樣評價過載灃,「大清並不是滅亡於革命,而是毀在了載灃等人的手上!」載灃雖然是有著一腔的熱血,但是其能力還是稍遜色了些。其實載灃想的也非常簡單,「保住大清江山即可,同時也要保證滿八旗的權利!」對於治國方面,載灃看得也非常短淺,他從來都沒有深層次的考慮問題,只是抱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思想。

載灃最討厭的人就是袁世凱,而在這之後,便是想心思要除掉他。不過好在慶親王及時的勸他,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事情並沒有完,載灃又用了一個沒有更具的理由將他排擠出去。而面對全國各地的民意,和各地區湧現的革命暴動,載灃所應對的方式也極其的粗暴,那就是誰要造反,那就滅掉誰,大清不允許存在不同的意見。而載灃這樣的獨斷專行,可以從他與張之洞之間的對話能夠看出。

張之洞可以說是大清的重臣,而且還是慈禧欽點的託孤重臣。就在載灃初掌大權的時候,還非常的器重張之洞,不過載灃卻打心眼裡不喜歡重用漢臣,也就是這個時候,張之洞慢慢的就被載灃給淡出了重臣的範圍。

有一天,張之洞聽說載灃正在跟一位親王商量一位大臣的人事調動,這個要被調動的人就是徐世昌,而他的工作調動就是,接管津浦鐵路督辦的職務。這一件事是張之洞極其反對的,而且民意也是如此,張之洞勸說載灃,這件事一定不能辦,不然會引起社會動蕩。不過載灃在聽完後卻表現的滿不在乎,還表示徐世昌有著親王的推薦,也沒有什麼不行的。而張之洞還堅持的說,如果只因為一位親王的推薦,就可以把徐世昌推到這樣的一個位置之上,一定會引起百姓不服,說不定還會爆發騷亂。對於這件事,載灃就說了3個字:「有兵在!」

就在兩年以後,辛亥革命瞬間爆發,龐大的大清終於是在一夜之間倒了下來,而張之洞也算是一語成讖。其實載灃當年所說的話也不無道理,當年的大清擁有十萬精兵,且裝備十分精良,實有銳不可當之勢。不過載灃卻忽略了一點,大清的滅亡跟兵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跟民有關係。當時的革命軍僅有千餘人,但是卻在數月之間,全國都發生了革命,這難道和十萬大軍有關係嗎?其實這些都是民眾的意願,不過身居高位的公子哥們選擇了無視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他外號小黑殺了十餘人,被捕後拒不認罪簽字,還創造了一項記錄
李雲龍發了橫財,旅長立馬就收到了消息,這個秘密誰說出去的?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