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莫要給所有哈薩克族同胞貼上「穆斯林」標籤

莫要給所有哈薩克族同胞貼上「穆斯林」標籤

不要給所有的哈薩克族貼上「穆斯林」標籤

吉木乃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托力汗·吐斯甫汗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新疆各族群眾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千百年來,各族兒女共同建設這塊遼闊富饒的土地,共同抵禦外來侵略, 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譜寫了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邊防、捍衛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輝煌篇章。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新疆各族群眾團結拼搏促穩定、齊心協力謀發展,新疆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日新月異的人間奇蹟。

與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一樣,哈薩克族同樣也是勤勞智慧、善良淳樸的民族,同樣也是善於學習、勤於創造、不斷自我更新的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哈薩克族不斷向兄弟民族學習,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汲取營養,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成為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

我成長在一個漢族、哈薩克族、回族等多民族大團結的環境中,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住在縣委住宅區長長的一排統建房,這裡居住著15戶家庭,除我們2家哈薩克族和1戶回族之外,其他的鄰居都是漢族同胞。父母與周邊的各族鄰居和睦相處,親如一家。還記得,那時不像現在一樣家家都有電視機,我們好幾家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到鄰居老劉家去看電視,有時也在鄰居家一起吃飯,特別是每到逢年過節時,各族鄰居的孩子們一起放鞭炮,一起玩耍,鄰居之間互相串門拜年,共享各族美食,各民族之間沒有你我之別、沒有民漢之分,也沒有清真不清真的概念,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而現在為什麼有些人提出穆斯林之別,提出清真之分呢?甚至有的人認為「所有的哈薩克人都是穆斯林,伊斯蘭教是哈薩克族歷來信仰的宗教。」那麼,伊斯蘭教是不是哈薩克族唯一信仰的宗教?穆斯林是不是一個民族的名字?一個人是不是祖先是穆斯林,所以他也是穆斯林?是不是清真餐是哈薩克族的唯一飲食習慣?學國家通用語言是不是對民族的同化?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我所思考的這些問題想必也正是當前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那就一起探討一下吧。

我認為,民族和宗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民族是民族,宗教是宗教,不能把兩個概念混在一起。伊斯蘭教既不是哈薩克族天生就信仰的宗教,也不是唯一信仰的宗教,哈薩克族更不是全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也不是所有的哈薩克人都是穆斯林。

伊斯蘭教不是哈薩克族唯一信仰的宗教。從歷史資料記載中,在伊斯蘭教之前,哈薩克族的先民曾信奉原始宗教,即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後來先後信仰過薩滿教、襖教、景教、伊斯蘭教等。由於受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制約以及部落制度、傳統習俗根深蒂固的影響,伊斯蘭教在哈薩克族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直至16世紀後才逐步成為哈薩克族信仰的主要宗教。

穆斯林是伊斯蘭教信教群體的統稱,是順從真主者的意思,而不是一個民族的代名詞。我國始終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涵義包括: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或者那種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信教現在不信教或者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哈薩克族也可以不信仰宗教。直至今天,也有許多哈薩克族群眾不信仰伊斯蘭教。在哈薩克族當中有很多的共產黨員、國家公務員和教師,哈薩克族黨員也和8900多萬黨員一樣信仰馬克思主義,是無神論者,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哈薩克族當中的國家公職人員(包括教師)也不是信教公民。這意味著不是所有哈薩克人都是穆斯林。

清真食品不是所有哈薩克族的歷來飲食規矩,所有哈薩克人也不是只能在清真餐廳就餐。

一是清真概念最突出的特點在於飲食禁忌比較嚴格,其飲食習俗來源於伊斯蘭教教規。這些行為儘管與現在的生活密切相關,但本質上仍然是宗教性的,是伊斯蘭教傳入之後才出現的。而伊斯蘭教於9世紀末10世紀初開始逐步對哈薩克族的生產生活發生影響,這就說明清真餐歷來是哈薩克族的飲食習慣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已進入了經濟、科學飛躍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卻坐上了歷史的倒車,真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哈薩克族還要固步自封,拿「伊斯蘭」來束縛自己,甚至開始拿同樣借口來綁架別人,讓1000多年前的一本書上的規矩來制約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呢?

二是清真食品是針對穆斯林群眾的,不是針對所有的哈薩克人的,那麼不信仰宗教的哈薩克人不屬於穆斯林,那就不用講究清真不清真,就不用非要為所有的哈薩克人安排清真餐廳,準備清真餐。在這裡還要明確的是,凡不含肉類、動物油脂、乳類成份的食品,比如糧食、蔬菜、海鮮、家禽、魚類、植物油、水果、水、鹽等都不屬於清真食品範疇,也不應冠以「清真」字樣,或以清真食品的名義進行生產、經營,這些食品任何人都可以享用。這說明信仰宗教的群眾也可以在任何餐廳從不應貼「清真」標籤的食品中做選擇。我們哈薩克族很多是游牧民族,傳統的飲食主要是牛羊肉、糧食和奶製品,很少吃蔬菜,而我們現在的每日三餐離不開各種炒菜,包括大家都喜歡吃的火鍋、紅燒肉、大盤魚的做法不都是從兄弟民族學回來的嗎?為什麼同樣的原料做的同樣飯菜換了場合、換了大師傅就不清真了,不能吃了?這個毫無道理!

三是想吃什麼不想吃什麼這是自己的權利,但是「清真」概念泛化是宗教極端的表現,是違法違規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要始終堅持國法大於教規,無論什麼人、屬於哪個民族、信仰什麼宗教,只要觸犯法律法規,是什麼性質就按什麼性質處理,決不允許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

四是黨的政策歷來倡導民族團結。把自己的飲食習俗強加於別人是增進團結的最大障礙,只有各民族之間相互尊重,才能加強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

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不是民族同化。我們的民族整體素質和生活條件與其他兄弟民族相比為什麼有差距?我們的就業和創業空間為什麼不寬?我認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語言上的障礙。學語言不是同化誰,而是幫助我們掌握打開心靈之窗的鑰匙,開啟觀察世界的天窗。漢語是法定的國家通用語言,是哈薩克族在內的中華民族的共同語言。我們必須要認識到,要走向現代社會必須學會國家通用語言,我們必須承認哈薩克語現在只是一種本民族之間交流的工具而已,不能為我們提供足夠的掌握科技、了解世界的平台。作為一個中國人,中國公民,我們連自己國家的通用語言都不會,那怎麼可能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驕傲的講自己是中國公民呢?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堅決支持和落實語言教育,努力學習掌握普通話為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而努力,這樣才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共同夙願。

哈薩克同胞們,只有包容開放、和睦共處、與時俱進的民族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有從中華文化博大精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崇尚知識、追求理想、尋求開放、擺脫貧困落後、謀取發展,才不會被時代發展淘汰。

然而,我們當中卻有一部分人被「雙泛」思想侵蝕和毒害,成了「三股勢力」利用的對象,這些人至今似乎還未真正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甚至成為了盲目追隨者或有意而為者。這的確令人擔憂和憤怒,不得不讓人思考,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只有認清宗教與民族之間的界限,我們才能明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三股勢力」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挑撥離間、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對立,想達到分裂祖國的圖謀,毀滅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穩定和諧的大好局面。他們才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絕不會妥協、絕不會答應!

我們哈薩克族廣大幹部群眾要勇敢地站出來,對「三股勢力」發聲亮劍,帶頭與「三股勢力」作鬥爭,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共產黨員、國家公職人員、教師等群體要帶頭髮聲、勇於亮劍,與宗教劃清界限,堅決制止宗教的蔓延、遏制清真泛化、堅決限制宗教對世俗生活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要從我做起、從舌尖上的宗教禁忌改起,淡化宗教氛圍、弱化清真概念,和其他各族同胞一起共同建設平安和諧美麗家園,共創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新局面。(來源:吉木乃零距離)

作者:托力汗·吐斯甫汗,吉木乃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行去哪玩 的精彩文章:

烏魯木齊市長:維吾爾族是中國人,不是突厥後裔!
中國古代表兄妹之間可以結婚,但為何堂兄妹之間不能結婚呢?

TAG:旅行去哪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