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刀一紙一世界 匠心巧手解鎖剪紙多彩世界

一刀一紙一世界 匠心巧手解鎖剪紙多彩世界

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

手握一把美工刀,俯在一張紅紙上雕刻,這是曾華容常有的工作模式。剪紙時,曾華容要將頭埋得很低,將身體的力量灌注在左手,慢慢地將圖案雕出來,整個過程緩慢卻嫻熟。

「剪紙看似簡單,實際上工序繁多。」曾華容說,除了最後的粘貼,在雕刻之前之前,還需構思、擬草圖、拓品,而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一絲不苟、毫不鬆懈。

構圖時的工筆畫雖然繁雜,但憑藉繪畫功底以及耐心的品質,一幅畫雖用時較久,但完成創作不成問題。「雕刻,應該是我在學習剪紙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曾華容說,由於少了右手的配合,雕刻的時候不僅不容易固定紙,還易將其揉皺。在長期的摸索實踐中,曾華容將較薄的蠟光紙換成了相對較厚又硬的卡紙,剪紙工具也從單面剃鬚刀變成更適合自己的美工刀。

多年來,憑著不斷努力,曾華容的剪紙技藝進步神速,成為了文化館一名剪紙能手。一把刻刀、一隻手,刀起無聲、刀落紙屑迸出。手起刀落間,一張張紅紙就變成了盛放的牡丹、頑皮的猴子、嬉鬧的小孩。

一隻手學習剪紙已經十分困難,而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學習剪紙,全靠曾華容自學。「當時會剪紙的人也不多,加上自己一隻手,別人也不好教。」曾華容說,為了學好剪紙,一有空閑時間,她便從網路書籍查找各種資料,學習了解剪紙的歷史、特色等。為了剪出自己的特色,曾華容還將工筆畫和剪紙相融合,這樣創造出的作品既有北方剪紙的粗獷,又具有南方剪紙的細膩,頗具藝術感。

曾華容告訴記者,通常她的一張剪紙作品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而如果一刀落錯,就會讓心血白費。「比如像這幅花開富貴,孔雀立於牡丹花,在構圖上就花費了很多時間。尤其是孔雀羽毛的雕刻,就需要更加的細緻,要有足夠的耐心,不然雕錯一點,整幅作品就毀了。」

2009年,曾華容首次舉辦了個人的剪紙藝術作品展。「本來展覽是為08年奧運會準備的,因為地震給耽誤了,那組作品的主題是運動。」憑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精湛的剪紙技藝,曾華容的剪紙作品首秀大獲成功,不僅受到了行業內人士的肯定,還有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這次展覽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曾華容的信心,自此,曾華容對剪紙的熱愛更一發不可收拾,也更加努力地精進剪紙技藝。

為了讓剪紙更精微逼真,她經常對著花瓣、樹葉、飛鳥、游魚長時間觀察;為了讓作品上的標題、落款文字更加好看,沒有書法功底的她從網上尋找最合適的字體,進行描摹雕刻。20多年來,因為剪紙,曾華容換了無數把刻刀;因為剪紙,曾華容的手指磨出了老繭;因為剪紙,曾華容的視力大不如前。正因為她對剪紙的專註和付出,她的件件作品才更顯匠心獨運,也讓她在各類比賽中技勝一籌。她的作品先後獲得四川省首屆殘疾人藝術節優秀獎,也多次在市、縣級比賽獲獎,2013年,曾華容被授予四川省民間藝術(剪紙工藝)優秀傳承人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瀘州龍馬潭區:首例「掃黑除惡」案件公開審理併當庭宣判
紐西蘭11月起取消旅客出境登記卡

TAG:封面新聞 |