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明朝畫家徐渭:在生活的苟且里 爬也要爬到詩和遠方

明朝畫家徐渭:在生活的苟且里 爬也要爬到詩和遠方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 )。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他自稱「南腔北調人」,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徐渭在一敗塗地中,

仍然構建著自己的精神王國,

在那裡,

他得到了一切。

水仙圖

雨中醉草

草書杜甫懷西郭茅舍詩軸(局部)

曾經有一些連環畫之類的小人書,

經常會出現徐渭的身影:

不是智鬥地主、就是智懲貪官。

傳說雖然動聽,但大部分都是假的,

真正的徐渭根本沒有能力干這些事情。

因為在他出生100天的時候,

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按說老幺應該更招人疼愛吧,

更不湊巧的是,

他的親生母親只是正室苗夫人的陪嫁丫頭,

根本沒有任何的地位。

在他的父親去世後,

苗夫人把他的親生母親趕出家門,

親自撫養徐渭,但對他極好。

在14歲那年,苗夫人也去世了,

徐渭只有跟著比他大37歲的哥哥生活。

這個從小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徐渭,

內心其實是很脆弱的,

寄人籬下與缺少關愛,

使得他特別渴望出人頭地,

在那個年代,想要出人頭地只有一條路——科舉。

於是徐渭就開始了他的漫漫長征路。

20歲就考上了秀才,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他精神抖擻,準備一鼓作氣考舉人中進士,

最終當大官,光宗耀祖,

過上沒羞沒臊的生活。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

小時候有多麼輝煌,長大了就有多麼悲催。

他一次又一次的參加鄉試,

結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直到41歲的時候,還是個秀才。

徐渭 水墨花卉 立軸

詠月詞軸(局部)

人要是倒霉了,真是喝涼水也塞牙。

好不容易吃上了軟飯,

還沒吃幾年呢,妻子潘氏就因肺病去世。

這樣一來,老丈人潘地主對他恨之入骨,

怨他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寶貝女兒,

把他攆出了潘家。

這個時候,徐大哥也因沉迷煉丹而去世,

徐二哥也早已病死貴州,

家業敗落,被豪紳無賴給霸佔了。

徐渭真的是家破人亡、走投無路了,

幸虧有才華傍身。

依仗從小的讀書本事,他開設了「一支堂」,

招收學童,掙點教書錢。

照道理說,神童考試,逢考必過。

可到了徐渭這裡,似乎不太靈驗了,

因為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四書五經》上,

而是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

書法、詩詞、繪畫,甚至兵法,他都懂。

「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

1550年秋,

蒙古首領俺答汗率軍在北京一帶擄掠,

嘉靖皇帝被困北京城,首輔嚴嵩卻毫無退敵辦法,

在政治和經濟上,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徐渭在老家聽說後,義憤填膺,

揮筆寫下了《今日歌》《二馬詩》,

痛斥嚴嵩誤國。

驢背吟詩圖軸

行書五言詩軸(局部)

胡宗憲是什麼人?也許很多人不知道。

俞大猷是武功高手,

據說他年輕時候去過少林寺,

為的是求取少林寺的武功秘籍,

結果去了一看,傳說中的高手全是廢物,

自己一個人挑了一個少林寺。

後來參軍,成了軍中悍將。

這麼一個厲害角色,

在文官胡宗憲面前小心翼翼、連頭都不敢抬,

兩腿還要發抖。

據說胡宗憲相貌非凡,

更有種逼人的氣勢,不怒自威。

此時手握閩浙兩省軍政大權,

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這時候,胡總督來請徐渭出山,

是為了一個大事業——抗倭。

自從來到胡宗憲的總督府,

徐渭絲毫沒有干大事的覺悟,

成天穿著破衣爛衫到處晃悠,

沒事就在街上跟一幫人喝酒,

總督府有事找他商議,可找不到他人,

只好開著大門等他到半夜。

喝完酒回到總督府,進入議事廳,

胡宗憲和一干軍政大員們正在議事,

他繞著會議室走了一圈,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大搖大擺的走了出去。

留下一幫人傻眼了,

在總督大人面前竟然敢這樣?莫不是個神經病吧。

胡宗憲

事實證明,徐渭絕不辜負胡大總督的盛情款待。

在渡過開始的磨合期後,

徐渭對胡宗憲說了八個字:先定大局,謀而後動。

照著這八個字的總方針,

胡宗憲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取得抗倭的巨大勝利。

除了做軍師,他還當起了總督府的秘書長,

凡是胡宗憲的公文往來,

全部交由徐渭來操辦。

1558年,舟山捕獲白鹿,

這可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他代替胡宗憲寫了《進白鹿表》,

與白鹿一起送入京城。

嘉靖可是高興壞了,覺得自己離成仙又進了一步,

給予胡宗憲大大的褒揚。

趁此機會,徐渭一鼓作氣寫了《再進白鹿表》,

《再進白鹿賜一品俸謝表》,

鞏固了自己在胡宗憲心中的地位,

也鞏固了胡宗憲在朝廷的地位。

君子之交淡如水,

你看得起我,

我就誓死報答你。

徐渭 柏石長春圖 立軸

徐渭 花鳥 立軸

嚴重的精神壓抑,讓他陷入自殺不可自拔。

先是用斧子砍自己的頭,

「以利斧擊首,血流被面,頭骨皆折」。

接著拔下牆上三寸長的鐵釘,

插入耳朵好幾寸,血流如迸,

醫治了數月才好。

最後用錐子擊碎了自己的腎囊,

還是沒死。

自己死不了,他還要殺人。

因為懷疑續弦的妻子張氏不貞,

就手起刀落殺了自己的老婆。

殺人可是犯法的,

沒的商量,徐渭被抓進了大牢。

在牢獄中,徐渭披戴著枷鎖,身上長滿了虱子,

冬天的時候,床頭上積起了厚厚的雪,

連朋友送來的食物也被人搶走。

1573年,坐了7年牢的徐渭,

借著萬曆登基,大赦天下的時機終於出來了。

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滄桑,

他已經不抱任何的人生理想和政治雄心。

徐渭已經死了。

青藤先生卻浴火重生。

徐渭 墨葡萄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黃甲圖(局部)

出獄後,徐渭先後遊覽了杭州、南京、富春江一帶,

並結識了許多的書畫朋友。

5年後,宣大總督吳兌邀他北上,

他也欣然前往,擔任吳兌的文書。

出任這個職務,完全是出於幫朋友的忙,

所以有事他就做,沒事到處玩。

經戚繼光介紹,

他繞過居庸關,到遼東拜訪李成梁。

進門他就說:「聽說你們家要招先生」?

李成梁說:「是啊,不知你會什麼」?

面對這位東北軍區的司令,

徐渭還是那副無所謂的樣子,「我會兵法」。

來司令家教兵法?滑天下之大稽。

周圍的人都笑了,

李成梁卻試著問了一句:「閣下是從孟諸那裡來的嗎」?

徐渭微笑著點點頭。

李成梁立馬起身,90鞠躬。

李成梁明白,當他還是個老秀才的時候,

這位落拓不羈的老人,早已在謀劃東南了。

賦得夜雨剪春韭(局部)

他把自己一生的兵法心得,

結合在東南抗倭的實際案例,

全部教給了這個天資聰穎的學生——李如松。

多年後,李如松在朝鮮大破日本,

繼續了東南抗倭的勝利與榮耀。

李成梁說:「留在遼東吧,我包養你」。

吳兌說:「留在宣大吧,咱們是朋友」。

戚繼光說:「留在我這吧,咱們干大事」。

徐渭說:「罷了、罷了,歸去吧」。

我不得志、我窮困、我潦倒,

但我知道我是個男人,

伺候人,一次就夠了,

要不然就真以為自己的膝蓋直不起來了。

窮,但是得講究。

蕉石圖

徐渭曾向人說過:「吾書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就是他認為最不成才的一項技能,

讓後世幾百年的大師們望塵莫及。

從寒冷的北國返回溫潤的江南,

身邊只有年輕時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

因為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

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

但手頭稍微寬裕,就不肯再作。

就在這些拿去賣的畫作中,

有很多的傳世珍品。

如《墨葡萄圖》,不僅用墨的濃淡顯示了葉的質感,

題詩的字體結構與行距的不規則,

猶如葡萄藤蔓一樣在空中自由延伸,

書與畫在此時融為一體。

如《梅花蕉葉圖》,將梅花與芭蕉放在一起,

並題詩:「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維畫」。

梅花在北方雪地,芭蕉在炎熱的南國,

二者在這裡相遇,如陰陽相交、日月凌空,

便構成了一種禪機。

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

墨葡萄圖

如此畫風,連帶著他的書法也特別有性格。

如果說董其昌破壞了墨法,

那麼徐渭就是破壞了筆法。

自身孤傲的性格、隨性的思維,

讓他的書法大開大合、酣暢淋漓,

這在晚明以「台閣體」為主的寂寞書壇,

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咖們紛紛討論:「字還能這麼寫」。

陶望齡說:「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

袁宏道則稱:「先生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矣」。

大家紛紛來請教學習,

他裝了個X:「非特字也,世間諸有為事,

凡臨摹直寄興而,銖而較,寸而合,

豈真我面目哉?但取其意氣而已矣」。

意思就是:不單單是字,世間的所有事情,

都不必刻意模仿別人,那樣就不是真正的我啦。

只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再結合我的風格,

做的人、寫的字,才是真正的我。

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做你喜歡的事。

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

草書岑參詩軸(局部)

晚年閑居的日子,

徐渭絲毫沒有「東南第一軍師」的風采,

披頭散髮、破衣爛衫,

住在幾間破房子里。

他自己還寫了一副對聯: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有人慕名來訪,

站在破門外恭敬的等候,

他張口就哄人走:「徐渭不在」。

書畫作品也被晚輩、門生們或騙或搶,全部拿走。

家裡所藏的數千卷書籍,也變賣殆盡,

即使這樣,他還是經常吃不上飯。

在這樣的困境下,他仍然創作了雜劇《四聲猿》。

其中《狂鼓史漁陽三弄》有感於嚴嵩殺沈煉而創作,

具有狂傲的反抗精神。

《女狀元辭凰得鳳》《雌木蘭替父從軍》,

都是寫女扮男裝建功立業。

這部雜劇高華俊爽,

湯顯祖讀後大為驚嘆:

「《四聲猿》乃詞壇飛將,輒為之演唱數通,

安得生致文長,自拔其舌」。

梅花蕉葉圖

榴實圖(局部)

行草立軸(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藝術收藏 的精彩文章:

每天古書畫:明 凌必正 作品選
國畫清風雅集:陳維信 作品選

TAG:書畫藝術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