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華學子父親的教子感悟,備受啟發,你值得一看
哪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小時候能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從而在社會上站穩腳跟,能實現自身價值,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家庭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怎樣培養孩子,怎樣能教子成才呢?不妨看看這位清華學子的父親的教子感悟,相信你會受益匪淺的。
1.從小對孩子立規矩。比如孩子第一次會吃飯,第一天去幼兒園,第一次獨自外出,這每個第一次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轉折,作為家長要格外重視,要對孩子立規矩, 小小的忽視,有時就是終身的遺憾,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裡,分糖果會按照老師的要求排排坐,午睡的時候會被要求不能講話,鞋子要放進鞋櫃,為什麼回到家裡,就不會做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立規矩,責任在我們家長。
2.花時間陪伴。無論再忙,如果時間允許,請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時間,來陪孩子,可以是半個小時,也可以是2個小時,可不要小看這點時間,有科學研究發現,孩子智能發展的高低和父親接觸的密切程度息息相關。心裡學家指出,一天中,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個小時的孩子,比那些一周以內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孩子,智商更高。
3.培養快樂學習,積極性格。不強迫孩子去學習你認為有用的知識,而是根據他的愛好,啟發他走到學習上來,我的孩子小時候,學習繪畫,書法,舞蹈,都很難堅持下去,卻對遊戲情有獨鍾,那我就試著從遊戲設計、遊戲開發入手,講編程,告訴他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數學功底,看他很感興趣,我就趁機報了個數學班。結果他後面就越學越有興趣,數學成績也大大提高,高考的時候數學拿了147分。
4.發現優點,多多鼓勵。不要空洞的,不真誠的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你好厲害啊,棒在哪裡,厲害在哪裡,要通過具體的事情,找到值得稱讚的地方,還要讓孩子有機會獨立的做出決定,鼓勵孩子不依賴父母,即便孩子會有失敗不足,也不要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可以對孩子說,「我第一次做的時候,還沒有你好呢?我都是做了好幾次才成功的,你可以總結一下,會是哪裡的問題,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的。「
5.制定計劃。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制定詳細的目標計劃,並讓他學會按照計劃執行,儘管開始會有些錯亂,但一定要讓孩子堅持,只要堅持15天到一個月,你就會發現有大的變化。
6.幫助孩子學習。有時間要幫孩子檢查並修改作業,並讓他逐漸養成自己完成的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孩子自己會做這些了,才是真的有用的,我們也可以騰出時間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7.允許孩子玩大人眼裡的廢棄物,只要它無毒無害就行,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認真耐心解答,實在不知道的,就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這個過程中,要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各種看法,鼓勵孩子發現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8.不怕孩子考得差。孩子不可能每次都會考好,考多少分也不要太在意,關鍵在於,讓孩子知道考試不是為了得高分,而是檢查你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只要孩子在考試後,能把失分的知識都掌握了,能把那些錯誤的題目都改正了,並統統都答對了,這樣時間長了,孩子的成績自然會提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