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落魄的蘇軾寫出「醉落魄」宋詞,將歌女視作淪落天涯時的知音

最落魄的蘇軾寫出「醉落魄」宋詞,將歌女視作淪落天涯時的知音

很多人都說蘇軾是5000年來活得最精彩的中國人,從他所創作的那些曠達的豪放詩詞當中可以看出,確實如此。但是歷史上真實的蘇軾,人生卻也是相當艱難。20歲就名滿天下,但是此後的40年卻一直經歷困苦,經歷了數不盡的磨鍊。

公元1074年,37歲的蘇軾離開杭州,調任密州太守。路途遙遠,而且距離京城更遠,蘇軾內心的失望是顯而易見的。在到達蘇州的時候,有一個歌女聽說了他的行程,特地為他設宴踐行。而蘇軾也將其視為知音,寫下了一首詞牌名為「醉落魄」的宋詞。

蒼顏華髮,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詞牌名是「醉落魄」,當時的蘇軾也確實是「醉落魄」。本來是施展才華最好的年紀,卻被命運捉弄,真是造化弄人。失眠在外卻在蘇州邂逅知音,滿腹的失望當中有了一絲安慰,卻也更顯出人生的悲涼。

開篇兩句就寫出了蘇軾對於現實的不滿。「蒼顏華髮,故山歸計何時決」,因為仕途受挫,舒適也曾經渴望著辭官回到故鄉,但是卻一直沒有實現。所以開篇第一句就寫自己已經「蒼顏華髮」,將近四十不惑的年紀,「故山歸計何時決」,回家的計劃什麼時候才能夠實現呢?

而後兩句寫蘇軾此時此刻的處境。「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因為得罪權貴被貶,幾年來那些新老朋友都已經斷了聯繫,實際上也在諷刺那些人見風使舵。唯有在這裡為蘇軾餞行的歌女,「猶作殷勤別」,表達對於蘇軾的敬仰之情。這豈不是諷刺嗎?

下片在寫離愁別緒。「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歌女為蘇軾設宴餞別,終究還是要離別的。畢竟兩個人分屬不同的世界,剛遇到一個知音,就要如此告別,蘇軾的內心也是有苦難言。所以這兩句就是在寫兩人離別的場景,情意綿綿而又充滿苦澀。

最後寫兩個人揮淚相別。「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蘇軾告訴對方,臉上流出的淚水不需要用手帕擦乾,就讓他灑滿衣衫吧!等到再次相聚的時候,就把這沾滿淚水的衣衫,作為兩個人相知的憑證吧!

蘇軾成就最高的宋詞是豪放詞,但他本人的婉約詞創作並不在少數。尤其是這一首宋詞,寫出的蘇軾最為落魄的人生境遇的瞬間,直到今天讀來依然讓人覺得心疼。從被貶之地走向千里之外的另外一個被貶之地,曾經的故交好友都已經斷了聯繫,卻唯有一個歌女有心為他送行……

縱然蘇軾的內心豪放曠達,但此時內心的苦澀,我們也都是能夠感同身受的。苦澀人生中有一個知音,即便是兩人的地位差別懸殊,但終究是一道溫暖蘇軾心腸的溫情。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死後,好友寫出一首悼亡唐詩,用14個字概括其悲劇一生
這首古詩最後14個字廣為人知,其實全詩都值得我們學習、背誦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